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9172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77957.1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1K11/3206 , G01N21/41 , G01D5/353 ,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热失控的光学监测方法及光学监测装置,建立光纤环形腔计算模型,从而得到衰荡时间变化量与额外损耗之间的关系式;针对所述温度表达式中的温度进行优化;针对所述气体浓度表达式中的气体浓度进行优化;基于传统的光纤环形腔衰荡系统,使用两个光纤环来实现同一个系统,测量两个物理量,温度、气体浓度,使用光纤布拉格光栅来测量储能电池温度变化,使用经过处理的微纳光纤来进行储能电池热失控特征气体浓度变化,并且对于两组数据进行针对性优化,对于温度检测部分使用分解噪声来降噪进行处理,对于气体检测部分,使用吉布斯能来消除不同热失控气体之间的交叉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684279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13730.2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T17/20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混合气体灭弧性能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在对混合气体灭弧性能评估时,可以先确定待评估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测试模型,以及混合气体在预设温度范围中的多个物性参数曲线,接着可以利用混合气体测试模型将混合气体划分为多个计算域网格,并获取各个计算域网格的初始边界参数,然后可以基于各个物性参数曲线对每一计算域网格的初始边界参数进行迭代计算,直至计算结果满足预设结束条件,最后可以在根据迭代计算过程得到的计算结果生成参数动态变化图后对混合气体的灭弧性能进行评估,本申请将混合气体的初始边界参数的变化过程转换为参数动态分布图,可以直观查看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对混合气体的灭弧性能进行快速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840643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936795.6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混合气体燃弧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气体燃弧实验模块,用于模拟电弧开断过程;参量测量与记录模块,用于对气体燃弧实验模块模拟电弧开断过程中电参量数据、光参量数据以及零区特性参量数据进行测量与记录;信号源模块,信号源分别连接气体燃弧实验模块和参量测量与记录模块,用于向气体燃弧实验模块发送用于导通电路和气体燃弧实验腔体的触发信号,还用于向参量测量与记录模块发送用于触发设备工作的触发信号;数据计算模块,数据计算模块连接参量测量与记录模块,用于保存参量测量与记录模块得到的参量数据,并根据参量数据进行计算,以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混合气体燃弧性能测试结论。如此,可以提高测试结果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9920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52875.6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压电力设备高次谐波宽频测量线圈夹持装置,包括底座和活动设置在底座上的夹持移动结构;夹持移动结构包括移动机构和与移动机构连接的夹持转动机构;移动机构用于将待测量元件移动至夹持转动机构上;夹持转动机构用于将待测量元件夹持以及转动待测量元件以改变待测量元件的检测位置。该高压电力设备高次谐波宽频测量线圈夹持装置通过移动机构将待测量元件移动至夹持转动机构夹持,也通过夹持转动机构将待测量元件转动实现对待测量元件的检测位置进行改变,实现测量待测量元件过程的检测位置改变,提高测量效率,解决了现有柔性测量线圈制备的绕线夹持结构无法实现线圈绕线位置改变,造成制备柔性测量线圈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1161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64374.5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碳排放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计算变压器的制造环节中能源的使用量能够按照每个生产线进行监测的多种能源类型对应的碳排放量,得到第一碳排放量;计算制造环节中能源的使用量不能按照每个生产线进行监测的多种能源类型对应的碳排放量,得到第二碳排放量;计算第二碳排放量与平衡系数的乘积,得到修正后的第二碳排放量,并计算第一碳排放量和修正后的第二碳排放量的和,得到变压器在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总量;根据碳排放总量确定是否需要对变压器在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进行控制。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碳排放量的计算不准确导致的不能对碳排放量进行准确控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1511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250947.7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西部检修试验分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4 , G06F18/214 , G06F18/2411 , G06N20/10 ,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绕组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变压器。其中,该方法包括:对变压器的振动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后的振动信号;从多个特征提取维度对去噪后的振动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振动信号的多个特征值;将多个特征值输入至绕组状态评估模型,以利用绕组状态评估模型对多个特征值进行处理,得到变压器的绕组状态,其中,绕组状态评估模型是利用多组训练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得到的,多组训练数据的每一组均包括:特征值和与特征值对应的绕组状态。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变压器绕组状态评估时基于单一模式的特征提取和分析,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出绕组的运行状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8980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364505.5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光声光谱检测系统的噪声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包括初始化粒子、利用适应度函数计算每个粒子的适应度,将所述适应度中的最大值记,并将所述最优值对应的路径记为全局最优解;内插管消声器应用至光声池的进出气口,来抑制光声池进、出气口引入的噪声,从而提高光声信号检测极限灵敏度;此外,获得更好的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能力,且收敛到质量更好的最优解,能够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找到最优解。
-
公开(公告)号:CN11521943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1064408.6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IPC: G01N21/17 , G01N21/3504 , G01N21/39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声光谱的气体检测装置,设置有激光发射组件、第一光声池、声信号检测组件、信号放大组件、相位检测组件和可见光发射组件;激光发射组件的输出端对准第一光声池的入射端;声信号检测组件容置于第一光声池中,且其输出端与信号放大组件的输入端连接;信号放大组件的输出端与相位检测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相位检测组件的输出端与激光发射组件连接;可见光发射组件用于向第一光声池的出射端发射可见光。可见光发射组件向第一光声池的出射端发射可见光,可见光透过第一光声池后向激光发射组件传播,形成校准光路,根据校准光路调整激光发射组件和第一光声池的位置,实现检测光路的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11485871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80960.7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体光声光谱检测用光声池。本发明的光声池包括壳体、进气口、出气口、进光透镜、出光透镜以及至少一个光声反应模块,该光声反应模块包括声音传感器以及哑铃状的光声反应腔,光声反应腔包括两圆柱形腔体部分及双曲线形腔体部分,两圆柱形腔体部分之间连通双曲线形腔体部分,且关于双曲线形腔体部分的纵向对称轴对称,双曲线形腔体部分的中间位置处设置声音传感器,进气口连通一圆柱形腔体部分,出气口连通另一圆柱形腔体部分,进光透镜和出光透镜分别置于壳体两侧。本发明对现有光声池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出母线为双曲线的光声池,该光声池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品质因素得到一定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216501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1000918.8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外壳、管孔、内壳和内孔;外壳套设在内壳的外侧,外壳与内壳形成半包围结构,内孔内嵌于外壳与内壳之间,管孔贯穿外壳与内壳;内壳套设在电缆的外表面上,内孔卡嵌电缆的绝缘屏蔽层,管孔设置于电缆的绝缘屏蔽层与铝护套层之间;管孔与高压电缆内部电接触不良的修复装置中第一导液管匹配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内部电接触不良的修复装置,包括:增压气瓶、修复液储蓄瓶、修复液、第一导液管、余液收集器、真空泵以及上述的连接器。本发明能有效提升电缆的绝缘屏蔽层与铝护套间的电接触性能,降低了由电缆绝缘屏蔽层与铝护套间接触不良导致的电缆故障率,从而大大提高了该类缺陷电缆的运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