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8836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68864.0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甘肃中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形桩群与矩桩相结合的新型抗滑桩结构,包括矩桩,该矩桩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矩形,矩桩下面固接有五根第一圆桩构成的下方圆桩群,其中四根第一圆桩在水面上的投影分别位于该矩形的四个内角处,并分别与构成矩形相应内角的矩形的两个边相切,第五根第一圆桩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矩形的对称中心。该抗滑桩结构充分发挥矩桩和圆形桩群的各自优势,圆形桩群可以发挥承载作用,且圆形桩群中圆形桩与圆形桩间土的桩土效应可以大大提高整个结构的承载力。应用灵活,施工简便。实施过程中可以“动态化设计,信息化施工”,提高整个工程的安全度。对大型滑坡和巨厚层滑坡治理效果比较显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86801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61709.0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中铁文保科创有限公司 , 甘肃中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甘肃河峰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小兵 , 王兴 , 赵相卿 , 王彩菊 , 刘贺业 , 代亚东 , 孔令伟 , 蔡汉成 , 苟海瑞 , 任庆钊 , 程佳 , 柳杨 , 吴冠仲 , 牛文庆 , 王逢睿 , 孔德刚 , 林丽蓉 , 陈柳宇 , 胡小强 , 张国燕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公路涎流冰治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寒地区低路堤公路涎流冰病害的挡冰墙,该挡冰墙包括墙体、温度调节装置和排水沟,墙体设置在公路的坡脚处,温度调节装置与墙体连接用于调节墙体温度,墙体远离公路的一侧开设排水沟,排水沟用于将融化的涎流冰排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介质箱、毛细管和制热设备,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墙体内,温度传感器与控制中心连接,控制中心用于操控制热设备,毛细管预埋在墙体内,毛细管与介质箱连接,毛细管与介质箱之间设置有制热设备,制热设备用于对输送至毛细管的介质进行加热,从而避免涎流冰冻结累积越过挡冰墙,达到了提高阻拦措施的拦截效果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250789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1013621.4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兰州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甘肃恒达诚鑫工程建筑检测有限公司 , 甘肃中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绿植养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储水功能的建植系统,包括种植箱,所述种植箱内部设置有储水装置,储水装置包括储水箱,储水箱设置在种植箱内部靠近底面的位置,储水箱上连接有用于向种植箱内部的喷水的喷水结构,种植箱的侧壁内部嵌设有多个接水槽,接水槽的底面位于储水箱的上方,接水槽的底面与储水箱之间连接有连通管,达到了能够让绿植能够正常存活,同时节省时间与人力,提升观赏体验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2200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42968.8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基桩承载力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不同冻土类型和温度基桩模型承载力试验方法及计算方法,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土:确定试验土样的相关参数并配制;S2、填土:在试验箱中加入配置好的试验用土,此时需要预留出至少一个基桩模型的预留孔;S3、辅助工具组装:将焊接有振弦式传感器的辅助钢筋埋设到预留孔的内壁上,在预留孔的底部安装钢弦式传感器;S4、试验准备:将基桩模型竖直插入到预留孔中,将加压组件与基桩模型上端头连接,S5、试验:加压组件为基桩模型提供轴向压力,振弦式传感器、位移计以及钢弦式传感器提供试验过程中所需数据,达到了能够进行桩基础在不同冻土条件下承载力变化试验,同时降低试验成本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25078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12159.6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嘉兴学院 , 甘肃恒达诚鑫工程建筑检测有限公司
