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8178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764420.7
申请日:2021-07-06
申请人: 华南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B29C33/38 , B29C64/10 , B29C51/08 , B33Y10/00 , H01M8/1039 , H01M8/106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用三维图形表面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3D打印和热压印工艺;其中3D打印工艺用来打印精密图形热压印模具,热压印工艺用来制备具有三维图形的高比表面积质子交换膜。热压印模具原料采用高硬度聚合物材料,克服了传统基于金属模具的制备工艺缺陷。热压印工艺采用上下两层缓冲层结构,具有一步压印成型的特征。本发明制备成型的表面图形结构的质子交换膜具有高比表面积,可以提供快速质子传输通道并扩大燃料电池膜电极的三相边界,从而提高燃料电池的输出性能。具有该表面图形结构的质子交换膜能够有效改善氢燃料电池的水管理,实现高性能、长寿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1520039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55694.4
申请日:2022-06-29
IPC分类号: F28D15/04 , H01M8/040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高温均热连接体,其包括:均热板和多根均热肋条,均热板设有毛细吸液芯、相变传热工质、蒸汽腔体、支撑块和均热板壳;多根均热肋条设置于均热板的板表面,相邻均热肋条形成气体流道,均热肋条内部设置有毛细吸液芯、相变传热工质、蒸汽腔体,毛细吸液芯为相变传热工质提供流动通道,促进液体回流,通过相变传热工质的气液相变原理将电堆内部高温区域的热量传输至低温区域,实现快速热交换。
-
公开(公告)号:CN11478432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25722.1
申请日:2022-03-07
申请人: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氢机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8/04029 , H01M8/04007 , H01M8/04302 , H01M8/04701 , H01M8/24 , H01M8/246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所述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电堆、超薄均热板、水冷模块、保温加热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燃料电池电堆的双极板上设置有插槽,所述超薄均热板的导热段嵌于插槽内,相邻两块超薄均热板的控温段分别与冷却模块和保温加热模块连接。所述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利用超薄均热板的均温特性及复合相变材料储存潜热的特性,配合控制模块实现对燃料电池电堆的高效热管理。本发明提出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具有系统可靠灵活、电池温度分布均匀稳定、热量调控高效节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3674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05623.X
申请日:2022-01-28
申请人: 华南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B29C64/129 , B33Y10/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为LCD光固化3D打印机动态背光分布实时计算方法与光源模组,包括在LCD入光面上构建一个二维辐照度分布网格,构建LED调光块功率与子辐照度分布网格一一对应的数据库,获取待打印模型的切片图像数据,将切片图像分区,使得每一个切片图像的分区对应LED背光源阵列中的一个LED调光块,根据分区内像素的灰度信息计算LED调光块的初始功率,得到各LED调光块的实际功率,将各子辐照度网格拼接在一起,计算LED背光源阵列的总体辐照度分布情况。本发明通过实时计算LED背光源阵列中LED调光块功率变化时的LCD入光面辐照度,最终得到LED背光源的总体辐照度分布情况,可以降低3D打印机能耗、提升打印精度,实现多灰度和高均匀度打印。
-
公开(公告)号:CN11280299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0204662.0
申请日:2021-02-24
申请人: 华南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H01M4/134 , H01M10/052 , H01M10/05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曲面锂片负极的锂金属电池,包括电池壳体,电池壳体内设有隔膜,隔膜两端分别连接于电池壳体中部,隔膜与电池壳体一端之间设有第一容腔,隔膜与电池壳体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二容腔,第一容腔内设有电极片,电极片抵接于电池壳体一端,第二容腔内设有电池负极,电池负极两端分别抵接于隔膜与电池壳体另一端,电池负极由曲面锂片制成,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内均填充有电解液,电极片和电池负极分别浸润于电解液。曲面锂片延展了电池负极SEI膜的面积,有效减少了枝晶生长,SEI膜不易破裂。能够始终保持电解液浸润,增强了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增加了锂离子迁移路径,有利于维持锂金属电池的电池容量和循环效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63579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1175361.1
