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桩群与矩桩相结合的新型抗滑桩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98836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68864.0

    申请日:2024-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形桩群与矩桩相结合的新型抗滑桩结构,包括矩桩,该矩桩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矩形,矩桩下面固接有五根第一圆桩构成的下方圆桩群,其中四根第一圆桩在水面上的投影分别位于该矩形的四个内角处,并分别与构成矩形相应内角的矩形的两个边相切,第五根第一圆桩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矩形的对称中心。该抗滑桩结构充分发挥矩桩和圆形桩群的各自优势,圆形桩群可以发挥承载作用,且圆形桩群中圆形桩与圆形桩间土的桩土效应可以大大提高整个结构的承载力。应用灵活,施工简便。实施过程中可以“动态化设计,信息化施工”,提高整个工程的安全度。对大型滑坡和巨厚层滑坡治理效果比较显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

    不同冻土类型和温度基桩模型承载力试验方法及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200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42968.8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基桩承载力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不同冻土类型和温度基桩模型承载力试验方法及计算方法,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土:确定试验土样的相关参数并配制;S2、填土:在试验箱中加入配置好的试验用土,此时需要预留出至少一个基桩模型的预留孔;S3、辅助工具组装:将焊接有振弦式传感器的辅助钢筋埋设到预留孔的内壁上,在预留孔的底部安装钢弦式传感器;S4、试验准备:将基桩模型竖直插入到预留孔中,将加压组件与基桩模型上端头连接,S5、试验:加压组件为基桩模型提供轴向压力,振弦式传感器、位移计以及钢弦式传感器提供试验过程中所需数据,达到了能够进行桩基础在不同冻土条件下承载力变化试验,同时降低试验成本的效果。

    一种有效安全的抗滑桩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06150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25049.1

    申请日:2010-03-13

    Abstract: 一种有效安全的抗滑桩施工方法,将抗滑桩桩井在平面上分为两个功能不同的区,即安全区和工作区,工作区作为吊桶上下提渣的通道,在井口安装有可开启的活动木门;安全区用于提渣时挖桩人员躲避,井口用防护板覆盖,不可开启;随着桩井的开挖,安全区从井口以下每隔10~15米设置一层钢管棚架、上面铺设板材,构成安全防护棚。挖桩时,不提渣,工作区活动木门关闭,无需担心受到井口石块、杂物掉落的威胁;提渣时,人躲藏,工作区活动木门开启,吊桶在工作区自由升降,即使碴块、吊桶坠落,有安全防护棚保护,不致受伤。该方法具有安全度高、施工方便、污染小、造价低、不受气候影响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矿山、民用建筑等工程中。

    基于改进注浆管的模拟土体注浆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3221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60583.6

    申请日:2023-01-1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基于改进注浆管的模拟土体注浆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试验装置包括:压力源;浆料输送组件,耦接到压力源并且包括输浆外管,浆料输送组件被配置为基于压力源提供的压力经由输浆外管输送浆料;以及注浆管,流体地耦接至输浆外管并且包括第一止浆体、止浆板、第二止浆体以及花管,花管在试验时至少部分地插入试验土体,第一止浆体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变大并且贴合止浆板,第二止浆体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变大并且贴合止浆板,第一方向包括浆料输送的方向并且与第二方向相反。以此方式,该注浆管的组成结构结合浆料外溢的流体特征,并且在感测到浆液将外漏时能够及时进行外部压力干预,避免注浆过程中的浆液外漏和注浆管上扬,确保浆料顺利注入。

    一种非扰动可调节快速止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838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338906.9

    申请日:2018-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扰动可调节快速止倾方法,根据建筑物倾斜变形状况,计算建筑物地基变形值,划分纠倾侧和止倾侧,确定筏板基础开孔区域;计算锚杆静压桩数量;确定锚杆静压桩直径;开压桩孔,设置锚杆;压桩;安装反力架和螺旋千斤顶,静压桩自锁,建筑物止倾;纠倾中,根据建筑物变形情况及时调节螺旋千斤顶的松紧程度,实现建筑物地基柔性变形;注浆,凝固后,完成建筑物地基加固,封堵静压桩,实现建筑物永久止倾加固。该快速止倾方法的加固过程对地基没有扰动,通过螺旋千斤顶和反力装置的调节,保证地基的柔性变形特性,减小了纠倾过程主体结构的二次损伤,降低了纠倾过程的风险;施工周期短,节省纠倾加固的成本;避免了大面积开挖,节能环保。

    一种基于井形巷道钻孔取土的纠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6772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1097754.8

    申请日:2018-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井形巷道钻孔取土的纠倾方法,其在沉降较小一侧开挖井形巷道,并以此为作业面,钻孔取土,井形巷道的长度小于等于6m,采用相邻两条平行巷道对打取土孔进行取土,取土孔的直径为4‑5m。本发明的优点:在建筑物少沉侧下方开挖井型巷道一方面释放更多的地基空间,加速土体变形;另一方面通过井形巷道长度的控制,提高了钻孔取土的质量,加快了纠倾工作进度,提高了纠倾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超长度钻孔发生串孔的盲目性,降低纠倾风险,并克服了可控性差和掏土量难以精准控制等缺陷,极大地提高了纠倾的可控性和安全性,采用两种削弱孔间条带的方法解决孔洞变形小,孔间条带宽度大,大楼回倾速率慢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