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1334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409407.4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R2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9/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载火箭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方法,通过在运载火箭仪器舱内、外布置测点,采用分布式测量手段在单次模飞流程中同时获取运载火箭模飞流程中仪器舱内外的电磁辐射发射特征数据,大大的减少了模飞流程次数,从而降低了测量风险,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本发明方法可以利用实时频谱捕获及存储技术获取运载火箭模飞流程中的辐射发射,为航天器电磁兼容性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510737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510849158.0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箭测试系统,包括信号转接装置、多路复用开关模块、万用表模块、多功能板卡、继电器模块、控制器;将火箭的所有引出点均分为正负两路引出,通过软件配置选择接入测试系统的点;能够实现电压测试、电阻测试、电流测试、指令测试、链路信号功能测试以及数字量测试。本发明的火箭测试系统具有通用性好,测试灵活,覆盖全面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38836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674357.2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9/0814 , G01R31/001
Abstract: 一种狭小舱段内部电磁环境的表征和获取方法,首先对舱段内的电磁环境来源和电磁环境来源参数进行分析,确定舱段内的电磁环境;并判断每个敏感设备的被测区域空间满足测试条件,然后确定满足条件的敏感设备的测试项目,选择不同测试项目对应的传感器,构建电磁环境测试系统;最后利用构建的电磁环境测试系统,获取舱段内电磁环境测试数据;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采集和筛选,获得不同位置和时间舱内电磁环境分布情况,本发明中的方法可以全面、准确的表征航天器狭小舱段内的电磁环境分布情况,最大程度上满足了狭小舱段内部电磁环境表征和获取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244636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59494.9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舱内电场测量天线的转换系数计算方法,利用软件仿真的方法建立收发链路模型,并在测量天线包络上建立电场探针,模拟喇叭天线模型口面与测量天线模型口面之间不同距离条件下的收发链路模型,获取电场探针数值和测量天线端口电压数值,并对获取的数值进行拟合,获得电场探针数值和测量天线端口电压数值之间的关系曲线,最终获得测量天线的转换系数,该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实现了航天器舱内电场测量天线的转换系数的获取,与现有方法相比,大大简化了求解过程,缩短了求解时间,节约了求解成本,最大程度上满足了航天器舱内电场测量天线的转换系数计算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092404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911168473.1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地面移动式直击雷电防护系统,包括雷电监测预警系统、接闪装置、升降系统、接地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对特种车辆周围的大气电场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系统根据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监测数据启动相应等级的预警;并根据情况向升降系统和接闪装置发送上升或下降信号,向接地系统发送接地启动信号或结束接地信号;接闪装置:根据接收的信号向上竖立进入直击雷电接闪模式或向下折叠收起;升降系统根据接收的信号上升或下降;接地系统对移动过程中或者野外临时停驻条件下的特种车辆进行快速可靠接地或撤收。本发明可为特种车辆提供在移动过程中或者野外临时停驻条件下有效地直击雷电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098851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089247.4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任牧原 , 吴华兵 , 陈思阳 , 周萍 , 郭华栋 , 李帆 , 李云 , 陈志红 , 尹禄高 , 徐晓莉 , 姜铁华 , 吕长春 , 肖玥 , 石彦超 , 刘冠男 , 侯燕春 , 郗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芯特种线缆屏蔽效能测试方法,对受试多芯特种线缆进行裁剪,截取其中的一段作为被测线缆;单独以每一对双绞线或者所有单芯线作为测试对象,做如下测试:被测对象、匹配负载、被测线缆的屏蔽层构成内回路;被测线缆屏蔽层、电阻、同轴耦合管构成外回路,电阻的特性阻抗等于外回路的特性阻抗;将内回路测试输入端通过匹配电路连接至矢网分析仪输出端口;将同轴耦合管输出端连接至矢网分析仪输入端口,采用矢网分析仪测试获得被测对象的传递参数;计算得到被测对象的转移阻抗;根据被测对象的转移阻抗,计算被测对象屏蔽效能。本发明能够有效考核验证多芯线缆的电磁兼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27514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510857686.0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特种车辆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结合自然界雷电放电的实际情况,通过大电流和高电压模拟雷电击中避雷针的放电过程,对特种车辆及其内部电子设备的雷电防护情况进行试验考核,明确试验配置、流程、方法和波形参数,形成统一可执行的方法,解决目前缺乏标准方法参考的难题,可为特种车辆整车的雷电间接效应防护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527514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10857686.0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特种车辆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结合自然界雷电放电的实际情况,通过大电流和高电压模拟雷电击中避雷针的放电过程,对特种车辆及其内部电子设备的雷电防护情况进行试验考核,明确试验配置、流程、方法和波形参数,形成统一可执行的方法,解决目前缺乏标准方法参考的难题,可为特种车辆整车的雷电间接效应防护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201491014U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20170582.2
申请日:2009-08-0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载火箭遥外测地面测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传输微波信号装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型号火箭测量系统进行靶场测试、满足上述型号火箭靶场测试要求。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行传输链路和下行传输链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行传输链路包括光调制器、光解调器、信号合成器和信号分路器;信号合成器、光调制器、光解调器和信号分路器依次连接;下行传输链路包括信号合成器、光调制器、光解调器和信号分路器,它们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远距离微波信号低损坏传输的难题,为航天测控领域提出一种新型传输方案。本实用新型已经应用到某卫星发射中心的火箭发射中,避免了以往无线信号需要建设中继信号塔,节约了近千万建设费用,效益显著。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