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5426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22673.7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H01M10/44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策略的优化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充电策略的优化方法包括:根据锂离子电池充电发热与传热的计算公式构建锂离子电池的电热耦合模型;基于PID温度控制算法对锂离子电池的电热耦合模型进行仿真优化得到锂离子电池充电策略;对锂离子电池充电策略进行实验验证。本发明可以保证电池温度不超过热安全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找到最大充电电流边界,实现了基于热安全约束的锂离子电池充电策略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94761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25851.2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G06T7/13 , G06T5/00 , G01F23/2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位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液体容器的红外图像;基于预设图形和所述红外图像进行目标区域提取,得到目标区域图像;将所述目标区域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得到目标区域对应的边缘检测图像;基于多个预设检测线对所述边缘检测图像进行灰度筛选,得到各所述预设检测线对应的液位像素点;基于各所述预设检测线对应的液位像素点对所述红外图像进行绘制,得到液位分界线。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红外图像进行目标区域提取,可减少目标区域以外图像内容的干扰,方便后续处理;通过多个液位像素点进行绘制液位分界线,方法简单高效,进而提高了液位检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84238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57226.X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G01R31/389 , G06N3/126 , G01R31/367 , G01R31/378 , G01R31/37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阻抗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至少两个初始正弦信号组成电池激励信号,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初始正弦信号的相位分布均衡,基于预设阻抗幅值以及预期响应幅值设置所述电池激励信号的激励幅值,根据所述电池激励信号测取待测电池的电池阻抗。本发明实施例在对待测电池测量阻抗之前,分别对叠加前的电池激励信号的相位和幅值进行优化,解决了由于简单叠加正弦信号带来的峰峰值过大以及电池线性度一致性较差的不足,可以提高电池阻抗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2578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51945.0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G01R31/389 , G01R31/36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的测量系统,用于对待测电池进行测量,电池的测量系统包括:信号转换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信号转换模块包括电压信号输入端和电流信号输出端,电压信号输入端接入电压激励信号,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将电压激励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并通过电流信号输出端输出,以激励待测电池产生响应信号;信号处理模块用于采集电压激励信号和待测电池产生响应信号并进行处理;其中,信号转换模块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单元、第二运算放大单元、第三运算放大单元、功率放大电路和第一电阻。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助于提升电池的测量系统的驱动能力,从而满足大容量小阻抗的待测电池的阻抗谱测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82598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15776.2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H02J3/00 , H02J3/28 , G06F18/23 , G06F18/2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微电网的电能质量调节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交流微电网内的预置检测点反馈的电气检测数据,在所述电气检测数据未满足预设质量条件的情况下,对多个非关键负荷节点进行聚类,以得到多个聚合负荷群,根据预设的距离选择概率,从所述多个聚合负荷群中筛选出参与所述交流微电网的电能质量调节的聚合负荷群作为负荷治理群,通过所述移动储能子系统对所述负荷治理群中的至少部分所述非关键负荷节点重新分配功率,以使所述电气检测数据满足所述预设质量条件,解决了相关的电能质量调节技术,难以及时地对故障进行发现和处理,容易导致故障事故扩大化,造成变电站供电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电能质量调节技术的故障检测与快速响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35898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35103.8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故障定位系统,该系统包括:光纤、宽带光源、两个偏振补偿装置、探测器、第一波分复用器、第二波分复用器、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光纤与交流电缆同沟相伴铺设;宽带光源设置于光纤的第一端,用于从光纤的一端向光纤内发送测试光;偏振补偿装置用于对测试光进行偏振补偿后反射回光纤中;探测器设置于光纤的第一端,用于接收偏振补偿装置反射回来的测试光,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供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的处理和分析。本发明实现对交流电缆的绝缘情况的实时监控和绝缘故障的定位,达到了变电站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880807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1167400.0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段直流电源母线带降压硅链开路保护系统,包括第一段直流电源母线、第二段直流电源母线和降压硅链开路保护双向DC/DC装置,所述降压硅链开路保护双向DC/DC装置包括监控单元、双向直流变换器和控制单元,所述监控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双向直流变换器,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跨接在第一段直流电源母线与所述第二段直流电源母线之间。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某段直流母线降压硅链开路导致控制母线供电异常时,双向直流变换器立即启动并向故障段母线供电,从而保障直流母线供电的连续性,达到两段直流电源母线互相备自投不间断供电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87987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914258.0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组在线放电维护装置及方法,涉及直流电源的技术领域,包括系统监控器、充电机、电池巡检仪、开关和有源逆变模块;开关分别与有源逆变模块的直流端口、蓄电池组连接,有源逆变模块的交流端口和交流电网连接。当蓄电池组满足在线放电维护条件时,系统监控器下发放电维护所述蓄电池组的指令;当接收到所述指令时,充电机控制输出电压低于蓄电池组的端电压,开关闭合,有源逆变模块导通,使所述蓄电池组向交流电网和直流母线放电。实现蓄电池组的自动在线维护,大大降低成本。同时,蓄电池放电时的放电能量回馈给交流电网,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8336430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374556.5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蓄电池在线核容放电控制装置,包括集中监控单元、主控制器单元、逆变器单元1、逆变器单元2和蓄电池;其中集中监控单元与逆变器单元1进行数据交互,逆变器单元1与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集中监控单元与主控制器单元进行数据交互,主控制器单元与逆变器单元2进行数据交互,逆变器单元2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逆变器单元2同时接入交流电网。本发明不需要退出即可进行核容放电,对放出的电量合理的利用,操作简单不需要人工到现场干预。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1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40993.5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nventor: 温志豪 , 温皓涌 , 简志超 , 韦雅琳 , 林文慧 , 邱育义 , 黄小荣 , 李崇仁 , 李肖莎 , 李绍良 , 黄洪钊 , 欧阳玲 , 陈志伟 , 范建 , 刘健达 , 任燕 , 孙丽君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于均衡谐波脉冲的蓄电池智能运维装置,所述蓄电池智能运维装置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包括多个串联的电池组,蓄电池智能运维装置包括:有源脉冲发生模块,用于产生原生态谐波脉冲;人机交互模块,用于输入应用场景指令;均衡谐波共振模块,包括谐波共振电路,谐波共振电路与所述有源脉冲发生模块电连接,并与所述多个电池组一一对应连接,谐波共振电路用于根据原生态谐波脉冲生成均衡谐波脉冲,并将所述均衡谐波脉冲发送给所述电池组;控制模块,与均衡谐波共振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连接,控制模块根据人机交互模块输入的应用场景指令智能选择对应的应用场景和工作模式。本申请可实现不同应用场景和工作模式的自动切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