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94730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711002046.7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碳烯烃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原油裂解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油送入裂解炉的对流段第一管组进行预热;2)预热后的原油通过旋风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形成蒸气相和液相;3)将所述蒸气相送入裂解炉的对流段第二管组,加热至横跨温度后直接送入辐射段进行裂解,生成含低碳烯烃的裂解气;4)将所述液相与对流段的过热蒸汽接触,进行汽提。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原油裂解效率,增加烯烃产物的收率,减少裂解炉在辐射段和急冷部分的结焦和堵塞,降低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725011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1032424.5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10G9/20 , C22C38/58 , C22C38/34 , C22C38/04 , C22C38/02 , C23C4/06 , C23C4/134 , C23C4/137 , C07C4/04 , C07C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烯裂解炉的导热炉管领域,公开了一种裂解炉用传热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裂解炉用传热管包括炉管主体和设置在炉管主体中的强化传热构件,所述裂解炉用传热管的至少部分内表面上具有钴基涂层,所述钴基涂层的元素组成包括Co、Mo、Cr、Ni、C和任选的稀土元素;所述裂解炉用传热管的基体成分包括:铬12‑50%,镍20‑50%,锰0.2‑3%,硅0‑3%,碳0‑0.75%,0‑5%的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余量为铁;所述微量元素为铌、钼、钛、钨、铝、锆、稀土中的一种或多种,痕量元素为硫和/或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显著延长裂解炉用传热管的寿命,使裂解炉能够长时间的稳定运行的裂解炉用传热管。
-
公开(公告)号:CN10974977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711055019.6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裂解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单程炉管裂解炉系统和裂解方法。单程炉管裂解炉系统包括单程裂解炉管(4)、裂解原料源(1)、第一进出口切换阀(2)、第二进出口切换阀(6)和裂解产物收集装置(7);其中第一进出口切换阀(2)的进口与裂解原料源(1)相连,第一进出口切换阀(2)的出口与单程裂解炉管(4)的两个端口以可自由切换的方式分别相连;第二进出口切换阀(6)的进口与单程裂解炉管(4)的两个端口以可自由切换的方式分别相连,第二进出口切换阀(6)的出口与裂解产物收集装置(7)相连;两个端口的管内径不同,管内径之差不超过12mm。本发明的单程炉管裂解炉系统和裂解方法能够有效延长裂解炉的运行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9554194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10883512.0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10G5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领域,提供一种用于减压条件下由石油烃裂解制备低碳烯烃的裂解装置。该裂解装置包括裂解炉以及与裂解炉相连通的减压装置,所述减压装置的设置能够使得运行在裂解炉的对流段、辐射段、废热锅炉中石油烃原料流经的管路处于负压状态。与传统常压装置相比,本发明的装置在有效解决原油等特殊重质裂解原料在对流段不能充分气化的问题的同时,还能够获得比常压裂解过程显著提高的低碳烯烃的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97104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610922061.2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催化技术领域的一种快速清除烷烃脱氢催化剂表面积碳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在线分析烧焦尾气中碳的氧化物和氧气的浓度,根据烧焦尾气中碳的氧化物的浓度调节反应管内烧焦气氛中空气的含量,调节反应管内的温度。本发明的方法减少了催化剂再生过程中烧焦所需要的时间,同时整个方法直观易行,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79877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610874774.6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丁烷生产2‑丁烯领域,公开了一种丁烷生产2‑丁烯的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1)将丁烷进行脱氢反应,得到脱氢产物;(2)将所述脱氢产物与马来酸酐相接触,所述脱氢产物中C4以下端烯烃与马来酸酐进行共聚反应;(3)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进行气液分离,得到气相产物和液固混合物;(4)将步骤(3)得到的所述气相产物进行气相分离,得到2‑丁烯,同时得到的丁烷作为循环料返回步骤(1)中;(5)将步骤(3)得到的所述液固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的固体产物为含有马来酸酐官能团的聚合物。可实现丁烷生产2‑丁烯并联产含有马来酸酐官能团的共聚物,可作为功能性材料的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879873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610874498.3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7C4/04 , C07C11/04 , C07C11/06 , C08F222/06 , C08F210/08 , C08F210/10 , C08F23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正丁烷生产乙烯和丙烯领域,公开了一种正丁烷生产乙烯和丙烯的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1)将正丁烷进行裂解反应得到裂解气;(2)将所述裂解气与马来酸酐相接触,所述裂解气中C4端烯烃与马来酸酐进行共聚反应;(3)将所述共聚反应得到的产物进行气液分离,得到气相产物和液固混合物;(4)将所述气相产物进行气相分离得到乙烯、丙烯和碳四馏分,碳四馏分进行加氢反应,得到的丁烷作为循环料;(5)将所述液固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的固体产物为含有马来酸酐官能团的聚合物;其中,所述裂解气含有4~10重量%的C4端烯烃。可以有效地利用正丁烷生产乙烯和丙烯,并产交联共聚物,且降低裂解分离过程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11245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1278419.8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塔板加工装置和塔板加工方法。所述塔板加工装置包括:上模,所述上模的至少一部分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上模的横截面的面积沿预设方向减小以便形成多个分割刃;和下模,所述下模上设有容纳孔,所述上模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容纳在所述容纳孔内。通过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塔板加工装置,可以加工出具有多边形孔和导流板的塔板,从而可以提高塔板以及设有塔板的筛板塔的传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10287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1251338.9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体传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传热管的制造方法。所述传热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离心铸造的方法加工形成空心圆柱状的壁管;S2、将步骤S1中加工后的壁管沿内壁向外壁方向进行切削使得所述壁管内壁形成向内凸出且沿轴向方向延伸的肋条结构,以最终形成传热管。本发明采用离心铸造和机械加工相结合的方式制造传热管,能够保证传热管整体材料的均一性,避免了静态铸造时钢水流动性差,导致肋条结构缩孔现象产生的问题。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在壁管内部加工肋条结构,不仅使得沿肋条结构的流体变成旋转流,提高了流动的切向速度,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而且降低了流体通过传热管的压力,降低了传热管的最大热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08806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11243892.2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烯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减粘的系统及方法,该减粘系统包括抽提塔、溶剂回收塔、溶剂罐、抽出相加热器、轻油汽提塔、抽余相加热器、抽余相溶剂分离塔、重油汽提塔和加压泵;抽提塔上设有高粘度油进料口和溶剂进料口;抽提塔顶部依次连接抽出相加热器和溶剂回收塔,溶剂回收塔顶部连接溶剂罐,底部连接轻油汽提塔,轻油汽提塔底部设有轻油出料口;抽提塔底部依次连接抽余相加热器和抽余相溶剂分离塔,抽余相溶剂分离塔顶部连接溶剂罐,底部连接重油汽提塔,重油汽提塔底部设有重油出料口;轻油汽提塔和重油汽提塔的顶部分别依次连接加压泵和溶剂罐;溶剂罐与抽提塔的溶剂进料口连接。本发明的减粘系统可降低油品的粘度和溶剂损失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