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75628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1910083516.X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双索提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该装置包括一组两根提升螺杆、穿接在提升螺杆上的提升千斤顶以及连接拉索索体与提升螺杆的双顶提升承力架,所述提升螺杆的前端通过提升后叉耳与双顶提升承力架连接;两根提升螺杆对称穿过双顶提升耳板的两侧,所述双顶提升耳板的前端通过提升销轴与钢结构耳板连接、后端顶接在提升千斤顶的前侧。本发明提升过程利用原有钢结构节点作为提升反力受力点,传力路线明确、合理,设计巧妙,不需要设计附加结构,比传统方式材料用量节省材料,同时安全可靠性高,尤其适用于多种规格的双索提升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1323418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303104.4
申请日:2008-07-25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6C13/08
Abstract: 一种巨型异形钢构件单机翻身吊装方法,先仿真分析确定吊装构件的重心,然后根据吊装绳索具长度及吊装构件的外形尺寸设置吊点,根据吊点在吊装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进行吊耳设计和吊耳制作,将制作好的吊耳焊接在吊点上,同时对吊装现场进行施工准备,然后进行吊装构件脱胎,然后进行吊装构件起扳,然后使吊装构件直立,然后吊机负载前行至预定位置。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现场场地狭小、作业条件苛刻、不具备双机抬吊或多机抬吊的作业条件的问题,只需一台大型吊机,无需具备开阔的施工场地,即可完成种巨型异形钢构件的翻身吊装。
-
公开(公告)号:CN101259579B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810301110.6
申请日:2008-04-14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箱型空间弯扭构件加工制作方法,步骤1,分别将上翼缘板、下翼缘板、两侧腹板置于数控模具的上排凸弧形冲头和下排凹弧形冲头之间,采用多冲头无模冲压成形的方法压制成空间弯扭板件;步骤2,先在钢平台上划线,标出胎架定位点,在钢平台上架设高矮不等的胎架;步骤3,将下翼缘板安装放置在胎架上,并与胎架贴合;步骤4,在下翼缘板上定位内隔板位置,将一组内隔板间隔焊接在下翼缘板上;步骤5,在焊接了内隔板的下翼缘板两侧焊接两侧腹板;步骤6,在两侧腹板和内隔板顶部焊接上翼缘板,焊接形成箱型空间弯扭构件。适用于10mm~60mm板厚的箱型空间弯扭构件的工厂制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77562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83516.X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双索提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该装置包括一组两根提升螺杆、穿接在提升螺杆上的提升千斤顶以及连接拉索索体与提升螺杆的双顶提升承力架,所述提升螺杆的前端通过提升后叉耳与双顶提升承力架连接;两根提升螺杆对称穿过双顶提升耳板的两侧,所述双顶提升耳板的前端通过提升销轴与钢结构耳板连接、后端顶接在提升千斤顶的前侧。本发明提升过程利用原有钢结构节点作为提升反力受力点,传力路线明确、合理,设计巧妙,不需要设计附加结构,比传统方式材料用量节省材料,同时安全可靠性高,尤其适用于多种规格的双索提升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953772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51248.4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单层双向正交索网的施工方法,涉及预应力空间结构施工技术领域,采用地面铺放索网,整体提升拉索的方法将拉索安装到位,即整体牵引提升,然后张拉锚固的方法:所有的承重索和稳定索在场地内铺放组装完成,然后利用液压千斤顶对承重索进行连续牵引提升,在索头到达环桁架锚固点时进行锚固,然后再进行稳定索张拉,直至拉索全部锚固完成,结构成形。该方法避免了大量满堂支架的搭设,大大节省了施工费用,低空组装提高了组装质量,高空作业量少,施工安全,且速度快,节省工期。相对于传统的张拉提升工艺高空业量减少60%以上,取消了支撑塔架等辅助设施,施工工期缩短50%,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324145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810303111.4
申请日:2008-07-25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G21/14
