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9196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76845.9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激光点云技术的变电站导线带电距离校验方法及装置,包括步骤:根据待校验线路的设计参数以及位置信息建立三维模型;根据所述位置信息采集与所述待校验线路对应的点云数据;匹配所述点云数据以及所述三维模型,并根据所述设计参数验证所述点云数据,得到验证结果。通过待校验线路的设计参数以及位置信息建立三维模型,以及根据位置信息采集与待校验线路对应的点云数据生成点云模型,再通过将三维模型与点云模型进行匹配,通过三维模型中的设计参数自动识别出带电导线,并结合带电导线的点云数据对带电导线之间的间距进行判断,获得带电导线之间的实际间距,可以有效避免对非平行导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判断问题,验收结论更加客观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90748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67172.3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碳排放测算的输变电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设备经济成本,包括设备生产成本、设备运输成本、安装成本、运行维护成本以及报废成本;S2:根据各环节的碳排放量计算设备碳排放成本;S3:基于所涉及的设备、材料与碳排放量,结合项目时间,计算项目全过程的风险成本,包括现货市场风险成本以及碳市场风险成本;S4:耦合设备经济成本、设备碳排放成本和风险成本,构建输变电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综合成本模型;S5:利用构建的全生命周期综合成本模型评价输变电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该方法以全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了输变电设备的碳排放量,有利于更全面地评价输变电设备的综合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93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43488.6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抑制输电铁塔上输电导线风雨激振的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输电导线上设有多个带有椭圆环的短护套,用于破坏输电导线上原有的水路,使得输电导线表面水膜形态变得紊乱,阻碍水膜周期性流动,导致输电导线表面产生的周期性变化的气动力发生不能形成,进而抑制输电导线的大幅振动。椭圆环能够破坏输电导线表面上原有的水路,使得输电导线表面水膜形态变得紊乱,阻碍了水膜周期性流动,导致输电导线表面产生的周期性变化的气动力发生不能形成,进而抑制了输电导线发生风雨激振。
-
公开(公告)号:CN11569641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50483.1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4W24/04 , H04W52/02 , H04W72/0446 , H04W74/08 , H04W8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物联网设备无线组网方法,提供了“窄带无线组网+增强宽带远距离传输”分段配置通讯方案,就地监控装置与节点通信装置采用窄带通讯,适用于变电站工程中电气设备安装监测传感信息的统一汇聚采集以及各个单元的无线组网;接入节点装置与监控后台之间采用增强宽带通信,不仅满足复杂环境下信号远距离传输的可靠性要求,同时满足信号高速传输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555934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332513.3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混组合装配式主变压器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垫层、组合筏板和组合支墩,复数个组合筏板呈矩阵分布在混凝土垫层上;组合支墩的数量为组合筏板数量的一半,每个组合支墩分别与两个相邻的组合筏板相对应,组合支墩位于组合筏板的上方,组合筏板相互之间、组合筏板与组合支墩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组合筏板采用分体式工厂预制,体积较小,减小运输成本、提升运输的效率;同时模块化安装,灵活适用于不同主变设备的需要,施工安装灵活,解决了浇筑引起的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的问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施工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减少施工工序,提升了现场作业的效率和施工质量,大大减少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8270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50353.3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格构式构架结构的风荷载与风致效应评估方法及系统,从复杂格构式构架结构中获取多个典型节段,并为每一典型节段建立典型节段模型,先基于不同的横向、竖向以及前后间距对多个典型节段模型进行多天平同步测试风洞试验,得到各个典型节段模型的基底剪力,根据其得到风荷载信息,根据各个典型节段模型的风荷载信息计算多质点自由度模型的荷载谱,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结构的荷载谱,然后对复杂格构式构架结构进行风致效应评估,得到风振系数,从局部到整体、从模型到实际结构对复杂格构式构架结构的风荷载与风致效应进行评估,考虑了复杂格构式构架结构的结构特性,从而实现了有效的复杂格构式构架结构的风荷载与风致效应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5021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01671.8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福建建工装配式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柱脱模翻转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于安装在受力柱体上,受力柱体为混凝土预制柱距离翻转吊点最远的一端与翻转吊点之间的部分,包括安装架以及在安装架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受力臂和第二受力臂;第一受力臂的两端以及第二受力臂的两端均设有接点组件;在安装时,第一受力臂和第二受力臂均与受力柱体平行,第一受力臂和第二受力臂通过各自的接点组件分别可拆卸设置于受力柱体在水平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面的下半面上,下半面为受力柱体在水平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面上落入受力柱体的中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下方的部分。本发明在控制施工成本的同时,有效防止高长细比的混凝土预制柱在脱模翻转时发生过度变形或开裂。
-
公开(公告)号:CN1180379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768634.7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孪生应用变电站的逻辑模型构建方法及终端,确定变电站逻辑模型的架构信息,根据架构信息使用基于语义化的XML配置文件建立变电站逻辑模型,对变电站逻辑模型进行数字化建模,得到变电站全站逻辑模型,即利用基于语义化的XML配置文件能够更好地描述变电站的组件和逻辑关系,实现了变电站逻辑模型的快速构建和更新,从而灵活且高效地构建逻辑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89248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685660.3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30/10 , G06F119/08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构件在电力火灾场景下耐火能力的校验方法与终端,通过能量等效的计算方法,将电力火灾曲线和HC火灾曲线下的既定的耐火时长转化为ISO‑834标准耐火曲线下的等效曝火时间;根据所述等效曝火时间,基于承载力法和临界温度法对待检钢构件进行耐火能力校验,以调整钢梁防火保护层厚度;本发明将电力火灾曲线和HC火灾曲线下的既定的耐火时长转化为ISO‑834标准耐火曲线下的等效曝火时间,进而依据ISO‑834标准耐火曲线下的能力校验方式,对待检钢结构进行耐火能力测试,实现了更加简化的电力火灾下钢构件耐火能力的计算,解决了目前电力火灾曲线和HC火灾曲线下钢构件的防火保护计算不完善,防火保护计算过程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21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74993.6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储直流微电网的出力调度方法及终端,收集光储直流微电网的历史光伏发电数据,利用历史光伏发电数据对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通过训练得到的模型进行未来光伏发电量的预测。通过以光储出力的方差最小为目标,以光伏和储能系统的出力范围为约束建立光储优化控制模型;基于预测得到的发电量通过蜻蜓优化算法获取光储优化控制模型的最优解,根据最优解得到对应的出力调度计划,其中蜻蜓优化算法引入了佳点集原理,通过佳点集原理生成初始种群,能够使蜻蜓优化算法中的粒子初始分布更加均匀,提高算法的搜索速度。以此方式,能够降低光伏发电波动性对微电网中站用负荷的影响的同时,保证调度控制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