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组弹簧振子的桥站结构自振特性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382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083510.X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成组弹簧振子的桥站结构自振特性测试方法,能够直观、简捷地监测结构任意处的自振特性,进而获得桥站整体的自振频率。本发明所提供的桥站结构自振特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具有不同自振频率的成组弹簧振子布置在桥站的不同结构部位的测点上;步骤2.在列车离开桥站后,桥站结构发生自由振动,成组弹簧振子受桥站自振影响发生受迫振动,通过高速摄影相机,精确捕捉每个弹簧振子的振动情况;步骤3.根据获得的每个弹簧振子的振动情况,计算出弹簧振子组的受迫振动频率,该受迫振动频率即为相应测点处的自振频率;步骤4.根据各测点的自振频率,得到桥站整体结构的自振频率。

    炮孔孔底消能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5361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15496.2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炮孔孔底消能装置,包括:透镜,其设置在炮孔中且靠近炸药设置;透镜底座,其与透镜背离炸药的一侧连接,在透镜底座内部还设置有消能结构,所述消能结构位于透镜焦点处;缓冲层,其填充在炮孔孔底且所述透镜底座设置在所述缓冲层上,所述缓冲层用于缓解炸药对透镜和透镜底座带来的冲击。本发明可最大限度地降低传向孔底方向的能量,同时不会将该部分能量传递到其他方向,可极大限度地控制孔底附近的损伤。

    一种大坝下游面浅表爆炸毁伤区域的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784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07882.2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坝下游面浅表爆炸毁伤区域的识别方法,包括:在大坝下游面遭受爆炸打击后,找到最严重毁伤部位并测量其爆炸弹坑半径;根据大坝内部传感器信息,得到爆炸前后大坝的实测固有频率;通过混凝土重力坝数值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以得到不同深度毁伤下对应的固有频率;利用智能算法建立毁伤参数与大坝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推算出大坝爆炸毁伤深度;根据获得的弹坑半径和毁伤深度,利用弹坑体积近似公式确定大坝爆炸毁伤范围。本发明可实施性强且计算简便可靠,解决了大坝下游面在爆炸打击下弹坑深度难测量的问题,可快速得到大坝毁伤区域,为采取抗爆防护措施和运用抢修技术提供基本依据。

    瞬态卸荷动力响应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8846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54406.6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瞬态卸荷动力响应发生装置,包括围压施加装置、岩样、储能装置及引爆装置;围压施加装置,其用于给岩样施加围压;岩样,在其中部设置一贯穿的孔口;储能装置,其固定在所述岩样的孔口中以封闭孔口;以及引爆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储能装置上,所述引爆装置能破坏所述储能装置。本发明借助钢化玻璃的高抗压强度及结构产生破坏后会瞬间破碎的特性,利用氢氟酸这类可以腐蚀钢化玻璃的试剂使其结构产生不完整性,破坏其应力结构,“引爆”钢化玻璃,在测试过程中无能量的输入,可以得到岩样对瞬态卸荷的动力反应,为瞬态卸荷现象的观测提供了新思路。

    大尺度复杂建筑结构振动响应的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77685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1458688.X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尺度复杂建筑结构振动响应的监测方法,该方法将复杂建筑结构以承重结构构件简化,划分为各个长方体型式的单元结构;单元结构中以实体边、实体面为基础部件,实体构件上任意一点到该构件强约束固结点的最近距离代表该点的振动响应距离;同时,依据构件本身的柔度评估各个实体边、实体面构件的受振权重系数,振动响应距离与受振权重系数的乘积作为构件上某点的自由程度;统计所有单元结构,以其中最大自由程度为单位1,将所有构件的自由程度归一化处理,得到复杂结构的自由率分布;将自由率等间隔划分,于梯段值位置布置振动传感器仪器。本发明能够高效准确地监测和评价大尺寸复杂建筑物的振动响应,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炮孔装药结构及装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9758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78899.X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炮孔装药结构,包括设于炮孔下部的装药段和设于炮孔上部的堵塞段,所述装药段包括药卷,以及设于药卷和炮孔壁之间的耦合层,药卷内部的雷管脚线经堵塞段引出炮孔;所述耦合层采用吸水膨胀材料吸水饱和形成;所述堵塞段的填塞材料采用含高吸水性聚合物的混合料吸水饱和形成;耦合层采用高吸水性聚合物吸水饱和形成的水凝胶形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高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水性、保水性和吸水膨胀性,实现装药段水凝胶层耦合装药,堵塞段岩屑间粘结力和摩擦力增大,提高爆生气体的总量和作用时间,提高炸药能量利用率,改善爆破抛掷和破碎效果,降低炮孔中远区的爆破振动。