IPC: A01G9/02 , A01G7/06 , A01G13/02 , H02J7/35 , H02S20/30 , H02S40/10 , F24H1/10 , F24H9/00 , F24S30/40 , F21V33/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植被建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均匀升温的生态建植装置,包括种植箱,所述种植箱内部设置有扁平状的水槽,水槽上设置有对水槽进行密封的密封盖,密封盖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竖直的传热管,传热管下端头贯穿密封盖与水槽内部连通,种植箱上设置有用于提升水槽内部水溶液温度的升温装置,达到了使土壤升温更加均匀,使绿植能够正常存活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806150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25049.1
申请日:2010-03-13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有效安全的抗滑桩施工方法,将抗滑桩桩井在平面上分为两个功能不同的区,即安全区和工作区,工作区作为吊桶上下提渣的通道,在井口安装有可开启的活动木门;安全区用于提渣时挖桩人员躲避,井口用防护板覆盖,不可开启;随着桩井的开挖,安全区从井口以下每隔10~15米设置一层钢管棚架、上面铺设板材,构成安全防护棚。挖桩时,不提渣,工作区活动木门关闭,无需担心受到井口石块、杂物掉落的威胁;提渣时,人躲藏,工作区活动木门开启,吊桶在工作区自由升降,即使碴块、吊桶坠落,有安全防护棚保护,不致受伤。该方法具有安全度高、施工方便、污染小、造价低、不受气候影响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矿山、民用建筑等工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93221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60583.6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基于改进注浆管的模拟土体注浆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试验装置包括:压力源;浆料输送组件,耦接到压力源并且包括输浆外管,浆料输送组件被配置为基于压力源提供的压力经由输浆外管输送浆料;以及注浆管,流体地耦接至输浆外管并且包括第一止浆体、止浆板、第二止浆体以及花管,花管在试验时至少部分地插入试验土体,第一止浆体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变大并且贴合止浆板,第二止浆体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变大并且贴合止浆板,第一方向包括浆料输送的方向并且与第二方向相反。以此方式,该注浆管的组成结构结合浆料外溢的流体特征,并且在感测到浆液将外漏时能够及时进行外部压力干预,避免注浆过程中的浆液外漏和注浆管上扬,确保浆料顺利注入。
-
公开(公告)号:CN11580430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013596.X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植被建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光伏生态建植装置,包括种植箱,所述种植箱相对的两侧开设有上下错位的上横插口和下横插口,上横插口内插设有水热板,下横插口内插设有防水隔热板,水热板与防水隔热板之间设置有便于二者连接或拆卸的可拆连接件,种植箱在下横插口的下方设置有横贯种植箱一侧的推入口,推入口内插入有用于安装光伏蓄电池以及线路板的安装支架,光伏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水热板电连接、输入端与光伏板电连接,具有实现生态建植装置的拆装较为简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1838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338906.9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扰动可调节快速止倾方法,根据建筑物倾斜变形状况,计算建筑物地基变形值,划分纠倾侧和止倾侧,确定筏板基础开孔区域;计算锚杆静压桩数量;确定锚杆静压桩直径;开压桩孔,设置锚杆;压桩;安装反力架和螺旋千斤顶,静压桩自锁,建筑物止倾;纠倾中,根据建筑物变形情况及时调节螺旋千斤顶的松紧程度,实现建筑物地基柔性变形;注浆,凝固后,完成建筑物地基加固,封堵静压桩,实现建筑物永久止倾加固。该快速止倾方法的加固过程对地基没有扰动,通过螺旋千斤顶和反力装置的调节,保证地基的柔性变形特性,减小了纠倾过程主体结构的二次损伤,降低了纠倾过程的风险;施工周期短,节省纠倾加固的成本;避免了大面积开挖,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886772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1097754.8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井形巷道钻孔取土的纠倾方法,其在沉降较小一侧开挖井形巷道,并以此为作业面,钻孔取土,井形巷道的长度小于等于6m,采用相邻两条平行巷道对打取土孔进行取土,取土孔的直径为4‑5m。本发明的优点:在建筑物少沉侧下方开挖井型巷道一方面释放更多的地基空间,加速土体变形;另一方面通过井形巷道长度的控制,提高了钻孔取土的质量,加快了纠倾工作进度,提高了纠倾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超长度钻孔发生串孔的盲目性,降低纠倾风险,并克服了可控性差和掏土量难以精准控制等缺陷,极大地提高了纠倾的可控性和安全性,采用两种削弱孔间条带的方法解决孔洞变形小,孔间条带宽度大,大楼回倾速率慢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