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6485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938540.9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三种水稻细菌性病害的多重PCR检测引物及其应用,属于分子检测技术领域。用于三种水稻细菌病害的多重PCR检测引物,包括用于检测水稻茎腐叶枯病菌的引物、用于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的引物及用于检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引物。应用方法如下:提取待测样品的DNA作为模板,利用多重PCR检测引物进行PCR反应,取PCR反应扩增产物进行检测,若存在三条DNA条带,分子量分别为463 bp、162 bp和945 bp,则证明所述的待检测样品中含有茎腐叶枯病菌、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本发明的应用方法相较于单一特异性引物检测,可同时检测一种、两种或三种病菌,具有准确、快速、简单易操作等优点,可以在病害侵染初期鉴定出病原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72575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0940019.9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两种水稻细菌性病害的双重PCR检测引物及其应用,属于分子检测技术领域。用于两种水稻细菌病害的双重PCR检测引物,包括用于检测水稻茎腐叶枯病菌的引物与用于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的引物;其应用方法如下:提取待测样品的DNA作为模板,利用双重PCR检测引物进行PCR反应,取PCR反应扩增产物进行检测,若存在两条DNA条带,分子量分别为910 bp与162 bp,则证明待检测样品中含有茎腐叶枯病菌与白叶枯病菌。本发明的应用方法可以在病害侵染初期鉴定出病原物;可用于田间调查和植物产品的检测,对控制两种水稻细菌性病害的大面积爆发和跨区域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体系的建立也为其他病原物的检测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32606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547671.5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IPC: B64D1/18 , B64U10/16 , A01M7/00 , B01F31/40 , B01F35/33 , B64U101/45 , B01F1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剂自稀释式喷洒无人机,涉及药剂喷洒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喷头和搅拌筒,外壳的下表面与喷头的上端面相转动连接,搅拌筒的上端面与外壳的下表面相固定连接,药剂添加组件,药剂添加组件设置在外壳内,用于向搅拌筒内增加药剂,稀释水添加组件,稀释水添加组件设置在外壳内,用于向搅拌筒内增加水,药剂调量组件,药剂调量组件设置在外壳内,用于调节向搅拌筒内增加药剂的量,搅拌组件,搅拌组件设置在外壳内,用于搅拌搅拌筒内的稀释药剂,旋转喷洒组件,旋转喷洒组件设置在外壳内,用于带动喷头转动喷洒药剂,解决了在大面积喷洒时,药剂容易发生沉淀,并且不容易控制总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67995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195992.7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IPC: A01N63/22 , A01N43/653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为一种包含解淀粉芽孢杆菌WHIG菌剂和丙硫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应用;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WHIG菌剂和丙硫菌唑的质量配比为80:1‑1:8。本发明利用生物‑化学协同防治策略,综合了生防菌剂和化学杀菌剂的优点,既能减少化学药剂的施用量、提高生物防治的稳定性,又能延缓病原菌对化学药剂抗药性的产生,达到有效控制病害的效果,组合物表现为显著的增效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49714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229055.9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生炭疽菌RPA检测的特异性引物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引物设计获得了针对果生炭疽菌RPA检测的特异性引物,并且建立了基于RPA的检测体系、试剂、试剂盒。本发明的果生炭疽菌RPA检测体系与其他常见病原菌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检测灵敏度达到10pg/μL,不需要PCR仪等热循环设备,操作简单,尤其适合在基层或者实验条件不足的实验室进行果生炭疽菌的快速检测,对果生炭疽菌的早期检测和口岸检验检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11471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490906.7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为一种包含解淀粉芽孢杆菌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解淀粉芽孢杆菌WHIG菌剂和氟唑菌酰羟胺;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WHIG菌剂和氟唑菌酰羟胺的质量配比为100:1‑1:10。本发明利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既能减少化学药剂的施用量、提高生物防治的稳定性,又能达到有效控制病害的效果,组合物表现为显著的增效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72575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0994939.9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IPC: C12Q1/689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LFD‑RPA技术检测桃细菌性穿孔病菌的引物、探针、试剂盒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的引物基于桃细菌性穿孔病菌的ftsx基因序列设计;所述的引物的上游引物XAP‑F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引物的下游引物XAP‑R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的探针Probe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利用待测样品的研磨液进行LFD‑RPA检测,根据LFD试纸条的条带确定待测样品是否含有桃细菌性穿孔病菌。该技术摆脱了传统分子检测对高值仪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依赖,实现对桃细菌性穿孔病菌的快速检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