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RISPR/Cas12a蛋白对基因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685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38379.1

    申请日:2021-09-06

    申请人: 吉林大学

    IPC分类号: C12Q1/6816 C12Q1/70 C12R1/9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RISPR/Cas12a蛋白对基因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方法。本发明利用目标病毒核酸与Cas12a、crRNA形成三元复合体,开启切割体系中的底物(即:ssDNA)。ssDNA是探针1和探针2上DNA1和DNA2的桥连互补序列。探针1和探针2是否被桥连可引起SERS信号的变化,即可知待检样品中是否含有目标核酸。利用特异性的crRNA可以实现对病毒核酸的准确快速检测。本发明将CRISPR@Cas12a与SERS技术结合最大的优势是避免繁琐的修饰制备过程,SERS探针可以长期稳定存在。该方法信号放大关键步骤发生在ssDNA的溶液相,而非纳米组装体的界面上,因此具有更稳定和更高反式切割效率,可保障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重复性,对疾病早期监测诊断与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对天然药物产物进行筛选和垂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0235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796203.6

    申请日:2021-07-14

    申请人: 吉林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1/6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对天然药物产物分子进行筛选和垂钓的技术方法,设计在体外可以模拟体内相关靶点正常生物功能的靶蛋白对(组),将其分别与金/银纳米粒子或磁珠微粒偶联,构建能够特异性识别作用于该靶点的中药活性成分的拉曼检测探针,并同时加入到待检测的天然药物产物中,靶向垂钓出特异性作用于该靶点的中药活性成分,并通过质谱或红外光谱等技术确认其分子结构信息,然后进行生物学活性验证。本发明首次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与天然药物产物库相结合,利用金属纳米粒子及磁珠微粒构建的拉曼探针,形成简单灵敏的中药活性成分高通量筛选方法。

    银/石墨烯量子点纳米酶、SERS检测试剂盒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884029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0154649.1

    申请日:2019-03-01

    申请人: 吉林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1/65 C01B32/19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石墨烯量子点纳米酶、SERS检测试剂盒及应用。所述银/石墨烯量子点纳米酶具有核壳结构,所述核壳结构中的核包含银,壳层包含石墨烯量子点,所述银/石墨烯量子点纳米酶的尺寸为7~15nm。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银/石墨烯量子点纳米酶作为SERS基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SERS增强能力。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细胞内原位SERS检测银/石墨烯量子点纳米酶催化试剂盒,用于检测癌细胞内过氧化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原位SERS检测银/石墨烯量子点纳米酶联免疫试剂盒,能够检测各种抗原、多肽或DNA等,尤其能够特异性识别检测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定向发射增强拉曼光谱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79175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110175876.6

    申请日:2011-06-28

    申请人: 吉林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1/65

    摘要: 本发明属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定向发射增强拉曼光谱的装置。在多层膜体系的一侧为介质层,另一侧为待测样品,多层膜体系中至少包含一层金属膜;激发光源发出的激发光从介质层沿SPR角入射到多层膜体系中,待测样品的拉曼信号被金属膜吸收后再次激发金属膜中的表面等离子体,这些携带拉曼信号的表面等离子体在介质层与多层膜体系的边界耦合发射,其发射方向也是沿着SPR角,待测样品的SERS信号用光谱仪采谱。与传统的SERS检测装置不同,本专利使得激发装置与检测装置位于多层膜体系的同一侧,被检测样品位于另一侧,这种装置增强了拉曼信号并且具有使仪器结构紧凑并简化检测步骤的优点。

    一种背面检测式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4407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54316.5

    申请日:2015-06-24

    申请人: 吉林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1/65

    摘要: 一种背面检测式有序结构银纳米冠阵列SERS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领域。该SERS芯片为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用聚合物复制阳极氧化铝模板(AAO)结构,获得具有与AAO表面结构互补的聚合物冠状阵列。在聚合物冠状阵列表面再构筑一层具有SERS活性的贵金属层,形成SERS芯片。由于这种制作工艺及选用的芯片材料,使芯片两侧具有不同的介质材料和表面粗糙度,我们通过实验和理论模拟都证明了该芯片必须采用背面检测的方式才能更有效的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并发生耦合,得到更强的SERS信号。

    一种长程表面等离子体激励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83507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10048305.6

    申请日:2011-03-01

    申请人: 吉林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1/6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通过长程表面等离子体方式激励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光谱方法。其首先在棱镜底面构筑缓冲层、金属层和保护层,构成长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RSPR)装置。然后将具有多层结构的LRSPR装置置于激光光源照射下,调整激光光源入射角度达到长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角。在这一特定的入射方向下,产生长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使得金属表面的电磁场增强,从而完成对样品层内的更深区域的被检测物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激励(激发)过程。因长程效应具有更深的穿透效果,使得在金属层表面构筑保护层成为可能。这样可将传感膜的材质从化学性质惰性的金、铂变成价格更为低廉、怕被氧化、增强效果更佳的银膜。这种基于长程SPR机理的SERS检测方法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与表面增强拉曼联合光谱测试仪

    公开(公告)号:CN1657914A

    公开(公告)日:2005-08-24

    申请号:CN200510016622.4

    申请日:2005-03-11

    申请人: 吉林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1/65 G01N21/31 G01N21/00

    摘要: 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与表面增强拉曼联合光谱测试仪属分析实验设备领域。主要结构有:激光光源21及可调整激发角度和偏振状态的测角仪和偏振片22构成光源系统1;由直角形或半圆形或半球形的棱镜23和具有SERS活性的基片24构成样品台2;由分光仪+CCD检测器组成的SERS信号检测系统;SPR信号检测器安装位置与光源系统1分居棱镜23两侧。本发明采用变角内反射谱方式检测SPR,同时在消逝场中对样品激发得到SERS谱,可以同步在共振增强角度下获得SPR谱和进一步增强的SERS谱,在暗背景下测量SERS信号可以获得更高的SERS检测灵敏度和信噪比。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液芯光纤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448742A

    公开(公告)日:2003-10-15

    申请号:CN03111550.0

    申请日:2003-04-24

    申请人: 吉林大学

    IPC分类号: G02B6/20 G01J3/44

    摘要: 本发明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液芯光纤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属激光拉曼光谱检测领域。液芯光纤由空心纤维1充入其内的液体样品5构成。在空心光纤1内表面形成有表面增强拉曼活性的修饰层2。空心纤维也可是双层结构,外层管壁3的折射率小于内层管壁4的折射率。检测时激发光6和拉曼散射光7在液体样品5内或内层管壁4中发生全反射。修饰层2的制作是,包括化学反应、超分子(静电、氢键作用、分子间相互作用)组装、光诱导纳米粒子沉积等方法。本发明无需对检测样品进行拉曼增强预处理,大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需用样品量极少,适合各种液体样品,特别是微量生物样品的测试。

    一种从混合组合化学分子库中垂钓活性小分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504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765591.1

    申请日:2021-07-07

    申请人: 吉林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1/65 G01N30/06 G01N30/8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联合高分辨质谱技术HRMS从组合化学混合物库中进行垂钓筛选活性单体成分或者活性成分组的方法,结合SERS和HRMS分析技术从小分子混合化合物群中垂钓筛选出基于靶蛋白的活性成分单体或活性成分组。该方法测量干扰小,假阳性低,所需样品量极微,信号强且灵敏度高,同时操作简便,可实现高通量筛选,化合物库可重复利用,为靶向药物筛选途径提供了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