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53610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76373.8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引入负电阻输入管结构的轨至轨运算放大器提供了一种引入负电阻输入管结构的轨至轨运算放大器,包括带有负电阻结构负载的输入级电路、共源共栅放大电路和共源放大电路,输入级电路用于将信号传递到共源共栅放大电路,同时在输入对管的一端接入负载,则输入级可以提供放大功能,共源共栅放大电路用于将由输入级传递来的信号进行放大,再传递给共源放大电路,最后输出,本发明能够实现在输入输出电压轨至轨的基础上利用输入管的改进结构实现更高的增益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197425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610151099.0
申请日:2006-12-05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有机光电三极管、制作方法及用途,近年来,有机薄膜三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有机二极管的研究,已从有机小分子半导体材料扩展到导电共扼高聚物,并把焦点集中在器件的物理机构和改善器件的性能以达到实用化水平上。本发明的组成包括:铝蒸发膜构成的栅极,所述的铝蒸发膜栅极两侧具有有机半导体的酞菁铜薄膜,两者之间形成肖特基壁垒,源极和漏极采用与酞菁铜蒸发膜成欧姆性接触的金蒸发膜,所述的酞菁铜采用镧系金属配合物的双核酞菁、稀土金属配位的三明治结构酞菁、16氟取代的酞菁锌,位于所述的铝蒸发膜栅极上侧的酞菁铜薄膜膜厚度为60-80nm、位于所述的铝蒸发膜栅极下侧的酞菁铜薄膜膜厚度为120-140nm,铝蒸发膜栅极厚度为17-22nm。本产品用于光电传感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44450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298537.2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监测铜离子/细菌双参量光纤传感装置及实现方法,它包括ASE光源、光纤耦合器、传感单元、铜离子/细菌容纳装置、光电转换器、信号处理模块。本发明专利通过光纤进行传感,利用法珀腔原理,使ASE光源发出的光在法珀腔中产生干涉光谱,通过对干涉光谱的检测,测量铜离子/细菌,并且通过信号处理模块,实现数字输出,达到可以在计算机上显示的目的。本发明降低了传感单元的尺寸,增加了传感的灵敏度,降低了不同参量的交叉影响,实现了同时监测铜离子/细菌的目的。同时可以在主机上输出,实现了对铜离子/细菌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43271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02617.0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1K11/32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基于SPR的D型光子晶体光纤温度传感装置及方法,由宽带光源、偏振器、变温箱、D型光子晶体光纤、单模光纤、光谱分析仪和计算机组成;光纤温度传感器位于变温箱内,变温箱由输入值控制箱内温度;D型光子晶体光纤侧面抛光表面涂覆Ag和Ta2O5薄膜,薄膜上再次涂覆温敏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与D型光子晶体光纤熔接的单模光纤、涂覆Ag和Ta2O5薄膜以及温敏材料的D型光子晶体光纤一起构成所述一种基于SPR的D型光子晶体光纤温度传感装置的探头。利用SPR传感机制,将温度的变化转换成可测量的损耗峰的变化,实现温度传感,具有灵敏度高、设计灵活、结构紧凑、稳定性强等优点,在温度监控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44595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579371.8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5F1/5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F1/5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电源抑制比低温漂带隙基准电压源,包括:偏置电路,运算放大器,启动电路,预调节电路,温度补偿电路和带隙基准核心电路。偏置电路,用于给运算放大器提供直流偏置电流;二级运算放大器的设计,用于钳制带隙基准源的电位降低温漂系数;启动电路的设计,用于使带隙基准源摆脱简并点状态;预调节电路的设计,用于使带隙基准源摆脱电源电压的直接供电,提高输出电源抑制比;温度补偿电路的设计,用于降低整体电路的温度漂移系数;带隙基准核心电路采用电流模电压基准结构,用于降低带隙基准源的输出电压。本发明的带隙电压基准源引入预调节电路结构,并进行高阶温度补偿,与传统带隙基准源相比有着更高的电源抑制比和更低的温漂系数,可适应高精度的工作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196489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0610151098.6
申请日:2006-12-05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1N27/414 , H01L51/00
Abstract: 有机薄膜三极管传感器、制作方法及用途,近年来,气体和气味分析的有机气体传感器和感应器阵列的使用已经吸引的很多研究者的关注。本发明是通过测量有机三极管传感器工作电流的变化,实现特定气体微量的测定的有机三极管传感器。有机薄膜三极管传感器,其组成包括:铝蒸发膜构成的栅极,所述的铝蒸发膜栅极两侧具有有机半导体的酞菁铜薄膜,两者之间形成肖特基壁垒,源极和漏极采用与酞菁铜蒸发膜成欧姆性接触的金蒸发膜,所述的漏极为多孔的金电极,所述的漏极和酞菁铜之间具有有机气体敏感膜。
-
公开(公告)号:CN1897321B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610067520.X
申请日:2006-02-2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L51/05
Abstract: 亚微米厚度有机半导体薄膜三极管,涉及一种有机半导体材料为主体制作的亚微米厚度有机半导体薄膜三极管。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研究的有机薄膜三极管主要是采用OTFT结构。本发明的亚微米厚度有机半导体薄膜三极管,其组成包括:玻璃基板(1),玻璃基板上具有金(2)、酞菁铜(3)、铝(4)、酞菁铜(5)、金(6)的层状结构复合层,铝膜的厚度为20±10nm,酞菁铜的厚度上层为70±5nm,下层为130±5nm。本产品用作有机的甚至是软体衬底的显示器,随着高性能新型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开发,本产品可用作高速、高电流密度特性的三极管,可以用于有机显示器、液晶面板的驱动单元,电子标签,有机集成电路芯片等更广泛的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7473850U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21681044.0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设计提出了一种投射式的交通灯系统,用于解决在恶劣天气(雾霾,大雪等)情况下,是驾驶者无法清楚的识别前方的信号灯。常规的人行道指示灯,在行人过马路时,很难发现人行道指示灯的变化,同时驾驶者在车内也很难发现人行道指示灯的变换情况。该系统包括:交通灯控制网络、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按键控制电路、交通灯、投射式交通灯和投射式行人指示灯。本实用新型可解决恶劣天气给驾驶者带来的问题,同时方便驾驶者的驾驶安全并保障了行人安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398032U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20529312.2
申请日:2013-08-2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H59/00
Abstract: 基于光子晶体的RF-MEMS开关,涉及一种RF-MEMS开关,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RF-MEMS工作频率范围固定,信号传输过程中回波损耗较大,对信号有较强干扰,降低开关工作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硅衬底、二氧化硅层、两个Al电极、介质层、金属电极和传输线;二氧化硅层完全覆盖在硅衬底的上表面上;二氧化硅层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覆有一个Al电极;金属电极为n型,金属电极的两端安装在Al电极的上表面上;介质层覆在二氧化硅层的上表面的中间;二氧化硅层和介质层的中间覆有传输线;介质层为光子晶体结构,包括Si3N4介质层和SiO2介质层,两种介质层并行交替排列。本实用新型用于RF-MEMS开关。
-
公开(公告)号:CN206210073U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21153731.0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8B2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例公开了一种电子防驼背装置,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成本高,操作复杂,装置不便携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超声波测距装置对使用者背部上下两个封装圆盒与后方椅背或墙壁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主控中心对数值进行计算,当数值差大于一定数值时,主控中心判断使用人的背部弯曲程度较大,此时主控中心控制震动模块持续震动提醒使用者调整坐姿,进而达到预防驼背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反应灵敏,安装方便,成本低廉,体积小巧,便于携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