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差速器原理的对称式双螺旋桨驱动装置的三体船

    公开(公告)号:CN102673765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92474.1

    申请日:2012-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H23/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差速器原理的对称式双螺旋桨驱动装置的三体船,包括主船体、螺旋桨、安装在主船体上的船舶主机、安装在主船体两侧的两个侧船体、差速器,差速器的输入轴连接船舶主机,差速器的传动半轴连接螺旋桨,螺旋桨有两个,第一螺旋桨通过第一螺旋桨轴安装在主船体和第一侧船体中间,第二螺旋桨通过第二螺旋桨轴安装在主船体和第二侧船体中间,两个螺旋桨相对于主船体对称安装。本发明能有效的降低螺旋桨运行时的振动噪声,节约动力装置运行的能耗,有效的提高三体船的灵活性和快速性。

    基于蓄能器原理的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400746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331322.0

    申请日:2011-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蓄能器原理的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双循环特殊蓄能器、恒压蓄能器;双循环特殊储能器分别连接增压器的涡轮和压气机,在双循环特殊储能器与涡轮之间安装排气阀,在双循环特殊储能器与压气机之间安装进气阀,发动机的排气管穿过双循环特殊储能器;双循环特殊储能器连接恒压储能器,恒压储能器连接汽车抱闸制动功能单元,液压油箱分别连接发动机、双循环特殊储能器、恒压储能器,液压马达安装在发动机、恒压储能器、液压油箱之间。本发明将热能直接转化为利用具有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较大等优点的液压油储存的液压能,使汽车尾气余热的回收与利用方式更加多元化。

    往复机械故障在线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62381B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0910073324.7

    申请日:2009-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往复机械故障在线诊断方法。它包括参数设置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故障判断模块、谐次记录模块、数据显示模块和数据保存模块。参数设置模块设置的参数接入信号采集模块,测量待测对象的扭振、压力、温度等信号,并判断电压信号是否在通道设置中的参数范围内;将采集到的信号中的扭振信号部分接入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FFT处理以及扭角的计算处理,除扭振信号外的其余信号直接进入下一个流程;数据分别进入谐次记录模块、故障判断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本发明可以根据扭振信号和其谱分析的结果以及缸压、油温、水温和排温参数对发生的故障进行类别判断。

    一种ORC余热回收系统的管内强化传热元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82661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97280.8

    申请日:2025-02-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余热利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ORC余热回收系统的管内强化传热元件结构。本发明通过螺旋扭带将管内流体进行分割,使流体沿着扭带扭旋方向做螺旋运动;通过螺旋扭带与扭旋片的螺旋方向相反,形成逆向螺旋剪切流,增强湍流扰动,降低热边界层厚度;通过在扭旋片轴向两侧表面沿螺旋轨迹开设倒三角形的齿槽,优化局部漩涡生成,降低流动阻力。本发明通过分层扰流结构对管壁区域流体进行扰动以减薄边界层,加快热量在流体与壁面之间的传递速度,进而显著的改善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本发明可以直接适配现有的ORC系统标准换热管,无需定制化改造,成本低且安装使用便捷。

    一种高灵敏度LVDT传感器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877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54959.1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灵敏度LVDT传感器,涉及LVDT传感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外壳组件、连接杆、铁芯、骨架、初级线圈、第一次级线圈和第二次级线圈;所述骨架嵌套设置于所述外壳组件内,所述铁芯沿着长度方向能够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骨架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铁芯的一端,另一端自所述外壳组件中伸出;所述初级线圈、所述第一次级线圈和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绕于所述骨架外;所述铁芯内设置有贯通两端的内孔。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提高LVDT传感器测量灵敏度。

    一种位移与速度集成式传感器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657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69984.4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位移与速度集成式传感器,结构新颖合理,直线位移测量部分基于LVDT传感器原理,直线位移测量部分和速度无源感应部分刚性连接以确保运动的同步性,基于此设计,能够同时对被测物位移与速度进行直接观测,主要适用于对直线伺服控制需求较高的场合,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因微分速度计算引起的波动问题以及速度相位滞后问题。位移采用LVDT原理进行测量,速度通过无源感应原理进行测量,传感器整体采用串联式结构,使用径向充磁的环形永磁体以及导磁杆构成速度测量杆,无需提供外部激励信号还可以有效约束主磁通,可减少漏磁并减少其对速度增益参数的干扰,增加了传感器的测量准确性。

    一种全可变配气装置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15115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23627.4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可变配气装置的结构,包括凸轮轴、摇杆、推杆、气阀,凸轮轴上安装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进气凸轮与摇杆前侧杆端的滚子相配合,排气凸轮与摇杆后侧杆端的滚子相配合,摇杆绕着固定在气缸体的第一销转动,推杆的一端与摇杆通过销连接,推杆的另一端与上摇臂、下摇臂通过销连接,上摇臂与下摇臂绕着固定在气缸上的第二销转动,上摇臂与下摇臂的一侧安装气门套筒,气门套筒固定在气阀的顶端。本发明设有储能弹簧装置,可以在气阀开启过程中提供适当阻尼作用,减小重力惯性对气阀运动的影响,同时气阀开启过程中储存的弹性势能在气阀关闭时释放利于气阀的关闭,为驱动装置的换向起到促进作用,加快了切换配气工况的速度。

    一种电液全可变配气执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94244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910393529.7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液全可变配气执行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液压活塞、液压系统;液压活塞包括上壳体、下底板、活塞杆,上壳体固定在下底板上,上壳体里设置相通的上柱状油腔、下柱状油腔,活塞杆安装在下柱状油腔里,活塞杆的下端部伸出至下底板外部,并与气阀阀杆顶部始终相接触,上壳体里开设高压油口和第一低压油口以及第二低压油口,第一低压油口通过第一开关阀连通油箱,第二低压油口连通油箱,高压油口连通液压系统。本发明较原有执行器相比其体积更小、结构得到大为简化、同时降低了加工难度,能够实现配气参数的实时闭环控制,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一种电液全可变配气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27329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710580553.2

    申请日:2017-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液全可变配气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发动机气阀技术领域,电液全可变配气装置包括缓冲控制阀、升程控制阀、低压油箱、过滤器、液压马达、蓄能器、溢流阀、电磁换向阀、电液全可变配气执行器、电子控制系统和油管等附属部件;在全可变配气执行器上,有高压油口、升程控制油口、缓冲控制油口、缸体节流口以及A、B、C、D、E五个液压腔,通过控制这5个腔内的液压油的压力,实现发动机气阀的开启以及落座等动作;通过改变两位三通阀、升程控制阀、缓冲控制阀的得失电时刻就可以改变发动机气阀开启的相位、升程,实现气阀升程和相位的柔性调节以及气阀开启的持续期,从而实现气阀运动的全可变。

    一种大流量高频电磁阀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67875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93536.7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流量高频电磁阀,取消了传统电磁换向阀的复位弹簧,由两个电磁线圈控制电磁阀换向。电磁阀两组回油口使阀芯在阀芯稳定在左右位极限位置时受到的稳态液动力始终相等。开关阀在处于开启状态时,左右两组回油口的开口量相等;电磁阀在关闭时,左右两组回油口的油封长度相等。开关电磁阀阀芯在运动到左右极限位置时,电磁线圈可以断电,阀芯依靠剩磁力与顽磁力保持在极限位置,使开关阀保持开启或者关闭状态。本发明通过阀体端盖的盆底止座结构与线圈骨架与阀芯之间的漏磁提高阀的动态响应;利用剩磁力使阀芯保持在极限位置的同时,突破原始开关电磁阀开启时间或者关闭时间的限制。本发明的响应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