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取花蜜的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79873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82722.4

    申请日:2017-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14 G01N2001/1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取花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无菌注射器,去掉针头部分,然后选取大小合适的吸头,修剪吸头使其与注射器无缝装配,使吸头与注射器连接牢固,不漏气;将新装配的注射器前端的吸头插入花朵底部,吸头尖端浸入花蜜中,将针筒内连接活塞的芯杆向上抽提,花朵中的花蜜就被吸入到吸头内,从而完成花蜜的移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用塑料无菌注射器和吸头移取花蜜,所用材料易于获得、价格低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尤其适合野外开展试验研究。

    一种施用菌根真菌控制蚕豆枯萎病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02154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595874.7

    申请日:2012-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蚕豆枯萎病的菌根真菌施用方法:菌根真菌菌剂的施用时间:于蚕豆播种时同时施用AM真菌;菌根真菌菌剂的施用方法:AM菌剂施用于土壤5cm深处,施用量为17g AM菌剂/株蚕豆;菌根真菌菌剂的种类: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ae,菌种编号:BGCGZ01A),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菌种编号:BGCG03C)。通过施用AM真菌菌剂能改善蚕豆的生长,使蚕豆地上部生物量增加7%-93%,使地下部生物量增加21%-47%,最终减轻蚕豆枯萎病的发生危害,可以降低蚕豆枯萎病发病率50%-70%,降低病情60%-90%。

    一种克服蚕豆枯萎病的氮肥施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92836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49766.4

    申请日:2012-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服蚕豆枯萎病的氮肥施用方法:蚕豆氮肥施肥量:氮肥施用量为纯N用量56-168kg·hm-2,尤其以施氮量112kg·hm-2的效果最好。施用方法为氮肥全部作为基肥,播种时一次性撒施到土表,然后用锄头将肥料混于土中。本发明适用于大田蚕豆种植过程中枯萎病的控制。有益效果是:通过向连作缺肥蚕豆田块施用56-168kg·hm-2的氮素能改善蚕豆的生长,增加根际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减少蚕豆根际病原菌的数量,减少蚕豆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的含量,从而减轻蚕豆枯萎病的发生危害,可以降低蚕豆枯萎病发病率3.1-21.1%,降低病情18.5%-40.7%。

    一种控制蚕豆连作障碍的多样性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26200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49758.X

    申请日:2012-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蚕豆连作障碍的多样性栽培方法,播种时间:10月上旬至中旬,但不能晚于10月15日,小麦与蚕豆同时播种;用小麦与蚕豆间作,按6行小麦和2行蚕豆的比例进行间作,小麦和蚕豆的种植方式和规格为小麦条播,播种量150kg.hm-2,行间距0.2m;蚕豆点播,行距0.3m,株距0.15m。采用小麦与蚕豆间作能改善蚕豆的生长,增加根际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和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减少蚕豆根际病原菌的数量,减少蚕豆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和氨基酸的含量,减轻蚕豆枯萎病的发生危害,可以降低蚕豆枯萎病发病率9.2-45.5%,降低病情36.2%-48.6%。

    一种抑制马铃薯土传病害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0322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910031087.1

    申请日:2019-01-14

    Inventor: 董艳 董坤 杨智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马铃薯土传病害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农业肥料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磷肥5-9份、微生物肥4-7份、硫酸锰3-7份、磷酸二氢钾2-5份、酵素肥5-10份、秸秆5-12份、海藻4-9份、丁烯二酸3-7份,针对马铃薯的生长周期与传病特点,通过调节土壤湿度,实现抑制病害的目的。

    一种小麦蚕豆间作抑制蚕豆枯萎病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8066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377970.1

    申请日:2018-04-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般植物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麦蚕豆间作抑制蚕豆枯萎病的测定方法,所述小麦蚕豆间作抑制蚕豆枯萎病的测定方法包括:小麦蚕豆间作和蚕豆单作的土培及病原菌的接种;对根际土、根系分泌物的收集及病害调查;根系分泌物中糖、氨基酸和有机酸的测定;根系分泌物对枯萎病病原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本发明有助于解释间作控制土传病害的机制,对利用间套作提高作物生产力,增强农田生物多样性和农田生态稳定性,实现粮食高产和环境友好,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种施用菌根真菌控制蚕豆枯萎病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02154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10595874.7

    申请日:2012-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蚕豆枯萎病的菌根真菌施用方法:菌根真菌菌剂的施用时间:于蚕豆播种时同时施用AM真菌;菌根真菌菌剂的施用方法:AM菌剂施用于土壤5cm深处,施用量为17g AM菌剂/株蚕豆;菌根真菌菌剂的种类: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ae,菌种编号:BGCGZ01A),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菌种编号:BGCG03C)。通过施用AM真菌菌剂能改善蚕豆的生长,使蚕豆地上部生物量增加7%-93%,使地下部生物量增加21%-47%,最终减轻蚕豆枯萎病的发生危害,可以降低蚕豆枯萎病发病率50%-70%,降低病情60%-90%。

    一种利用塑料吸管标记蜜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72352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10485518.X

    申请日:2012-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塑料吸管标记蜜蜂的方法,用玻璃试管捕捉用于标记的蜜蜂个体,然后堵住试管口;将吸管带垂直管口的一端穿过棉花团或纸团插入试管内,吸管中段及带斜面管口的一端在试管外且保持带菱形孔一面朝正上方,并将纸卡插入吸管最前端的环形切口内;蜜蜂通过吸管向外爬出,当蜜蜂个体爬到合适的位置时,用两个纸卡将蜜蜂限制在两个相邻的环形切口之间;蜜蜂胸部背板正好处于菱形孔的位置,这时用小细棒蘸取适量的颜料涂在蜜蜂胸部背板上,然后拔去纸卡,让蜜蜂爬出吸管并在斜面管口处自然飞离,从而完成蜜蜂标记工作。该方法所用材料易于获得、价格低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不会对蜜蜂造成生理或机械伤害,能快速准确标记蜜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