Abstract: 一种销纳偏差的钢结构安装接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如下安装步骤:步骤1、在已安装构件箱体内部牛腿处安装均匀分布的搁置挡块;步骤2、在已安装构件和待安装构件之间按照安装位置的理论设计长度预留后装段,待安装构件的上翼缘板延长至理论设计长度;步骤3,吊装待安装构件,直接搁置在已安装构件牛腿上;步骤4、将待安装构件的上翼缘板根据实际长度进行现场切割;步骤5、对后装段的底面后补板和两侧面后补板进行现场实测放样;步骤6、在高空焊接上翼缘板和其余三块后补板。本发明待安装构件仍然按照设计理论数据加工制作,构件安装定位简单,操作较简便。可以较大范围的适用钢结构构件轴向和扭转等偏差,可作为接口临时固定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01049670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710200608.9
申请日:2007-05-11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P17/00 , B23P23/00 , B23D33/00 , B21D1/00 , B21D37/16 , B23K9/02 , B23K9/095 , B23K9/235 , B23K33/00 , C21D9/50 , C21D11/00
Abstract: 一种厚钢板热加工及焊接方法,先在80~165mm厚钢板的切割线两侧各至少75mm的区域内采用加热板进行预热,当预热温度达到150℃以上时,切割出焊缝坡口,坡口切割完毕后,对厚钢板进行热矫正,热矫正温度为640℃,时间为20分钟,然后空冷;焊接前对焊缝坡口进行处理,去除切割面的淬硬层,直至露出原始金属光泽为止,在焊缝两侧各75mm区域内采用加热板进行预热,预热温度达到150℃以上后,进行焊缝焊接,焊接完成后进行后热处理,后热温度应控制在250~300℃,后热2小时后保温缓冷至环境温度。可有效控制厚板的焊接残余应力和焊缝裂纹,在不提高其淬硬倾向的同时,还保证焊缝冲击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522552U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20149124.4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双拉索双顶提升工装,包括一组两根提升螺杆、穿接在提升螺杆上的提升千斤顶以及连接拉索索体与提升螺杆的双顶提升承力架,所述提升螺杆的前端通过提升后叉耳与双顶提升承力架连接;两根提升螺杆对称穿过双顶提升耳板的两侧,所述双顶提升耳板的前端通过提升销轴与钢结构耳板连接、后端顶接在提升千斤顶的前侧。本实用新型提升过程利用原有钢结构节点作为提升反力受力点,传力路线明确、合理,设计巧妙,不需要设计附加结构,比传统方式材料用量节省材料,同时安全可靠性高,尤其适用于多种规格的双索提升的施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026846U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22477904.4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C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强稳定型腹板结构,包括:圆管柱设于弦杆和腹杆的一侧,弦杆中设有第一弦杆、第二弦杆和第三弦杆,腹杆中设有一组横向腹杆、一组纵向腹杆和一组斜向腹杆,所述第一弦杆、第二弦杆和第三弦杆从上至下依次垂直设置,横向腹杆中设有上横向腹杆和下横向腹杆,且两者设于第二弦杆和第三弦杆之间,所述纵向腹杆垂直设于第一弦杆和第三弦杆之间,并依次穿过第一弦杆、第二弦杆、横向腹杆和第三弦杆,第一弦杆和第二弦杆之间、第二弦杆和上横向腹杆之间、上横向腹杆和下横向腹杆之间以及下横向腹杆和第三弦杆之间均设有斜向腹杆,所述圆管柱设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安装,提高了腹板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760444U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20163810.7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固型滑移支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之间设有柱间支撑,且所述立柱的顶部设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上滑移梁,所述上滑移梁中设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上设有上滑移钢梁。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稳固型滑移支架,对整个滑移支架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大大的提高其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该滑移支架使用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柱间支撑中设有横向支撑柱和斜向支撑柱,所述横向支撑柱横向设于两立柱之间,所述斜向支撑柱两端分别设于横向支撑柱和立柱的连接节点处。所述横线支撑柱和斜向支撑柱的设置,让其不仅在横向方向对其进行了加固支撑,还通过斜向支撑柱对其纵向进行加固,提高立柱支撑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