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72352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485518.X
申请日:2012-11-1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塑料吸管标记蜜蜂的方法,用玻璃试管捕捉用于标记的蜜蜂个体,然后堵住试管口;将吸管带垂直管口的一端穿过棉花团或纸团插入试管内,吸管中段及带斜面管口的一端在试管外且保持带菱形孔一面朝正上方,并将纸卡插入吸管最前端的环形切口内;蜜蜂通过吸管向外爬出,当蜜蜂个体爬到合适的位置时,用两个纸卡将蜜蜂限制在两个相邻的环形切口之间;蜜蜂胸部背板正好处于菱形孔的位置,这时用小细棒蘸取适量的颜料涂在蜜蜂胸部背板上,然后拔去纸卡,让蜜蜂爬出吸管并在斜面管口处自然飞离,从而完成蜜蜂标记工作。该方法所用材料易于获得、价格低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不会对蜜蜂造成生理或机械伤害,能快速准确标记蜜蜂。
-
公开(公告)号:CN10878209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493743.5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蚕豆栽培技术领域中一种控制蚕豆连作障碍的间作栽培方法,通过合理增加磷肥的使用量,可使后期蚕豆小麦间作体系中的根系具有下扎趋势,蚕豆根重增加,对枯萎病的抗性随之增加;通过在蚕豆播种前,进行科学合理的蚕豆种预处理,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而且可以预防病虫危害,从而有效提高蚕豆产量;通过合理的间作蚕豆和小麦,一方面显著提高了蚕豆根际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强度,抑制了蚕豆致病菌的生长,最终缓解了蚕豆枯萎病的发生,另一方面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引起寄主作物生理上的变化,诱导寄主产生对病害的抗性,间作蚕豆根系、叶片的生理活性显著高于单作蚕豆,从而提高蚕豆对枯萎病的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7563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77228.0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般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克服蚕豆连作障碍的种植方法,选种、混合液制备、浸种、精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混合液为小麦茎叶离心的上清液;每10g的小麦茎叶中加入100ml的去离子水得到浓度为0.1g/ml的混合液。本发明利用小麦茎叶制备的混合液对蚕豆种植前浸种和种植中喷洒从而对蚕豆的枯萎病进行全过程的预防,从而消除蚕豆的连续障碍,同时该种植方法可得有效控制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对蚕豆生长的影响,利用小麦与蚕豆间作种植法进一步预防蚕豆连作时发生枯萎病的问题,提高蚕豆连作时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941584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42670.3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诱导小麦植株分泌苯并噁嗪类化合物控制蚕豆枯萎病方法,属于控制蚕豆枯萎病方法技术领域,将小麦与蚕豆进行间作种植且小麦、蚕豆种植密度为2.5‑4.5:1;蚕豆、小麦间作种植间距为20‑40cm,诱导小麦植株合成和分泌能够降低尖孢镰刀菌致病力、抑制尖孢镰刀菌侵染和扩散的抑菌物质DIMBOA和MBOA,用以提高蚕豆抗病性的方法,利用植物根系分泌物与病原菌互作降低病原菌致病力、抑制病原菌侵染和扩散、提高寄主作物抗病性的特性控制寄主作物土传病害的方法,可有效实现寄主作物土传病害的绿色、生态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08703032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574395.4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40 , A01C21/005 , A01G2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蚕豆栽培技术领域中一种通过调控氮肥用量减少蚕豆病害的间作种植方法,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同时也为病原菌生长发育及病原菌定殖提供营养基础,通过对蚕豆和小麦的合理间作,由于小麦对土壤和化肥氮素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可促使蚕豆根际土壤氮含量降低,以增强蚕豆自身固氮能力和固氮量,因此虽然蚕豆吸收土壤中的氮素降低,但蚕豆体内来自于大气的氮素显著增加,使得蚕豆总体吸氮量较为平衡,采用将氮肥分为四次施用,以及蚕豆和小麦间作来调控蚕豆生长期间氮肥的用量,可有效阻碍病原菌的营养基础的建立,从而有效防止减少蚕豆感染病害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208462335U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21123067.4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蚕豆间作双行免耕种装置,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播种孔,移动槽的两侧内壁上焊接有同一个第一固定柱,移动槽的两侧内壁上焊接有同一个位于第一固定柱下方的第二固定柱,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外侧滑动套设有两个播种机,播种机的底部设有播种管,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两个固定板,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的两个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转动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经济实用,通过丝杆与螺纹孔,带动滑动板进行移动,并且通过滑动板和牵引杆,便于调节两个播种机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208159662U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20675176.0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G3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培装置,包括水培容器本体,所述水培容器本体为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水培容器本体的上侧套接有定植套件,所述定植套件为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定植套件包括定植板和定植环板,所述定植板设置在所述定植环板的上部,所述定植板和所述定植环板一体成型,随着植株的生长,可调节植株支撑框架的高度,避免植株在生长变重的过程中,容易倾倒,不利于植株生长,随着植株根系的生长,调节伸缩套杆为植株的根系提供足够的垂直空间,使根系不会横向生长并缠绕在一起,导气管使水培容器本体内部的营养液与空气充分接触,防止需氧的植株根系缺氧,影响植株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206916032U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20853143.6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C05G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控土传病害的生物有机肥生产装置。包括发酵池,发酵池内设有位于下部的拌土装置和位于上部的匀土装置,拌土装置包括第一摆动杆、第二摆动杆和驱动杆,第一摆动杆的一端与发酵池内壁相铰接,第二摆动杆的一端与发酵池内壁相铰接,第一摆动杆的另一端与驱动杆相铰接,第二摆动杆的另一端与驱动杆相铰接,驱动杆与驱动气缸相连接,匀土装置包括固定支柱和匀土板,固定支柱与匀土板转动连接,匀土板上开设有若干漏土孔。优点在于:通过拌土装置将土壤和有机肥搅拌均匀,利于二者的充分混合发酵,匀土装置则将上层匀平,避免有机肥累计在一处。
-
公开(公告)号:CN206909237U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20848389.4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G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植物培养装置。包括栽培箱,所述的栽培箱内设有若干分隔板,所述的分隔板将栽培箱内腔分隔为若干栽培空间,所述的栽培箱中设有固定支柱,所述的固定支柱上转动连接有植物培养架,所述的植物培养架上搭设有植物培养框,所述的植物培养框的下端置入栽培空间中。优点在于:所栽培的植物并不固定在一处,从而避免病菌的积累,防止土传病害,旋转植物培养架即可,操作方式较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206920441U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20842026.X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蚯蚓缓解辣椒连作障碍的实验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两侧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块,所述弹簧槽的内部上端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内部设有直通腔,所述插杆的上表面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帽,所述连接帽的内部下表面通过套杆滑动连接于直通腔的内部表面。该利用蚯蚓缓解辣椒连作障碍的实验装置能够大大提高实验的操作便利性,还能够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