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5830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1609820.7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47/085 , E21B47/002 , E21B47/0224 , E21B47/26 , E21B47/01 , E21B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钻超声井眼成像系统、方法及主控与通讯电路;涉及油气随钻测井技术领域,其中该系统包括:钻铤、发射电路、接收电路、超声波换能器阵列、主控与通讯电路、三维姿态动态测量电路、信息自动处理与存储电路;超声波换能器阵列包括安装在钻铤内中心水眼外侧壁的第一超声波换能器、以及安装在钻铤内侧壁的第二超声波换能器;通过安装在钻铤内部中心水眼外侧壁的第一超声波换能器可以精确测量超声波波速、以及超声波换能器阵列中各超声波换能器的最佳工作频率。本发明可以控制第二超声波换能器在最佳工作频率下发射超声波,减小超声波在钻井液中的衰减幅度,提高井径测量范围、提升井周成像的准确度、提升井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653284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1373018.8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式过线马达转换抵消总成及电信号传输方法。包括:定位心轴,通过一滑动轴承沿转换抵消总成的轴心设置,其一端通过一绝缘套连接可导电的传输心轴,其内设置有导体以电连接所述传输心轴和穿过马达转子的导体;导通壳体,电连接至信号对接头并且与所述传输心轴构成一导电腔,所述导电腔内填流有导电液。因此,在装置内设计一个密封腔体,腔体内灌充导电液体,利用导电液的电导通传输特性,在腔体内形成一个导电整体,从而实现采用导电液体将柔性金属管的旋转输出转换为固定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979808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52784.5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3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主动降温系统及方法,属于钻井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随钻井下电路斯特林主动降温系统及方法。包括:钻铤本体,其内设置热端舱及电路舱;斯特林制冷机,为分置式制冷机,其冷端连接电路舱内的井下电路元件,其热端连接所述热端舱内设置的散热体。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采用斯特林制冷机主动降温的方法降低井下电路的温度,而不必依靠元件自身被动“抗温”;2、由井下发电机提供动力,可保证对井下电路持续的降温,提高了井下电路的寿命及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867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27647.4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导电和数据双向传输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螺纹连接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内沿横向依次设有第一导电件、第一电路仓、磁耦合芯轴,磁耦合芯轴位于第一腔体内的部位缠设有第一线圈,第一电路仓内设有第一电路模块,第一导电件和第一线圈均与第一电路模块电连接,第二腔体内沿横向依次设有磁耦合腔、第二电路仓、第二导电件,磁耦合腔上缠设有第二线圈。本发明中的第一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电磁感应通过磁耦合芯轴传递到磁耦合腔并与第二线圈产生的电磁感应耦合,实现了在钻井强震动和大弯度情况下的电能及数据的可靠传输,解决了现有随钻仪器和仪器短节间通过导电滑环或插针接触式连接方式不可靠、易损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9808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1910052784.5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IPC: E21B3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主动降温系统及方法,属于钻井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随钻井下电路斯特林主动降温系统及方法。包括:钻铤本体,其内设置热端舱及电路舱;斯特林制冷机,为分置式制冷机,其冷端连接电路舱内的井下电路元件,其热端连接所述热端舱内设置的散热体。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采用斯特林制冷机主动降温的方法降低井下电路的温度,而不必依靠元件自身被动“抗温”;2、由井下发电机提供动力,可保证对井下电路持续的降温,提高了井下电路的寿命及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2314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860087.9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IPC: E21B47/13 , E21B47/017 , E21B47/06 , E21B47/00 , E21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或天然气钻井井下随钻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井下多工程参数随钻测传工具及工程参数的传输方法,包括钻铤和绝缘短节,绝缘短节包括绝缘连接的第一短节和第二短节;钻铤可拆卸的连接于第一短节,钻铤的侧壁设置若干密封槽盒,以安置测量件、电源组件以及数据调节组件;测量件为测量井下的工程参数;数据调节组件包括发射端、返回端以及数据接口,发射端连接钻铤,返回端连接第二短节,数据接口连接测量件;数据调节组件将井下的工程参数形成电磁波实时传输至井上;电源组件为向测量件以及数据调节组件供电。方便现场操作及检修维护,有效降低工具水力压耗,工程参数的传输方法采用上述工具能够提升数据传输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231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550930.X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钻井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力学模型以及造斜率预测模型,根据目标井的邻井的数据、以及所述目标井的实钻数据确定钻具的短钻铤长度以及变径稳定器外径档位;在基于短钻铤长度以及变径稳定器外径档位进行钻井的过程中,进行定向造斜、自适应井斜跟踪以及地质目标追踪,以进行钻井控制。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定向造斜、自适应井斜跟踪以及地质目标追踪的控制,实现钻头在储层内高效钻进,提高储层钻遇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1918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1911069923.1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IPC: E21B47/017 , F25B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随钻仪器电路系统气体驱动降温系统及方法。包括:涡轮旋转装置,设置于钻铤本体的偏心水眼内并与旋转轴相连,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压缩气缸磁极;气体驱动装置,设置于钻铤本体上,其内设置有第二压缩气缸磁极;所述第二压缩气缸磁极受第一压缩气缸磁极作用而带动气体驱动装置的活塞组往复压缩和膨胀气体以进行热传递。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由涡轮旋转装置、磁极驱动装置和气体驱动装置联合作用,使得压缩气缸和膨胀气缸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将电路系统的热量从膨胀腔转移到压缩腔中,再释放到环境当中,可保证对井下电路持续的降温,提高了井下电路的寿命及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2370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011370104.3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万向轴及过线方法,属于钻探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万向轴总成及过线方法。包括:动力挠轴,其上端设置与转子下导电连接装置电连接的挠轴上导电连接装置;其下端设置挠轴下导电连接装置用于连接设置于传动轴过渡接头上的转动轴过渡连接装置;其内设置有可供动力挠轴中心导线通过的过线孔,所述挠轴上导电连接装置与挠轴下导电连接装置通过所述挠轴中心导线电连接;传动轴过渡接头导线,与所述转动轴过渡连接装置电连接,并且与所述挠轴中心导线不共线。该万向轴总成及过线方法通过中心过线方式解决了电源和信号有线穿过万向轴的难题,实现了电源和信号的同时传递,能够半线路经过万向轴总成过线以实现通信和电力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452603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1661506.3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温保温装置、方法及应用、井下电路降温保温系统。所述装置包括:温控装置,包括保温壳体和填充于保温壳体内的低熔点合金,用于放置受保护物体;降温装置,设有冷端和热端,用于制冷;冷端传热装置,位于所述温控装置内,与所述降温装置的冷端相连,用于将降温装置制冷产生的冷量传递到受保护物体上,以及将从受保护物体上吸收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热端;热端传热装置,位于所述降温装置的热端,用于将所述降温装置制冷产生的热量和从受保护物体上吸收的热量向外界环境耗散。能够有效的实现降温保温效果,避免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结构紧凑,适用于井下电路的降温保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