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4880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480069433.0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车身部件(10)中,形成在由金属板制成的部件主体(34)中的弯曲部(38)由加厚部(46)形成,其中作为部件主体(34)的材料的金属板(36)的板厚度逐渐增大。正如所描述的,由于在负荷加至部件主体(34)时应力易于集中的弯曲部(38)由加厚部(46)形成,因此,能够防止应力不集中的部分的板厚度不必要地增大。这能够帮助改善质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65707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1910158418.8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及全固体电池。本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抑制负极层从负极箔滑落的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制造将负极箔、负极层、固体电解质层和正极层按该顺序层叠且固体电解质层和负极层的面积大于正极层的面积的全固体电池,具有:第一压制工序,对于层叠有负极箔和负极层的层叠体、或者层叠有负极箔、负极层和固体电解质层的层叠体即第一层叠体,以负极箔和负极层的密合力成为30N/cm2以上的方式进行辊压,形成第二层叠体;层叠体形成工序,使用第二层叠体,形成具有负极箔、负极层、固体电解质层和正极层的第三层叠体;和第二压制工序,对于第三层叠体,以1.0t/cm以上的线压力进行辊压,形成第四层叠体。
-
公开(公告)号:CN11172547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201672.4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04 , H01M4/485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和全固体电池。提供即使对包含锂钛氧化物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进行辊压也能够抑制电极端部的开裂的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一种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对负极活性物质层进行辊压来压密化的步骤,全固体电池具有依次层叠正极集电体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集电体层而成的结构,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锂钛氧化物,并且,进行辊压之前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应力松弛率为32.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373595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80074969.X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2/14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62 , H01M10/0565
Abstract: 提供即使在采用更高的压力对电极体进行压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固体电解质层的开裂的全固体电池用的电极体的制造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制造的电极体。本发明所公开的全固体电池的电极体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包含固体电解质层、与固体电解质层的第一面接合的第一活性物质层的全固体电池的电极体的方法,包括:在固体电解质层与第一活性物质层的接合面处的固体电解质层面积与第一活性物质层面积存在差异时,将固体电解质层与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重合;在与面积更小的固体电解质层或第一活性物质层的端部相接、并且将差异填埋的区域设置绝缘层;和将固体电解质层、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绝缘层在固体电解质层与第一活性物质层的层叠方向上加压。
-
公开(公告)号:CN105848803B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480069433.0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车身部件(10)中,形成在由金属板制成的部件主体(34)中的弯曲部(38)由加厚部(46)形成,其中作为部件主体(34)的材料的金属板(36)的板厚度逐渐增大。正如所描述的,由于在负荷加至部件主体(34)时应力易于集中的弯曲部(38)由加厚部(46)形成,因此,能够防止应力不集中的部分的板厚度不必要地增大。这能够帮助改善质量效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