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隔震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1839038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56445.3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隔震支座,包括隔震安装支座,隔震安装支座的数量为两个,隔震安装支座上方设有自复位隔震安装组件,自复位隔震安装组件外围设有密封防锈组件,密封防锈组件一侧设有隔震支座抗拉组件,自复位隔震安装组件内部设有复位加强组件,本发明在实际使用中,不仅减小地震对结构带来的损害,适应度高,可应用于各种类型规模桥梁,起到了减震复位效果,而且通过自复位隔震安装组件,可以多方位的进行减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较强的地震,不同的方向和强度也可能不同,很容易导致支座出现损坏的问题。

    一种多方向减隔振支座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28808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42912.3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方向减隔振支座,涉及支座技术领域,包括下支座和上支座,下支座和上支座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连接,下支座中部固定设有立柱,上支座底端中部通过卡合组件与立柱相连接,上支座与下支座周侧面等距设有消能机构,消能机构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机构与上支座和下支座相连接,消能机构与立柱之间通过导通机构相连接,上支座和下支座周侧面等距开设有安装孔。本发明可方便对消能机构进行安装固定,免螺钉的安装,无需借助工具即可完成操作,方便装配以及拆卸操作,同时确保在使用时的牢固,确保消能减震的效果,而在发生故障需要进行检修或更换时,可方便快速拆卸操作,方便单独拆卸更换,灵活方便。

    一种多方向减隔振支座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880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42912.3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方向减隔振支座,涉及支座技术领域,包括下支座和上支座,下支座和上支座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连接,下支座中部固定设有立柱,上支座底端中部通过卡合组件与立柱相连接,上支座与下支座周侧面等距设有消能机构,消能机构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机构与上支座和下支座相连接,消能机构与立柱之间通过导通机构相连接,上支座和下支座周侧面等距开设有安装孔。本发明可方便对消能机构进行安装固定,免螺钉的安装,无需借助工具即可完成操作,方便装配以及拆卸操作,同时确保在使用时的牢固,确保消能减震的效果,而在发生故障需要进行检修或更换时,可方便快速拆卸操作,方便单独拆卸更换,灵活方便。

    一种具有竖向减振功能的球型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1812790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099106.5

    申请日:2024-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竖向减振功能的球型支座,包括上支座板,所述上支座板与球冠衬板之间形成平面滑动副,所述球冠衬板与中间钢板之间形成弧面滑动副,所述中间钢板与底盆之间设置有减振结构,所述底盆中还设置有连接组件。本发明在球型支座基础上增加减振垫层,减振垫层采用弹性体材料制作,具有承载能力强、弹性好、抗老化性能和抗疲劳性能优越等许多优点。整体结构通过设置约束环来保证支座的有效高度和判定减振垫层的运行状况。本发明相比于普通支座,可以实现竖向减振功能,有效的减少上部振动传递至下部基础,同时相比常规结构的球型支座,外形和高度尺寸变化不明显,具有明显的经济性。

    一种铬铜合金化耐候型孪生诱发塑性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098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1642530.2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铬铜合金化耐候型孪生诱发塑性钢及其制备方法,其耐候型孪生诱发塑性钢包含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如下:C:0.15~0.35%;Al:2.5~3.5%;Cr:2.5~5.5%;Cu:0.4~1.2%;Mn:28~30%;Si:≤0.5%;P:≤0.005%;S:≤0.005%;余量的Fe;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熔炼成锭及高温粗锻;钢锭中温二次敏化及循环锻;棒材加工及固溶热处理。本发明通过对传统30Mn3Al3Si型孪生诱发塑性钢进行少量的铬、铜合金化,提升其自腐蚀电位,同时增加一定的固溶碳元素,利用中温敏化区析出的Cr23C6碳化物弥散钉扎奥氏体晶界及形变带,结合中温循环锻工艺及终态低温固溶热处理工艺,制备出具有良好强塑性和耐候性的孪生诱发塑性钢产品。

    一种智能型转体球铰装置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38824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91212.9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一种智能型转体球铰装置,包括设置有竖向荷载传感器的转体球铰、安装有竖向转角仪、水平转角仪和应力应变仪的撑脚、用于放置撑脚的滑道以及数据采集器;转体球铰包括上球铰、下球铰和销轴,上球铰和下球铰呈上下设置,其相对应的表面为相配合的球面,多个竖向荷载传感器均布于下球铰的球面上,并与位于外部的数据采集器连接;撑脚设有多个,多个撑脚滑动设置在环形滑道的上端面上,在撑脚的表面上安装有竖向转角仪、水平转角仪和应力应变仪,竖向转角仪、水平转角仪和应力应变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本装置对转体球铰装置进行全面合理监测,并不影响转体球铰装置自身的功能。

    一种扭杆弹性约束球型钢支座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247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00006.4

    申请日:2025-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扭杆弹性约束球型钢支座,包括纵向型球型刚支座,所述纵向型球型刚支座包括位于底部固定的支座底板,所述支座底板上滑动设置有支座底盆,所述支座底板上设置有进行约束限制的扭杆组件,所述扭杆组件设置在支座底盆的两个相对侧面处。本发明通过侧板滑道约束扭臂销轴端的水平移动,使扭臂实现支座移动时的刚体转动,扭臂转动带动扭杆弹簧扭转;去除了连杆组件,使结构更紧凑;并使外力方向与固定螺栓的轴线平行,优化了螺栓受力,本发明更适宜于桥梁支座应用场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