    岩石爆破中炮孔垂直向与轴向裂纹扩展效率对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50750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843190.9

    申请日:2020-08-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石爆破中炮孔垂直向与轴向裂纹扩展效率对比方法,包括:S1、预制圆柱形基体模型,并在圆柱模型的一个端面上预制垂直于这个端面的炮孔,在炮孔内预制炮孔垂直向和/或轴向裂纹;S2、对基体模型进行爆前CT扫描,观察预制炮孔及炮孔垂直向与轴向裂纹是否符合预期设计;S3、对符合设计的基体模型进行固定,并在炮孔内进行装药,并使用黄泥填堵炮孔,随后进行爆炸实验;S4、对基体模型进行爆后CT扫描,与爆前CT扫描结果进行对比,测量爆后裂纹扩展长度。优点:通过爆前和爆后CT扫描结果的对比,能得到炮孔垂直向与轴向裂纹的最长扩展长度,从而直观的对比垂直向与轴向裂纹的扩展程度。

    弱爆破诱导的应变型岩爆现场模拟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38538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710390981.9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弱爆破诱导的应变型岩爆现场模拟试验方法,在深埋隧洞最大埋深段开挖试验支洞和监测支洞,利用数值模拟确定监测支洞围岩中的应力集中区,然后向围岩应力集中区钻设炮孔并在炮孔底部进行装药,同时布置振动和动应变测试孔,形成弱爆破,诱导应力集中区岩体所积累的应变能释放,形成模拟岩爆,对试验岩爆的动力效应进行动应变和振动测试。本发明方法通过分析实测的岩体振动和动应变数据,揭示岩爆过程中能量释放速率与诱发振动大小和岩爆烈度的内在联系,为岩爆的预测及防治提供帮助;能够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交通、矿山、国家战略防护和深部基础物理实验等领域,对岩爆的预测及防治,保证地下洞室安全施工具有重大意义。

    适用于岩石基础开挖成型的高波阻抗定向滑落组合消能体

    公开(公告)号:CN109870086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226829.6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岩石基础开挖成型的高波阻抗定向滑落组合消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台,母线与底面呈45°夹角;半球体,上表面与圆台底面固定相连,下表面向下拱起成半球状,直径与圆台的底面直径相等;以及扁平充气空腔,形成在圆台和半球体内,为椭球体形状,以圆台与半球体的交界面作为对称面,并且长度方向为该对称面所在的水平方向,高度方向为圆台和半球体的轴线所在的垂直方向。本发明提供的消能体现场施工可操作行强,可结合各类垂直孔进行施工,并且能够实现爆破冲击波的完全反射,有效增大炮孔的侧向爆破破碎,避免炮孔底部损伤,大大提高建基面开挖施工效率和爆破质量;特别适用于含水炮孔条件下岩石基础面的开挖成型。

    基于碳纤维混凝土的岩爆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138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645558.8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碳纤维混凝土的岩爆预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作碳纤维混凝土试件,测定不同龄期的应力/应变与电阻率曲线;制得龄期-应力/应变-电阻率的三维曲面图;在监测区钻设钻孔,在钻孔内设置电极并灌浆;将电极与数据自动采集系统、数据分析计算机及预警装置等连通形成监测系统,监测灌浆体的实时电阻值;数据分析计算机接收电阻值信息输出图形,同时根据灌浆龄期由前述三维曲面图截取此条件下的应力/应变-电阻率关系图,通过两者对比并根据设定的阈值确定是否发出预警装置工作的指令。本发明以碳纤维混凝土为传感器,实时获得岩体内部应力应变状态,进而进行岩爆监测与预警,造价低廉、自动化程度高、监测结果代表性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