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01471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510627563.8
申请日:2015-09-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采油的方法,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2)注采井网调整;(3)内源微生物驱油;(4)微生物单井吞吐采油。该方法首先通过注入生物表面活性剂提高水驱油藏的洗油效率;然后通过注采井网的调整,扩大内源微生物在油藏中的波及体积;最后通过微生物单井吞吐处理驱出油井近井地带的原油;从而最终达到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的目的。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激活剂具有来源广、价格低廉和不伤害地层的特点;油藏的适用范围广,尤其适合于水驱开发的中高渗透率油藏;工艺简单、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现场试验效果好,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大于15.0%。因此,该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899285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210588453.1
申请日:2012-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砂岩油藏近极限含水期轮替水驱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基于单一成因砂体的地质模型;在建立该基于单一成因砂体的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单一成因砂体的剩余油分布模型;将性质相近的单一成因砂体组合成成因砂体组;根据层系内不同单一成因砂体组的储层特征、剩余油分布状况确定相应的矢量化水驱调整方案;以及进行基于单一成因砂体组的轮替水驱。该多层砂岩油藏近极限含水期轮替水驱方法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多层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对水驱开发的影响,实现单一成因砂体纵向上的全面驱替和平面上的均衡驱替,从而建立高强度、高效率的水驱流场,大幅提高水驱波及系数和水驱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106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10855894.1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井中地震粘滞声波速度和Q值联合反演方法,包括:步骤1,将真实速度、Q模型正演得到观测记录,构建初始速度、Q模型;步骤2,利用粘滞声波波动方程进行正演得到模拟观测记录;步骤3,将模拟记录与观测记录进行对比,求取基于最优运输距离的数据残差,并计算相应的伴随震源;步骤4,将剩余残差利用共轭状态方程进行反传,得到相应的梯度,更新模型;步骤5,将上述过程循环迭代,当满足迭代条件时退出循环,输出相应的反演结果。该井中地震粘滞声波速度和Q值联合反演方法开发了针对井中三维地震数据的,以最优运输距离为距离度量方法的速度和Q双参数反演的全波形反演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01288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0234761.3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藏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杂双子表面活性剂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方法。一种利用杂双子表面活性剂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油藏筛选;(2)、杂双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筛选;(3)、确定现场注入工艺;(4)、现场注入与效果评价。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发明使用油藏范围广,渗透率范围10×10‑3μm2~50×10‑3μm2,耐温达130℃,适用于更深的储层。(2)本发明将注入段水相渗流改善采油端提高采收率相结合,一方面解决低渗透注水问题,另一方面提高了低渗透采收率。(3)本发明通过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达8%,投入产出比大于1:4。
-
公开(公告)号:CN107936937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711220093.9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nventor: 张宗檩 , 吴伟 , 石静 , 李财富 , 曹绪龙 , 郭兰磊 , 王红艳 , 侯研博 , 于群 , 祝仰文 , 秦冰 , 潘斌林 , 元福卿 , 孙业恒 , 闵令元 , 王丽娟 , 郭淑凤 , 曾胜文 , 窦立霞 , 夏晞冉 , 单联涛
IPC: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稠油开采的细小乳状液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有机溶剂40‑60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8份、阴离子低聚表面活性剂4‑20份和去离子水120‑150份;所述的阴离子低聚表面活性剂为对位烷基苯酚衍生物的低聚物;该细小乳状液主要通过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低聚表面活性剂分散到有机溶剂中,然后缓慢滴加去离子水形成细小乳状液;本发明得到的细小乳状液不存在闪点,同时具有良好的降粘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96452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610907409.0
申请日:2016-10-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12N1/38 , C12N1/20 , C12Q1/6851 , C12Q1/64 , C12R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38 , C12N1/20 , C12Q1/64 , C12Q1/6851 , C12Q2531/113 , C12Q2563/1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调控油藏采油功能菌细胞表面疏水性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试验油藏中采油功能菌的检测;采油功能菌的培养;采油功能菌细胞表面疏水性的测定;采油功能菌细胞表面疏水性的调控;物理模拟驱油效果的评价。本发明能有效提高采油功能菌细胞表面疏水性,CSH值达到80%以上;同时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和效果显著的特点,物理模拟实验提高采收率大于15%。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798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110475420.5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N2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磁材料的岩芯夹持器及核磁共振驱替实验装置,岩芯夹持器包括:无磁材质的壳体、密封盖、内筒及进液管和出液管;壳体呈筒状,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在壳体的外壁上沿周向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靠近开口端;密封盖封闭壳体的开口端,并卡接于环形凸台上;内筒设置于壳体中,内筒的两端分别设有无磁堵头,以在内筒中形成放置岩芯的空腔;进液管和出液管的一端分别穿过密封盖伸入壳体中,并分别穿过内筒两端的无磁堵头与空腔连通。本发明可以模拟国内复杂地层条件下的流体/气体通过储层岩石的过程,满足多种实验需求,保证核磁共振对实验过程的实时观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0528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592740.9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低渗透强水敏稠油井的增产方法,该方法包括:(1)油井压裂:采用水基压裂液对所述中低渗透强水敏稠油井进行油井压裂,所述水基压裂液含有5wt%~35wt%的黏土稳定剂;(2)油井单井吞吐处理:采用如下方式之一段塞式注入自乳化降黏剂水溶液、增能气体以及顶替液;方式Ⅰ:第一段塞注入自乳化降黏剂水溶液;第二段塞注入增能气体;第三段塞注入顶替液;焖井‑开井生产;方式Ⅱ:第一段塞注入自乳化降黏剂水溶液过程中同时伴注增能气体;第二段塞注入顶替液;焖井‑开井生产;通过彼此的协同作用,实现功能互补,解决了中低渗透强水敏稠油油井难以动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128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234761.3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藏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杂双子表面活性剂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方法。一种利用杂双子表面活性剂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油藏筛选;(2)、杂双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筛选;(3)、确定现场注入工艺;(4)、现场注入与效果评价。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发明使用油藏范围广,渗透率范围10×10‑3μm2~50×10‑3μm2,耐温达130℃,适用于更深的储层。(2)本发明将注入段水相渗流改善采油端提高采收率相结合,一方面解决低渗透注水问题,另一方面提高了低渗透采收率。(3)本发明通过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达8%,投入产出比大于1:4。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487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1009035.3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勘探与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锁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全氟有机酸、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在溶剂中进行酯化反应,得到混合物;将上述混合物去除溶剂、调pH值、洗涤、干燥,得到水锁抑制剂。其中全氟有机酸的结构式如式(1)所示:CF3(CF2)pCOOH 式(1),其中,p为1‑3的自然数。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结构式如式(2)所示:其中,n为7‑12的自然数;m为3~8的自然数。该水锁抑制剂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10‑3以下,耐温度达到150℃以上,耐矿化度达到100000mg/L以上,注排率达到96%以上,具有优异的耐温耐盐和水锁抑制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