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2136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30614.X
申请日:2025-02-06
Applicant: 冀凯河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冀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体硬度探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探测岩体硬度的锚杆钻车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锚杆钻车,包括锚杆钻车本体,锚杆钻车本体上设有钻进单元,以及设置在钻进单元上的随钻参数监测单元;数据处理模块,被配置为用于获取随钻参数并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得到岩体硬度和炮孔间距,实现现场岩体爆破效果优化;本发明能够实现基于随钻参数可以实现岩体硬度的随钻快速探测,提高探测效率;根据岩体硬度确定不同爆破等级子区域的炮孔数量和间距,对不同子区域的炮孔间距优化,指导现场爆破设计,避免炮孔设置过多或过少的问题,从而优化爆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961716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0918675.9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岩体性质与劣化特征随钻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装配取芯钻头的数字钻探装备对待评价岩体开展数字钻探试验,获取所述待评价岩体的随钻参数和所述随钻参数对应的响应特征;根据所述待评价岩体的随钻参数对应的响应特征,确定所述待评价岩体的完整性系数计算公式;利用数字钻探装备开展地下工程围岩数字钻探试验,基于所述完整性系数评价围岩的完整程度;根据所述待评价岩体的完整性系数、劣化系数和等效强度,建立劣化性质随钻评价模型。采用本申请可进行岩体强度与完整程度的原位准确测试,实现岩体性质与劣化特征随钻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4594220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02294.2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动力灾害模拟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包括主体装置、动力加载装置、切顶释能装置、吸能控制装置和智能监控系统,主体装置包括模型体,模型体内设有巷道、采煤工作面、巷道顶板和采煤工作面顶板,动力加载装置包括近域冲击组件和远域冲击组件,近域冲击组件、切顶释能装置和吸能控制装置均设置于模型体的内部,远域冲击组件设置于模型体的外侧,切顶释能装置用于切断采煤工作面顶板,吸能控制装置用于支护巷道,智能监控系统用于监控动力加载装置、切顶释能装置、吸能控制装置。本发明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与模拟,真实还原煤矿现场动力灾害发生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32045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44490.4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矿井动力灾害分类控制方法,所述分类包括,矿井局部动力灾害为岩爆,近域动力灾害为冲击地压,远域动力灾害为矿震。针对岩爆动力灾害,提出了开挖补偿控制方法,采用抗冲吸能材料,具有可施加高预应力、恒阻吸能和高强让压特性,采用巷道光面爆破、煤壁钻孔卸压和围岩松动爆破等围岩卸压控制方法。针对冲击地压和矿震动力灾害,提出了开采补偿控制方法,采用抗冲吸能材料与爆破预裂切顶、瞬时胀裂切顶和密集钻孔切顶等切顶卸压控制方法。通过工程现场监测评价,实时优化设计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灾害分类控制方法,对于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54781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436788.5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动力灾害高预应力吸能控制设计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安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巷道围岩钻进过程中的随钻参数和目标支护构件的性能参数;根据随钻参数,确定巷道单位长度对应的围岩积聚能量;根据性能参数,确定目标支护构件的最小能量吸收量;根据巷道单位长度对应的围岩积聚能量、目标支护构件的最小能量吸收量、预先存储的巷道单位长度其它支护构件的能量吸收量、预设安全系数、预设的动力灾害发生临界能量和预设的巷道断面支护长度,确定巷道单位长度内目标支护构件的设计参数。采用本发明可以降低煤矿动力灾害发生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13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0614.X
申请日:2025-02-06
Applicant: 冀凯河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冀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体硬度探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探测岩体硬度的锚杆钻车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锚杆钻车,包括锚杆钻车本体,锚杆钻车本体上设有钻进单元,以及设置在钻进单元上的随钻参数监测单元;数据处理模块,被配置为用于获取随钻参数并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得到岩体硬度和炮孔间距,实现现场岩体爆破效果优化;本发明能够实现基于随钻参数可以实现岩体硬度的随钻快速探测,提高探测效率;根据岩体硬度确定不同爆破等级子区域的炮孔数量和间距,对不同子区域的炮孔间距优化,指导现场爆破设计,避免炮孔设置过多或过少的问题,从而优化爆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29549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111649777.7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体多场耦合旋切钻进测试装置与方法。该岩体多场耦合旋切钻进测试装置包括外部框架、应力渗流施加系统、温度施加系统、钻机系统和控制监测系统。轴向液压油缸向岩体试件施加轴向围压,液体进入容水腔后对岩体试件施加侧向围压,液体穿过渗透薄膜对岩体试件施加渗流场;温度施加系统用于对岩体试件施加温度场;钻机系统穿过预留孔对岩体试件进行旋切;控制监测系统处理钻杆系统的钻进数据,该岩体多场耦合旋切钻进测试装置能够有效还原现场岩体所受的应力、渗流和温度环境,可以随钻获取岩体在应力场、渗流场和温度场多场耦合作用下的钻进参数,从而得到岩体的等效抗压强度、粘聚力、内摩擦角和弹性模量。(56)对比文件Hongke Gao.Relationship between rock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digitalcore drilling parameters and its forecastmethod.Int J Coal Sci Technol.2021,605-613.刘厚彬.川西硬脆性页岩力学特征及井壁稳定性研究.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燃科学版).2019,60-67.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0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957987.0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数字岩石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工程开挖补偿设计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围岩控制领域,包括高预应力设计、扩散方式设计和耐久性设计,得到开挖补偿设计方案;建立预应力数值计算模型,计算预应力值;根据预应力值确定预应力施加方式和受力载体形成高预应力设计;选择护表构件,建立地下工程围岩数值模型,得到护表构件不同布置形式下围岩力学参数;根据围岩力学参数建立综合评价指标,确定最优护表构件布置形式;建立围岩和支护构件数值计算模型,确定传力范围,形成扩散方式设计;选择锚固方式,进行承载力测定;根据支护构件恒阻吸能效果测定试验得到恒阻吸能性能;根据支护构件复合受力性能测定试验得到抗扰动性能,形成耐久性设计;保证了围岩控制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8858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578535.2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工程勘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岩体抗拉强度随钻测试方法与系统,获取室内岩体钻进测试中的随钻参数;获取常规抗拉强度;控制所述钻进速度和转速不变,获取实时钻进压力、切削扭矩和切削能量数据,并建立抗拉强度与对应的实时参数的关系模型;控制钻进压力和转速,获取实时钻进速度、切削扭矩和切削能量数据,并建立抗拉强度与对应的实时参数的关系模型;根据所有关系模型中确定的拟合系数,得到相应的权重系数;建立抗拉强度预测模型,得到预测结果。本发明通过建立抗拉强度和随钻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利用拟合系数建立基于抗拉强度权重系数的预测模型,此方法可用于现场岩体原位测试,提高测试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8595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468368.0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智矿安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天勤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相似材料自动成型装置及制作系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自动成型装置和制作系统,自动成型装置包括反力承载组件、智能加压组件和成型组件;其中,智能加压组件包括与反力承载组件固定连接的直线加载源,所述直线加载源通过压头板连接多个压头;成型组件包括对应于压头下方的组合模具,所述组合模具与托盘卡接。制作系统包括自动筛分装置、自动拌和装置、自动成型装置、试件检测装置。本发明能够保证同一组试件的均匀性,提高配比试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制作效率高、成型效果好、试件离散性小、可拆卸、操作便捷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