申请日:2020-10-28
申请人: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H01M8/04089 , H01M8/04119 , H01M8/0402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堆双循环的燃料电池系统。该系统包括氢气循环供气模块、空气循环供气模块、冷却模块及双电堆,氢气循环供气模块与双电堆连接;空气循环供气模块与双电堆连接;冷却模块与双电堆连接。氢气循环供气模块使用喷射器和引射器为双电堆提供氢源,无需氢气循环泵等组件,具有无源、高效和可靠性高等特点。空气循环供气模块采用独特的空气循环方案,由双空压机供气,采用同一分水器‑加湿器为双电堆提供氧气,可提高燃料利用率、快速循环提供氧气及降低由于缺氧造成的催化剂性能下降导致电堆性能衰退。冷却模块用于燃料电池双堆的散热、保温等提供保障。该系统能为整车提供动力来源,解决整车对燃料电池系统实现长寿命、高效率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41054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37842.0
申请日:2021-05-18
申请人: 华南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552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H01M10/657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散热系统,包括:电池模组、散热组件及水冷散热模块,电池模组包括壳体和若干电芯单元,电芯单元放置在容纳腔内,各电芯单元通过串联或者并联成组,并通过壳体封装成型,散热组件包括若干阵列设置的横向热管和若干阵列设置的纵向热管,各横向热管和各纵向热管组合形成有安装区,电池模组安装在安装区,各横向热管和各纵向热管内设置有散热工质,横向热管与水冷散热模块连接,电池模组在充放电过程中内部及电极附近的热量先通过纵向热管快速传递至电池模组底部,再通过横向热管传递至水冷散热模块进行散热,有效解决电池模组内部热量聚集问题,降低电池模组侧壁和电极附近温度,提升电池模组温度均匀性和散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1006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83459.9
申请日:2021-05-27
申请人: 华南理工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平面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激光热熔法在微孔滤膜上形成电极图案;将导电材料沉积在所述电极图案上,形成图案化电极材料层;将所述图案化电极材料层转印到基底上,得到平面电极。本发明的平面电极结形状可控,易于实现多组微型超级电容器的串并联,满足为微型柔性多功能电子设备供能的需求,且制备过程迅速、制备条件简易。
-
公开(公告)号:CN112802997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204662.0
申请日:2021-02-24
申请人: 华南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H01M4/134 , H01M10/052 , H01M10/05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曲面锂片负极的锂金属电池,包括电池壳体,电池壳体内设有隔膜,隔膜两端分别连接于电池壳体中部,隔膜与电池壳体一端之间设有第一容腔,隔膜与电池壳体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二容腔,第一容腔内设有电极片,电极片抵接于电池壳体一端,第二容腔内设有电池负极,电池负极两端分别抵接于隔膜与电池壳体另一端,电池负极由曲面锂片制成,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内均填充有电解液,电极片和电池负极分别浸润于电解液。曲面锂片延展了电池负极SEI膜的面积,有效减少了枝晶生长,SEI膜不易破裂。能够始终保持电解液浸润,增强了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增加了锂离子迁移路径,有利于维持锂金属电池的电池容量和循环效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369838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710485275.2
申请日:2017-06-23
申请人: 华南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H01M4/86 , H01M4/88 , H01M8/10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免热压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极包括一体化流场扩散层和催化层;所述一体化流场扩散层包括基底和填充层;所述基底为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孔隙率梯度的金属纤维或金属粉末烧结多孔板;所述填充层附着在基底孔隙率较小的一侧面及部分内部空间;所述催化层附着在填充层的表面;本发明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免热压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底的制备;(2)填充层的制备;(3)一体化流场扩散层的制备;(4)催化层的制备;(5)复合电极的制备。本发明提出了流场和扩散层一体化制备,省去了单独加工及流场制备工艺,简化了电池关键组件‑膜电极的制备工艺,具备高效、低成本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