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降压型子模块的模块化多电平拓扑的可调节不连续调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43639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0920451.X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降压型子模块的模块化多电平拓扑的可调节不连续调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在一个开关周期内轮流导通子模块的两个开关管,使得子模块相臂电感电流负半周截止。为了克服半周期调制下由于本拓扑环流的存在而导致的桥臂电流过零点畸变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将最大桥臂电流纹波的一半作为阈值与桥臂电流采样值作比较得到使能信号,再与双极性PWM调制信号经过逻辑与门得到开关信号,因而能在桥臂电流过零点附近形成最小的开关信号重叠通道用于同时开通或关断开关管。本发明提高了逆变器转换效率和功率密度,同时提高了拓扑可靠性,可调节不连续调制减小了子模块开关损耗,消除了电流过零点畸变,提高了输出电能质量。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LLC变换器输出电压优化方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963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86387.5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的LLC变换器输出电压优化方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谐振变换器的观测输出电压输入至扩展状态观测器;将参考输出电压输入至跟踪微分器,跟踪微分器输出平滑电压跟踪信号和电压变化率估计值,和扩展状态观测器的输出做差得到第一误差信号和第二误差信号;将第一误差信号和第二误差信号输入至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器,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器输出误差积分信号;误差积分信号和和扩展状态观测器的输出做差后再除以稳定系数,得到开关频率控制量;扩展状态观测器和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器中的参数,以及稳定系数,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得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提升LLC谐振变换器的抗扰动能力。

    基于储能的多风电机并联的虚拟惯量控制方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095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03572.2

    申请日:2024-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的多风电机并联的虚拟惯量控制方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控制第一虚拟惯量和第二虚拟惯量之间的容量比例,第一风电机系统和第二风电机系统的有功按照容量比例进行相应的分配:引入下垂系数,建立第一风电机系统和第二风电机系统之间的无功功率误差函数;构造用于解耦风电机系统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虚拟阻抗;在系统受到扰动振荡时,实时调整第一风电机系统和第二风电机系统的下垂系数,并对多风电机并联系统进行无功分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于整体系统中的单风电机储能系统的虚拟惯量、虚拟阻尼和下垂系数进行控制和调整,克服由于低惯量和欠阻尼所带来的系统振荡问题,保证整体系统的电压与频率的稳定性。

    基于优先级排序的MMC子模块电容均压控制方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15719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77550.1

    申请日:2024-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优先级排序的MMC子模块电容均压控制方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各个子模块进行对应的优先级分组,得到多个子模块组;将子模块组进行优先级排序,从高至低逐个将子模块组纳入高级组合,直到高级组合中的子模块总数大于或等于半桥臂中投入的子模块的数量,将高级组合中优先级最低的子模块组的优先级作为标准优先级;在第二控制周期中,将优先级高于标准优先级的子模块组投入,将优先级低于标准优先级的子模块组切出;标准优先级的子模块组中,筛选投入的子模块和切出的子模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控制子模块电容电压平衡的前提下,降低子模块的开关频率和子模块电容电压排序计算次数,从降低开关损耗和总体控制复杂度。

    有限状态机的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压器控制方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10993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600462.7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限状态机的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压器控制方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所述变压器原边包括上桥臂和下桥臂,每个桥臂包括多个级联的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包括相互并联的开关管和电容,上桥臂和下桥臂的耦合点与地之间输出电平,变压器副边为H桥;由输出的电平等级,确定对应的子模块导通或关断状态的子模块状态组合;确定在电平等级切换时,环流实际值相对环流参考值的环流变化程度;根据子模块状态组合,选择在电平等级单调切换过程中,特定子模块动作次数在预定次数之内的子模块导通或关断顺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有限状态机的设计,确定控制子模块投切时环流实际值情况,实现子模块电容电压的平衡,和抑制原边环流振荡。

    用于2N+1型单相MMC的改进型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6056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1199964.5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2N+1型单相MMC的改进型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加入了电容电压平均值与参考值的比较,如果平均值大于参考值,则表示需要增加子模块投入的数量。相反,如果平均值低于参考值,则表示投入的子模块应该减少。使得电容电压在不修改代价方程的情况下稳定在参考值上。此外,使用该方法,在每个滚动优化过程中,遍历的选项减少到最多6种。

    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两级直流母线协调控制方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2268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0986521.9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两级直流母线协调控制方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变换器原边和副边的电容电压值进行离散化,建立电力电子变压器能量传输状态方程;在变换器的采样时间内,对移相占空比的取值进行划分,根据能量传输状态方程,结合瞬时有功功率,计算变换器电容储存能量的预测值;以电容储存能量的预测值和参考值之间的差值建立能量代价函数,取能量代价函数输出值最小时的移相占空比,用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控制。采用上述方案,兼顾多段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实现储能总量合理的、动态的分配给高压和低压两侧共同承担,解决高压和低压直流侧电压剧烈波动的问题,同时系统动态响应的速度很快。

    有限状态机的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压器控制方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1099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00462.7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限状态机的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压器控制方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所述变压器原边包括上桥臂和下桥臂,每个桥臂包括多个级联的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包括相互并联的开关管和电容,上桥臂和下桥臂的耦合点与地之间输出电平,变压器副边为H桥;由输出的电平等级,确定对应的子模块导通或关断状态的子模块状态组合;确定在电平等级切换时,环流实际值相对环流参考值的环流变化程度;根据子模块状态组合,选择在电平等级单调切换过程中,特定子模块动作次数在预定次数之内的子模块导通或关断顺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有限状态机的设计,确定控制子模块投切时环流实际值情况,实现子模块电容电压的平衡,和抑制原边环流振荡。

    基于双降压型子模块的模块化多电平拓扑的可调节不连续调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43639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0920451.X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降压型子模块的模块化多电平拓扑的可调节不连续调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在一个开关周期内轮流导通子模块的两个开关管,使得子模块相臂电感电流负半周截止。为了克服半周期调制下由于本拓扑环流的存在而导致的桥臂电流过零点畸变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将最大桥臂电流纹波的一半作为阈值与桥臂电流采样值作比较得到使能信号,再与双极性PWM调制信号经过逻辑与门得到开关信号,因而能在桥臂电流过零点附近形成最小的开关信号重叠通道用于同时开通或关断开关管。本发明提高了逆变器转换效率和功率密度,同时提高了拓扑可靠性,可调节不连续调制减小了子模块开关损耗,消除了电流过零点畸变,提高了输出电能质量。

    一种提高同步调相机惰速并网成功率的惰速点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11382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0633489.9

    申请日:2019-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同步调相机惰速并网成功率的惰速点整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调相机启动初期,在启动励磁回路的配合下通过SFC静止变频系统拖动调相机启动,当转子转速1.05倍额定转速时,测量调相机与电网侧的相角差,通过相位差测量值判断能否并网,如不能并网,则继续提升转速至下一个惰速点,再测量相位差判断能否并网,重复该过程直至能够成功并网;之后切开SFC静止变频系统,调相机进入惰速状态,同时励磁系统切换至主励磁回路,通过准同期装置并入电网。本发明大大提高在调相机惰速并网方式下的并网成功率,减少因并网失败再启动造成的资源浪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