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7541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93367.4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321 , G06F18/214 ,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储能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步骤为:S1:以天为采样单位,以小时为采样间隔,采集供电系统的历史负载数据、供电系统的运行数据以及环境数据,构建历史数据集;S2:构建基于数据分析的负载预测模型,并通过历史数据集对负载预测模型进行训练;S3:根据训练好的负载预测模型对供电系统的负荷进行预测;S4:对一天中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进行预测;S5:对储能系统可靠性进行评估;并根据储能系统可靠性执行对应的决策。本申请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构建负载预测模型,通过对用电负载进行预测,并对储能系统可靠性进行评估,既保证了储能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又节约了燃油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2913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40741.X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92 , G06F18/23213 , G06F1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强化学习的氢光风储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氢光风储耦合能源系统;利用策略推荐算法输出对应的能量管理动作策略集;建立能量管理优化决策模型;利用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优化求解得到最佳能量管理动作策略;对氢光风储耦合能源系统中的能源产生、存储和输送进行调度。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氢光风储耦合综合能源系统能量管理决策方法,可以利用神经网络储存强化学习的策略集来解决传统强化学习的维度爆炸问题,并引入经验回放机制和目标网络机制来提升算法性能,可有效克服光伏发电对系统运行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实现整个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09689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986825.4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机‑电压频率支撑型构网变流器并联供电系统的同步稳定提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属于电力系统输配电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广域测量系统采集接收故障期间同步发电机与构网变流器之间的角度差,利用该角度差调节构网变流器的电流注入相位角,使用改进的频率控制策略后,变流器可以“加速”并尝试在故障期间与同步发电机保持同步,增加了故障期间同步发电机的等效阻尼,降低了故障期间同步发电机的等效惯量。此外,本发明提出的协调限流策略可以与暂态稳定提升控制模型相结合,以增加故障系统的电磁功率,减小系统在故障发生后的加速面积与极限切除角,从而提高暂态稳定性裕度,在实际工程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63289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68085.X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变流器‑发电机级联并网拓扑的功率支撑控制方法,包括:建立开绕组永磁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与新型分布式并网发电拓扑中变流器‑发电机‑电网间的电压矢量关系;根据所述变流器‑发电机‑电网间的电压矢量关系,分析发电机停转与同步运行两种工况下的系统功率流;针对发电机停转工况,根据所述系统功率流,采用功率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矢量控制策略;针对发电机与电网同步速运行的工况,根据所述系统功率流,采用基于源网相位差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本发明方法通过对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进行建模以及系统功率流矢量分析,实现了发电机稳定同步运行以及储能与发电机输出功率的解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15481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14462.3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 H02J3/38 , H02J3/00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面向省内新能源消纳的储能电站容量规划方法,涉及储能应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新能源发电出力的概率分布函数集合;步骤二:建立鲁棒机会约束规划模型;步骤三:求解分布鲁棒规划模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为提高新能源消纳提供了一种储能电站容量规划方法,该方法以降低系统年新能源弃电率为目标,提出一种采用分布鲁棒优化方法的新能源储能装置容量优化配置方案,与传统的处理不确定因素的随机规划和鲁棒优化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03191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502324.6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储能二次调频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以平衡储能电站的双向出力能力为原则,根据每一个储能电站的充放电效率计算其对应的六个SOC阈值,根据六个SOC阈值划分五个SOC区间,计算出五种SOC区间内全部储能单元所能共同承担的充放电功率;根据某一时刻区域电网的指令要求,结合不同SOC区间的充放电能力,确定当前时刻五种SOC区间的充放电优先级以及唯一需要应用优化算法分配功率的SOC区间,对于其余四种SOC区间,不需要应用算法分配功率;对于当前时刻需要应用优化算法分配功率的SOC区间,根据不同的SOC区间选择不同的功率分配算法。在保障多储能电站双向出力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减小二次调频的总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01474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52154.2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支撑型储能变流器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包括:分析虚拟阻抗的变化规律,并将其引入主动支撑型储能变流器的无功‑电压环中;根据虚拟阻抗和内电势计算得到调制电压并形成控制储能变流器功率管开通和关断的信号;利用锁相环提取电网电压的实时相角;以实时相角为轴定向,在低电压穿越期间,计算对应的频率补偿量,同时计算内电势与电网电压之间功角的最小值以及内电势q轴分量的最小输出值;以实时相角为轴定向,在电网电压恢复后,计算对应的频率补偿量和电压补偿量;将所述的频率补偿量和电压补偿量分别引入到主动支撑型储能变流器的有功‑频率环和无功‑电压环中,得到新的频率电压参考值,从而形成闭环负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1594029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22317.2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与风电集群协同主动支撑的调频系数整定方法,包括:根据系统频率响应模型,计算包含储能电站与风电集群输出有功功率的系统频率响应表达式、最大频率偏差和最大频率变化率;根据当前时刻下各个风电机组的输入机械功率‑转速曲线,将其进行分段拟合后得到各个风电机组输入机械功率‑转速曲线的近似数学表达式,再结合系统频率响应表达式,构建风电机组的转速变化预测模型;根据系统频率响应表达式和预测模型,构建储能电站与风电集群协同主动支撑的调频系数优化模型,将最大频率偏差最小设置为优化目标,将最大频率变化率限制、出力限制和转子转速限制设置为约束条件,循环迭代得到储能电站与风电集群各自的调频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6960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66484.0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运维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分布式电源功率注入的电网协同优化运行方法,本发明结合了遗传算法、电网模拟模型与控制模型,旨在实现电网的高效、稳定运行,通过遗传算法对分布式电源功率注入方案进行全局优化,得到满足电网约束且目标最优的功率注入方案。同时,利用电网模拟模型对方案进行模拟评估,提升其实用性,控制模型则根据实时电网状态和任务要求,快速调整功率注入方案,并应用于实际电网,本发明提高了电网的调度灵活性,促进了分布式电源的高效利用,降低了电网运行成本,增强了电网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278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67054.0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运维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判断电网无功功率振荡振源的方法,通过获取电网无功功率振荡相关历史数据、发电机励磁调节器控制信息及电网运行状态参数,利用聚类分析技术建立镜像测试空间组,并为每个空间匹配适合的判断模型进行测试。通过复制任务至多个测试空间并行处理,本发明能够高效筛选出符合预设电压波动范围的匹配结果,从而准确确定电网无功功率振荡振源。最后,生成执行参数并发送至设备端进行调整,有效减少了判断过程中的电压波动和设备损耗,显著提高了电网供电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