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76580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910069133.3
申请日:2009-06-04
Applicant: 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侵入式用电设备单元电流在线量测方法,用于电力系统负荷能耗分解与监测、用电分析、负荷节能、负荷预测和负荷建模,有如下步骤:在电力负荷入口处监测电压、电流信息,并判断是否有用电设备投入,如果没有则继续监测,如果有则转入下一步;记录用电设备投入前、后电力负荷的稳态电压、电流数据;对上一步所记录的数据进行谐波分析得到电流表达式;计算用电设备投入前后电力负荷稳态电流的差值;对上一步所计算的电流的差值进行单元化,得到用电设备的单元电流参数。本发明能够在不影响电力用户正常生产、生活的情况下得到其内部主要用电设备单元电流的参数,其更有利于非侵入式电力负荷分解的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02064537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82938.0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子互感器的单相接地故障判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变电站单相接地特征量检测装置和线路单相接地特征量检测装置采集单相接地特征量并组包上传给主站系统内的故障定位处理机;步骤2:主站系统内的故障定位处理机进行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本发明通过安装在变电站内的变电站单相接地特征量检测装置和安装在线路上的线路单相接地特征量检测装置采集单相接地特征量,然后通过主站系统内的故障定位处理机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单相接地区段的具体位置,还可以遥控远端开关进行单相接地的隔离与恢复处理,提高了单相接地判断的准确性,保证了配电网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效保护了电网设备和用电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2064537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010582938.0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子互感器的单相接地故障判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变电站单相接地特征量检测装置和线路单相接地特征量检测装置采集单相接地特征量并组包上传给主站系统内的故障定位处理机;步骤2:主站系统内的故障定位处理机进行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本发明通过安装在变电站内的变电站单相接地特征量检测装置和安装在线路上的线路单相接地特征量检测装置采集单相接地特征量,然后通过主站系统内的故障定位处理机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单相接地区段的具体位置,还可以遥控远端开关进行单相接地的隔离与恢复处理,提高了单相接地判断的准确性,保证了配电网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效保护了电网设备和用电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1576580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910069133.3
申请日:2009-06-04
Applicant: 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侵入式用电设备单元电流在线量测方法,用于电力系统负荷能耗分解与监测、用电分析、负荷节能、负荷预测和负荷建模,有如下步骤:在电力负荷入口处监测电压、电流信息,并判断是否有用电设备投入,如果没有则继续监测,如果有则转入下一步;记录用电设备投入前、后电力负荷的稳态电压、电流数据;对上一步所记录的数据进行谐波分析得到电流表达式;计算用电设备投入前后电力负荷稳态电流的差值;对上一步所计算的电流的差值进行单元化,得到用电设备的单元电流参数。本发明能够在不影响电力用户正常生产、生活的情况下得到其内部主要用电设备单元电流的参数,其更有利于非侵入式电力负荷分解的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01431238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151314.6
申请日:2008-09-12
Applicant: 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系统领域,涉及一种计及“N-1”准则的配电系统供电能力评估方法。步骤如下:(1)采集配电系统数据;(2)配电网络拓扑简化,得到联络信息;(3)主变互联关系分析,形成主变联络关系矩阵;(4)联络单元“N-1”分析;(5)综合(4)分析结果,得到主变最大允许负载率;(6)基于(5)分析结果求取系统最大供电能力。本发明突破传统基于潮流、迭代寻优的缺陷,考虑实际线路容量约束和变电站站内优先转带因素,基于“N-1”准则和主变互联关系一次性计算给出配电系统的最大供电能力,计算同时可找到网络瓶颈,可为配电系统优化与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5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68908.0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负荷的配电网规划策略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对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的配电网规划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分布式电源接入、不同场景储能以及可调节负荷特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行新型配电网典型规划策略优化;结合电力实际,对典型场景进行配电网规划策略的应用分析。本发明典型场景分析分析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与负荷特点,进行典型场景的配电网规划策略分析。分别是分析分布式电源影响的应用场景、分析电网侧储能影响的应用场景、基于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综合应用场景、新能源发电高渗透率配网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431238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151314.6
申请日:2008-09-12
Applicant: 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系统领域,涉及一种计及“N-1”准则的配电系统供电能力评估方法。步骤如下:(1)采集配电系统数据;(2)配电网络拓扑简化,得到联络信息;(3)主变互联关系分析,形成主变联络关系矩阵;(4)联络单元“N-1”分析;(5)综合(4)分析结果,得到主变最大允许负载率;(6)基于(5)分析结果求取系统最大供电能力。本发明突破传统基于潮流、迭代寻优的缺陷,考虑实际线路容量约束和变电站站内优先转带因素,基于“N-1”准则和主变互联关系一次性计算给出配电系统的最大供电能力,计算同时可找到网络瓶颈,可为配电系统优化与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1567559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10069134.8
申请日:2009-06-04
Applicant: 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一种非侵入式电力负荷分解的表格方法,有:离线统计各类用电设备的单元电流参数;根据电力负荷选取其主要用电设备类型;选定一个功率比例间隔组合出所有可能的电力负荷内部主要用电设备功率比例向量;离线求取这些功率比例所对应的电力负荷单元估计电流,形成功率比例和单元估计电流对应表;按照单元估计电流中参数的大小将单元估计电流和功率比例对应表细化成若干个子对应表;根据实测负荷电流参数大小,判断其所在的子对应表;在子表内找到与实测负荷电流最接近的负荷单元估计电流,得到负荷内部主要用电设备的功率消耗比例,实现负荷分解。本发明可有效减少负荷分解的计算量,用于电力系统负荷监测、用电分析、负荷节能、负荷预测和负荷建模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496965B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110383204.4
申请日:2011-11-28
Applicant: 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孤岛电网的柴油发电机供电与电池储能协调控制方法,其技术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1、系统负荷状态检测步骤:在孤岛电网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的系统负荷发生变化时,则转入下一步;2、柴油发电机启动停止控制处理步骤:如果柴油发电机出力与储能出力加和过高状态,则进行柴油发电机启机处理,如果柴油发电机出力与储能出力加和过低状态,则进行柴油发电机停机处理;如果经柴油发电机启动停止控制处理后孤岛电网系统仍不能稳定的运行,则转入下一步;3、负荷控制处理步骤。本发明实现了孤岛电网系统的内部协调控制,使得供电质量更好,可靠性更高,可对柴油发电机、储能等设备进行灵活的切投、充放,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377189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110383592.6
申请日:2011-11-28
Applicant: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 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 Y02E40/30 , Y02E4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风电场进行无功补偿优化配置及运行的方法,其技术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风电场的无功输出特性,在风电场中安装无功补偿进行装置并对无功补偿装置进行容量配置;(2)检测风机出口处及风电场并网点处的无功功率,对风电场进行静态无功补偿与动态无功补偿投切控制。本发明设计合理,实现了风电场的静态无功补偿与动态无功补偿结合运行,在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投入最优情况下,保证风电场与电网的无功功率,以而达到维持电网稳定的效果,提高了风电场无功补偿性能,降低了无功补偿设备投资,满足了风电场无功补偿的经济和技术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