-
公开(公告)号:CN10761197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645171.3
申请日:2017-08-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2E60/723 , Y04S10/16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用电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智能用电管理子站获取所辖范围内的智能用电设备发送的用电信息并汇总上传至所接入的智能用电管理主站,各个智能用电管理主站接收到智能用电管理子站上传的用电信息后汇总上传至调度控制系统;调度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用电信息以及负荷调控总需求生成主站负荷调控任务下发至相应的智能用电管理主站,各个智能用电管理主站将收到的主站负荷调控任务分解为子站负荷调控任务后下发至相应的智能用电管理子站,各个智能用电管理子站将收到的子站负荷调控任务分解为电器负荷调控任务后下发至相应的智能用电设备。本发明提出的智能用电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切实有效地提升了智能用电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16608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310666420.9
申请日:2013-12-10
IPC: G01R31/04 , G01R31/327 , G01J5/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气体绝缘高压开关触头电接触状态的智能监测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智能电子装置;温度传感器感知气体绝缘高压开关触头温度值,智能电子装置采集所述温度传感器感知的温度值,并同步采集流经气体绝缘开关触头的负载电流采样值,对气体绝缘高压开关触头的电接触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估。本发明解决了气体绝缘高压开关设备触头电接触状态不能有效监控的问题。通过应用该智能监测装置,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可以实时掌握气体绝缘高压开关触头的电接触状态,支持电网实现针对气体绝缘高压开关触头电接触缺陷或故障的主动保护控制,从而提升电网的运行可靠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5790662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821582.X
申请日:2014-12-26
IPC: H02P2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开关设备用位移传感器误差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上位机设定模拟高压开关触头运动过程的旋转运动曲线,并将旋转运动曲线转化为伺服电机驱动控制器的控制参数发送给伺服电机驱动控制器,驱动伺服电机旋转;S2,伺服电机驱动控制器比较上位机设定的旋转运动曲线和伺服电机的实际旋转运动曲线,并调整伺服电机驱动控制器的输出,使伺服电机的实际旋转运动曲线与上位机设定的旋转运动曲线一致;S3,上位机分析、计算、显示标准位移传感器和被测位移传感器测量的伺服电机的旋转运动曲线,并计算标准位移传感器的误差。这种方法可快速、简便完成被测位移传感器的适应性和准确度检测,大大节约检测的时间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710021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210193274.8
申请日:2012-06-12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高压设备的电网运行主动保护与控制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基于智能高压设备对高压设备本体的状态评估功能,将状态评估结果报送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根据状态评估结果,结合电网当前冗余状态,以电网风险损失最小为原则,决定是否采取主动保护与控制措施。该系统包括智能高压设备、站控层设备和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该方法和系统将当前电网针对高压设备的被动保护与控制改为主动保护与控制,提高了电网应对潜在设备事故的主动性,提升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3618387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66893.9
申请日:2013-12-10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4 , Y04S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知高压开关设备分合位置的智能装置和方法,智能装置包括高压开关设备分/合位置传感器和智能电子装置;高压开关设备分/合位置传感器与所述高压开关设备的操动机构的转轴相连,并连接所述智能电子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感知高压开关设备分合位置的智能装置和方法,能够保证对分合位置的准确感知,无需人工现场确认,提升高压开关设备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高压开关设备的分合位置的准确感知,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机械缺陷等原因产生的误报,是支持电网对高压开关设备进行一键式顺序控制的重要技术保障,对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有重要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204241132U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20805258.4
申请日:2014-12-17
IPC: G01K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隔离开关触头温度监控设备的校准装置,包括设置在经过特殊设计的SF6腔体内的导管和触头,触头设置在导管内,触头的一端与导管连通,导管内设有加热控制装置,加热控制装置的加热端插入触头内、连接端与温控仪连接;触头外壁覆盖有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且所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与高精度测温仪用导线连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隔离开关触头温度监控设备的校准装置,提高了对触头进行加热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了即时的对触头温度控制和调节与更高精度及灵敏度的温度测量,保证了校准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效率并通过精准的测量后得到的数据对其他测温设备进行准确的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204241462U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20804326.5
申请日:2014-12-17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GIS中SF6气体微水含量检测仪的标定系统,包括分别连接SF6气体微水检测专用气室的支路一和支路二,支路一中的SF6气体微水检测专用气室的一端连接标定模块、另一端连接补气口;支路二中的SF6气体微水检测专用气室的两端分别与气体微水含量调节模块和压力控制模块连接并形成回路。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GIS中SF6气体微水含量检测仪的标定系统,标定准确率高,确保了被检测的SF6气体的微水检测仪的精度,从而使得经微水检测仪检测并整修后的SF6电气设备的电气绝缘性能好并确保了整个GIS的运行效率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9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93141.9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能并网变流器谐波振荡抑制方法及系统,在d轴电流控制器的前向通道中增加相应的重塑传递函数Gig(s);基于氢能逆变器直流侧小信号模型和交流侧功率的小信号模型构建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的功率传输关系;将控制氢能并网逆变器得到的电压外环与电流内环的小信号传递函数模型输入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的功率传输关系中,得到氢能并网逆变器在dq坐标系下的小信号控制模型;基于重塑传递函数Gig(s)和小信号控制模型确定氢能逆变器的等效输出导纳模型,通过电网阻抗与氢能逆变器输出导纳得到表征氢能并网逆变器稳定性的最小回率矩阵,基于最小回率矩阵的特征值确定并网变流器系统的稳定性,实现谐波振荡的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72613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83518.2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电氢融合能源枢纽的优化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以电氢融合能源枢纽的电网购电量最小化为目标函数,构建电氢融合能源枢纽的优化调度模型;确定优化调度模型中的各个部件之间能量流动的决策变量,以及优化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在约束条件下,求解优化调度模型,得到决策变量的最优解。本发明涉及电、氢、热多种能源形式的调度,实现了对电能和氢能的综合利用,满足了用户的多种负荷需求,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本发明选择以电网购电量作为优化目标,该指标本身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能源枢纽运行过程的经济性与碳排放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8483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1123520.3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电网采集单元的电磁干扰确定方法,包括:基于所述智能电网采集单元中模数转换芯片的类型,确定所述智能电网采样单元的采样速率;由电磁干扰源对所述智能电网产生电磁干扰,并通过传感单元传输至采集单元;基于电磁兼容测试仪在所述采样单元以确定的采样速率进行采样时判断是否存在电磁干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快速准确的发现所述智能电网采集单元是否存在电磁干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