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1700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289626.8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软土基坑的增渗降水装置及施工方法,属于土木工程领域。该装置在位于软土基坑的钻孔内预埋井管;井管的外壁与钻孔的内壁之间的缝隙采用滤料填充,位于井管外壁上部的缝隙采用粘土填充并压实;注液系统用于向井管外壁侧输送混合溶液;通气系统用于向井管外壁侧输送空气;排水系统用于排出井管内的地下水。本发明在现有管井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注液系统、通气系统和排水系统,注液系统中的混合溶液,无机盐溶液增大了软土地层本身渗透性,细砂的注入能够形成砂脉,打通了土体内部的渗流通道;通气系统的扰动紊流功能确保了地层中混合浆液注入的一致性,且能够使软土地层形成劈裂裂缝;排水系统提高了软土基坑降水的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44836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711554.5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D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跨海泥水盾构孤石群处理的衡盾泥掌子面保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施工的地质条件和掘进要求,选定衡盾泥浆体配比;根据选定的衡盾泥浆体配比配置衡盾泥,将衡盾泥泵送至土舱;高压进舱关闭前闸门,使开挖舱封闭;将衡盾泥注浆管接入前舱预留超前注浆管,进行浆液置换;待浆液置换完成后,分级加压至指定压力并进行保压,衡盾泥建模完成;进行排土换气作业和带压进舱处理。本发明充分利用盾构施工的现有装置,步骤简单且效果优良,可在掌子面前方突然出现孤石后迅速进行浆液置换,从而实现掌子面保压和孤石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98192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67500.4
申请日:2025-04-15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舒计城 , 胡浩 , 陈建福 , 杨公标 , 陈鹏 , 陈健 , 王晓琼 , 金大龙 , 韩冰宇 , 韩凤启 , 资谊 , 孙文昊 , 邵泳翔 , 白一兵 , 马泽坤 , 路芸芸 , 吴佳明 , 何应道
Abstract: 一种盾构地中对接保持围岩稳定式超前注浆装置,涉及盾构施工超前注浆技术领域,通过转动座驱动机构将转动座在转动连接机构的作用下相对支撑座转动到安装位,在插杆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使插杆向内运动,插杆相对安装座实现隐藏状态,将超前钻机至于安装座处,之后转动座驱动机构将转动座转动至远离安装位,插杆驱动机构驱动插杆向外伸出插入超前钻机的轴接机构中实现超前钻机与安装座的转动连接,转动座驱动机构驱动转动座转动到对应的超前注浆管处,角度驱动机构驱动超前钻机相对安装座转动,通过调整其俯仰角度方便超前钻机的作业。实现了超前钻机的快速安装操作,提高了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96720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106124.8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用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盾构用压力传感器包括:座体,用于连接盾构机的盾尾内壁,所述座体上形成凹槽结构;密封膜,设置于所述凹槽结构的边缘以密封所述凹槽结构;球冠状压力感应膜,位于所述凹槽结构内,并连接于所述凹槽结构的槽底;所述球冠状压力感应膜的顶部抵靠于所述密封膜。由于采用球冠状压力感应器,且球冠状压力感应器的顶部抵靠于密封膜,一旦油脂的压力出现变化,球冠状压力感应器就会产生形变,并被感应到压力变化,以便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进一步的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1991430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15455.8
申请日:2025-04-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直径盾构同步推拼的盾尾支撑加强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盾体;钢板束,具有支撑状态和分离状态,钢板束活动安装于盾体内壁以实现支撑状态和分离状态的切换,支撑状态的钢板束用于与管片外壁接触并对管片进行支撑;分离状态的钢板束与管片分离;驱动组件,安装于盾体,用于驱动钢板束活动以实现支撑状态和分离状态的切换。本发明能够提高盾构施工的连续性和效率,通过钢板束的设计,能够在支撑状态下与管片外壁接触并提供更强的支撑力,确保管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钢板束具有支撑状态和分离状态,能够根据施工需要灵活切换,使得盾构机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都能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6839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207877.6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C04B28/08 , C04B22/06 , C04B22/08 , C04B18/16 , C04B18/14 , C04B14/46 , C04B14/42 , C04B24/26 , C04B111/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盾构固化土、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材料再利用技术领域。该盾构固化土在生石灰和水玻璃为碱激发剂的条件下,激发矿渣粉、锂渣发生凝胶化反应,增强盾构固化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等性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增强盾构固化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等性能。同时,能够将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和聚丁烯酸酯固化成一个整体,提高盾构固化土的抗压性能,防止开裂。玻璃纤维和聚丁烯酸酯均具有耐热性强的特点,能够提高盾构固化土的热变形温度,防止盾构固化土应用于较高的温度下发生形变。该盾构固化土采用盾构废弃土、矿渣粉和锂渣等工业废弃材料,实现变废为宝,避免过度开挖耕地、开山采石等现象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8967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106124.8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用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盾构用压力传感器包括:座体,用于连接盾构机的盾尾内壁,所述座体上形成凹槽结构;密封膜,设置于所述凹槽结构的边缘以密封所述凹槽结构;球冠状压力感应膜,位于所述凹槽结构内,并连接于所述凹槽结构的槽底;所述球冠状压力感应膜的顶部抵靠于所述密封膜。由于采用球冠状压力感应器,且球冠状压力感应器的顶部抵靠于密封膜,一旦油脂的压力出现变化,球冠状压力感应器就会产生形变,并被感应到压力变化,以便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进一步的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1868663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188498.9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盾构隧道整体式箱涵顶面泥浆管路延伸装置及方法,能够解决泥水盾构机泥浆管路的布置与隧道管片后续施工相互影响的问题,并且避免隧道内泥浆管路整体滑落的风险,其包括有管路延伸机构、移动进浆管、移动出浆管、泥浆箱、箱涵单元进浆管和箱涵单元出浆管,箱涵单元进浆管和箱涵单元出浆管的出口端均设有第一阀门;管路延伸机构活动安装在盾构机后端的台车上,管路延伸机构通过泥浆软管分别连通盾构机的盾构机进浆管、盾构机出浆管;移动进浆管、移动出浆管的前端连通管路延伸机构、后端连通箱涵进浆管路和箱涵出浆管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77892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23750.4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金属陶瓷涂层、轴套类金属件、泵体及制备方法,该耐磨金属陶瓷涂层由碳化铬镍粉末合金、1#碳化铬锰粉末合金、2#碳化铬锰粉末合金和碳化铬银粉末合金喷涂形成,其能够使轴套类金属件的硬度达到680‑710HB,硬度显著提高,进而增强轴套类金属件的使用寿命,提高掘进效率。采用了上述轴套类金属件的泵体能够减少因轴套类金属件磨损而导致漏浆的故障,也可以减少因更换轴套类金属件而耽误的停机时间,较少成本费用,保证正常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656756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270930.8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JS工法施工用数据实时采集装置,包括:数据采集传感器,数据采集传感器通过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与本地控制端进行数据通信,数据采集传感器将自身传感器编码和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发送至本地控制端;本地控制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网络与远端控制端进行数据通信,本地控制端将接收到的数据采集传感器的自身传感器编码和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发送至远端控制端;数据采集传感器与本地控制端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中继节点,每个中继节点均能够通过第一无线通信网络接收数据采集传感器发送的数据,每个中继节点均能够通过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将接收到的数据采集传感器的数据上传到本地控制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