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协调互动组合纠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3098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25106.6

    申请日:2010-0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协调互动组合纠倾方法,具体施工步骤为:在建(构)筑物多沉侧及少沉侧分别开挖竖井或者沟槽至基础顶面;在多沉侧基础上进行锚杆静压桩施工,对各锚杆静压桩进行二次压桩,抬升该侧基础;与此同时,在少沉侧基础上进行预应力锚索施工,对各锚索同时进行分级张拉,促使该侧基础下沉;纠倾完成后,对布设在多沉侧的锚杆静压桩进行封桩,起到加固该侧地基的作用,对布设在少沉侧的锚索施加预应力锁定建(构)筑物基础,以防复倾。该方法能够实现两侧迫降与抬升互动,基础变位协调,有效提高建(构)筑物可控性和纠倾效率,起到迅速止倾作用,而且纠倾完成后还可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截桩掏砂迫降纠倾新方法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88859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068664.5

    申请日:2024-01-17

    Inventor: 张小兵 牛文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截桩掏砂迫降纠倾方法,划分倾斜高层建筑物的止倾侧和纠倾侧;计算复核倾斜高层建筑桩基础承受的竖向荷载,截取桩基础岩芯进行抗压强度测试,复核桩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开挖纠倾侧,钻孔截桩,用砂土袋填塞每个截桩孔,在钻设截桩孔的基础桩上隔孔截取孔间条带,根据倾斜高层建筑的回倾变形量和回倾速率,隔孔掏砂,确保建筑物逐步回倾;纠倾完成后,对截桩孔及裂缝周围灌浆加固,回填地基土层并注浆加固,完成大楼的纠倾加固。该纠倾方法纠可以根据倾斜建筑回倾变形情况即时调节掏砂量与掏砂速度,纠倾过程完全可控,真正实现了倾斜建筑物精准纠倾;保证了地基的柔性变形,减小主体结构的二次损伤,纠倾过程安全可靠。

    间隔钻孔截桩纠倾方法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21260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278715.9

    申请日:2013-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间隔钻孔截桩纠倾方法,沿少沉侧长度方向挖掘至少两个施工井,贯通所有施工井,并挖掘多条水平巷道,按照设计的最大回倾量,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确定同一列混凝土桩中从少沉侧到多沉侧每根混凝土桩的截桩高度,然后分批截桩,一根混凝土桩上相邻两个截桩孔之间有预留条带,每批次截桩时,采用间隔方式截桩;依靠倾斜建筑物自身重量及对在少沉侧设置的锚索施力纠倾,直至达到纠倾目标;嵌补截桩孔,回填井、巷,完成倾斜建筑物的纠倾。本纠倾方法能有效避免截桩的盲目性和突沉效应,降低纠倾风险,并克服了可控性差和截桩量难以精准掌握等缺陷,极大地提高了纠倾的可控性和安全性,可应用于建(构)筑物纠倾加固领域。

    一种可控精确组合纠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7717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25050.4

    申请日:2010-0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精确组合纠倾方法,在倾斜建(构)筑物少沉侧旁开挖竖井;在竖井中基础下水平掏土,掏土应“分井、分批、隔孔”进行;在少沉侧基础上进行锚索施工;对锚索进行分级加载张拉,并实时监控反馈信息;当锚索加力值达到设计荷载后,回倾量尚未达到预定纠倾目标时,卸载继续增加基底掏土孔数量,再次对锚索分级加压,直至达到纠倾目标为止。本发明首次将预应力锚索技术引入到建(构)筑物纠倾控制领域中,并与基底掏土迫降纠倾法有机结合,通过掏土减少地基承载面积、锚索加压增大基底附加应力的双重效应,促使地基局部沉降,并通过调整不同部位锚索受力的大小,控制建(构)筑物回倾速率和回倾方向,从而达到纠倾的目的。

    截桩掏砂迫降纠倾新方法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8859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68664.5

    申请日:2024-01-17

    Inventor: 张小兵 牛文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截桩掏砂迫降纠倾方法,划分倾斜高层建筑物的止倾侧和纠倾侧;计算复核倾斜高层建筑桩基础承受的竖向荷载,截取桩基础岩芯进行抗压强度测试,复核桩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开挖纠倾侧,钻孔截桩,用砂土袋填塞每个截桩孔,在钻设截桩孔的基础桩上隔孔截取孔间条带,根据倾斜高层建筑的回倾变形量和回倾速率,隔孔掏砂,确保建筑物逐步回倾;纠倾完成后,对截桩孔及裂缝周围灌浆加固,回填地基土层并注浆加固,完成大楼的纠倾加固。该纠倾方法纠可以根据倾斜建筑回倾变形情况即时调节掏砂量与掏砂速度,纠倾过程完全可控,真正实现了倾斜建筑物精准纠倾;保证了地基的柔性变形,减小主体结构的二次损伤,纠倾过程安全可靠。

    间隔钻孔截桩纠倾方法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21260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78715.9

    申请日:2013-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间隔钻孔截桩纠倾方法,沿少沉侧长度方向挖掘至少两个施工井,贯通所有施工井,并挖掘多条水平巷道,按照设计的最大回倾量,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确定同一列混凝土桩中从少沉侧到多沉侧每根混凝土桩的截桩高度,然后分批截桩,一根混凝土桩上相邻两个截桩孔之间有预留条带,每批次截桩时,采用间隔方式截桩;依靠倾斜建筑物自身重量及对在少沉侧设置的锚索施力纠倾,直至达到纠倾目标;嵌补截桩孔,回填井、巷,完成倾斜建筑物的纠倾。本纠倾方法能有效避免截桩的盲目性和突沉效应,降低纠倾风险,并克服了可控性差和截桩量难以精准掌握等缺陷,极大地提高了纠倾的可控性和安全性,可应用于建(构)筑物纠倾加固领域。

    一种可控精确组合纠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7717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010125050.4

    申请日:2010-0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精确组合纠倾方法,在倾斜建(构)筑物少沉侧旁开挖竖井;在竖井中基础下水平掏土,掏土应“分井、分批、隔孔”进行;在少沉侧基础上进行锚索施工;对锚索进行分级加载张拉,并实时监控反馈信息;当锚索加力值达到设计荷载后,回倾量尚未达到预定纠倾目标时,卸载继续增加基底掏土孔数量,再次对锚索分级加压,直至达到纠倾目标为止。本发明首次将预应力锚索技术引入到建(构)筑物纠倾控制领域中,并与基底掏土迫降纠倾法有机结合,通过掏土减少地基承载面积、锚索加压增大基底附加应力的双重效应,促使地基局部沉降,并通过调整不同部位锚索受力的大小,控制建(构)筑物回倾速率和回倾方向,从而达到纠倾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