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59286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711116725.7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2接线方式的输电网动态重构方法,包括搭建电网实时方式或待研究方式下的拓扑结构及参数模型,评估所关注片区电网独立成片运行的能力及风险;评估片区电网构成电磁环网运行的收益及存在风险,分析解决电磁环网风险所付出的代价;分析变电站内3/2接线的配串方式,为解决电磁环网风险问题提供动态重构方案;考虑正常方式供电可靠性及事故方式存在风险,综合决策该片区电网运行方式优化安排方案及电网动态重构建议。在事故方式下避免了潮流在电磁环网内发生转移,不会造成低电压等级设备过载或系统稳定性破坏,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546775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710930377.0
申请日:2017-10-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直流电压控制特性的三相并网MMC稳态模型及建立方法,提出了并网MMC的dq旋转坐标系中的等效模型,以此为基础,分析了MMC的静态特性,分析了不同参数及幅度调制比下MMC的输出直流电压增益特性,指出MMC存在电感主导和电容主导两个在幅度调制比全范围内变化均能稳定的工作模式,而介于两种模式之间,系统电压增益方程存在极点,研究了MMC的输入功率特性,分析了电感主导模式和电容主导模式下系统直流电压下的工作范围,证实了并网MMC在一定条件下,低直流电压工作的可行性。本发明用于分析三相并网MMC在稳态时的物理特性,用系统的微分方程合并与矩阵变换简化了模型,为并网MMC的控制做了铺垫。
-
公开(公告)号:CN10880873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28864.6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并网MMC的控制范围的分析方法,包括:建立并网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等效模型;将三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等效模型变换为同步坐标系下的等效模型;按照目标规则将同步坐标系下的等效模型变换为MMC稳态等效模型,其中,目标规则为:变换矩阵的初始相位与调制函数的相位相同,同步坐标系下的等效模型中的各个电感短路、各个电容开路,交流等效电阻Rsac的阻值为0;根据MMC稳态等效模型进行控制范围的分析。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使得对MMC进行控制范围的分析时更加方便。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三相并网MMC的控制范围的分析系统,具有相应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155641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380063.4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考虑直流输电系统启动顺序和恢复过程的系统恢复方法。该方法首先考虑在黑启动条件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解锁方式、直流启动方式、直流启动条件的问题,针对直流输电系统的特性,进行直流启动优先级指标的重新建立;其次,在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建立直流输电系统参与的系统恢复模型,以优化直流输电系统参与系统恢复过程,在系统恢复过程中的提升直流功率。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启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对电力网络稳定性的影响,对多个可启动的直流输电系统进行排序,能够进一步加快电网恢复速度,得到较优的发电机启动顺序,避免在启动过程中出现系统再崩溃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7910887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380075.7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6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考虑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参与的黑启动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建立网络连接模型计算各支路权值与最短加权路径,通过判断直流有效惯性常数和换流母线处的短路容量是否满足直流系统启动条件以简化启动过程;建立启动优先级指标以及黑启动恢复优化模型计算最优潮流值,根据计算结果是否收敛判定启动方式,最后更新该电力网络的数据参数,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电力网络中所有待启动发电机均启动成功。该方法充分考虑启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对当前电力网络的影响因素,以较为简便的方式快速判断是否可以启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保证电力系统稳定的情况下,加快了电力网络的黑启动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67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13383.7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16 , Y02E40/34 , Y04S10/525 , H02J3/24 , H02J3/16 , H02J2003/0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电力系统紧急状态辅助控制方法。具体为收集电网运行数据,检测故障后STATCOM所在节点频率、电压,计算频率及电压变化率,判断暂态失稳类别。当电力系统发生频率主导的暂态失稳,采用STATCOM吸收无功功率、降低部分节点电压从而减小系统有功缺额的方式提升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若无功功率调节需求超出STATCOM的无功容量范围,最大限度投入STATCOM并采用其他紧急控制措施配合STATCOM无功调节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本发明提高STATCOM的利用效率,兼顾了紧急控制方法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7730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0722700.6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接入电网后的短路电流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通过对有光伏接入的电网进行等值,得到电网等值模型,根据光伏低穿特性及电网等值模型,给出光伏接入位置与系统侧、故障侧短路电流的对比关系,从而评估光伏接入电网后对短路电流变化趋势的影响。本发明能够指导考虑光伏接入的有源电网的工程设计,降低光伏接入对电网短路电流及相关保护的影响,有利于实际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36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79874.4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源荷预测误差及突变的电网无功电压控制方法。首先进行电网数据初始化并构建基于逆变器的分布式电源和软开关的有功、无功、有功损耗及容量约束条件,其次构建日前调度阶段的常规调压设备、基于逆变器的分布式电源、软开关的协调优化目标函数,结合约束条件采用基于k‑means场景缩减的随机分析给出输出配置。再由前述优化结果和预测偏差,构建日内控制阶段的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滚动优化控制目标函数,确定基于逆变器的分布式电源、软开关的输出方案。最后由前述优化方案和发电突变,采用自主控制算法确定实时控制阶段的基于逆变器的分布式电源、软开关的电压无功调度优化,以缓解因分布式电源间歇性等因素带来的电压升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58638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810693187.6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中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的最优调节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先通过对风电机组和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进行优化,得到二者最优的装机容量分配,再基于第一次优化的结果,对风电机组和储能系统在电网系统中的位置进行优化,最终确定电力系统装配的风电机组组与电池储能系统的最优装机容量,且在优化过程中,考虑了多个影响风电机组接入电网的因素,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大规模风电机组接入对配电网安全与配电质量的影响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964491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710936117.4
申请日:2017-10-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PC: H02M7/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并网MMC的直流电压控制特性分析方法,是在严谨数学推导的前提下,以采用电力电子器件建立的满足数学关系的并网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等效静态模型为基础,分析直流电压控制的可能性以及大致范围。特征在于简化了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接入电力系统运行后的分析,且明确指出了可以进行直流电压控制主要与电感Lsac与电容Cac的值有关。电感Lsac与电容Cac值不同,则系统处于不同的模式,则在不同模式下满足不同条件时,直流电压控制可行,同时确定了直流电压控制的范围,推动了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