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56946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670059.X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4 , G01B11/16 , G01N21/84 , G01N2021/0118 , G01N2021/8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降雨地震作用下隧道‑边坡体系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人工降雨试验系统、地下水系统、均匀气囊加载系统、模型试验箱、地震作用台和试验监测系统;所述均匀气囊加载系统的底部放置试验对象,通过均匀气囊加载系统给试验对象施加荷载;所述试验对象位于模型试验箱内;所述人工降雨试验系统用于模拟降雨,出水端位于均匀气囊加载系统上;所述地震作用台位于模拟试验箱的底部。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通过该装置的模型试验,可以揭示隧道‑边坡体系在降雨、地下水渗流、地震等作用下及其耦合作用下的失稳机理,为隧道的建设、边坡的防灾减灾、监理、预测提供有效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318318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033449.6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36 , G01N2001/3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作含充填三维预制裂隙类岩石试样的模具及方法,该模具包括底座、钢模,含半圆槽3D打印模具及云母片;所述钢模置于底座上,所述钢模为一个内部设置有圆柱形空心的柱状结构;所述含半圆槽3D打印模具为一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柱状结构,且与钢模内部的圆柱形空心相适配,含半圆槽3D打印模具的平侧面上设置有半圆槽,所述云母片的一部分嵌入至该含半圆槽中,其余部分裸露在含半圆槽3D打印模具之外。实践证明,本发明可以较好的固定三维预制裂隙的位置,且两边分别浇筑对试样强度影响不大,试验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024396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357206.3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24
Abstract: 一种岩石原位抗剪强度测试装置及方法,适用于对岩石检测领域使用。包括剪切测头,剪切测头,剪切测头尾端设有剪应力加载拉杆,剪切测头通过油路连接有设在台阶状钻孔外的伺服油泵,剪应力加载拉杆尾端顺序设有钻孔孔口挡板、剪应力加载千斤顶和,将剪应力加载千斤顶和钻孔孔口挡板挤压固定在钻孔口的岩石上,剪应力加载拉杆尾端和钻孔孔口挡板之间设有剪切位移测试装置,伺服油泵和剪切位移测试装置通过线路连接有应力‑位移数据采集及显示系统,利用剪切测头对钻孔施加剪切力,利用摩尔库伦强度准则回归拟合得到测试对象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其结构简单,测试准确,可以全程监测拉拔过程的位移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587936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95523.X
申请日:2012-04-0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全封闭整体装配式格栅混凝土支护方法,按常规技术进行锚网索喷一次支护后,根据需要支护巷道设计形状及尺寸确定每组格栅支架所分格栅构件的块数、格栅的主筋、箍筋以及角钢的尺寸;制成一组组三维立体支护结构的拼装格栅构件;将一组组三维立体支护结构的拼装格栅构件沿巷道走向架设在支护巷道内,将注浆管固定在格栅构件的主筋上,进行模板的支设、进行混凝土浇筑,再通过注浆管进行格栅支架混凝土壁后全断面注浆,完成永久支护。本发明大幅度提高了支护的强度,结构简单、刚度高。进一步提高了格栅混凝土与围岩的整体性,使支护体与围岩共同构成的承载结构受力更加均匀。解决了极软岩、大断面、难支护巷道的稳定性控制问题,降低了支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2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28283.8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内蒙古蒙泰不连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F18/2321 , G06F18/22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密度峰值聚类的支护形式预测方法及系统,属于信息科学领域。包括:首先利用实地采集的煤矿支护参数数据,计算不同煤矿多尺度支护形式相似度,以及多种影响支护形式决策的属性语义相似度;然后,基于多尺度支护形式相似度和巷道属性语义相似度构建超图,以表征巷道属性;再次,在巷道属性超图上应用属性密度峰值机制和社区检测方法识别出属性热点重叠社区;最后,分析给定属性在社区中的分布情况,完成支护形式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4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46231.0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内蒙古蒙泰不连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13 , G06N3/048 , G06N3/042 , G06N3/08 , G06F119/02 , G06F113/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网络和多任务学习的煤巷支护参数预测方法,包括:采集煤矿巷道的巷道信息;根据巷道信息,获取相似巷道构建图采样聚合网络,对所述图采样聚合网络进行采样和聚合,提取所述巷道信息的关键特征;根据所述关键特征,利用多任务学习对所述煤矿巷道的支护参数进行预测,获取支护参数,其中,所述多任务学习基于训练集训练获得,所述训练集包括实际巷道信息和实际支护参数。本发明通过结合图采样聚合网络和多任务学习机制,不仅提升了煤巷支护参数的预测效率,而且能同时预测多个支护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0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57350.0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3/08 , G01N3/06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拔作用下三维锚固系统渐进脱粘失稳特性数值方法,方法具体包括:确定锚固系统的尺寸,布设测量球监测锚固系统的锚杆轴力变化;基于软化粘结模型的细观参数和平行粘结模型的细观参数对所述锚固系统开展拉拔模拟;使用测量球对拉拔模拟中的锚杆拉拔位移进行实时监测,得到拉拔作用下三维锚固系统渐进脱粘失稳特性。本发明通过多个实施例揭示了锚固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拉拔力学特性、裂纹扩展规律以及失效演化机制,为巷道围岩的支护参数设计和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570011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20019.7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Q50/02 , G06N3/0455 , G06N3/09 , G06N3/047 , G06F18/2433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自编码器和最优运输的煤巷支护参数预测方法,属于煤巷支护技术领域。收集各个煤矿区的支护数据并进行预处理,从而建立煤巷支护数据集;将巷道信息输入到基于自编码器和最优运输模块取得巷道信息的深度语义特征;将深度语义特征输入到回归网络并结合实际支护参数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并采用端到端的方式优化目标函数。本发明首次构建了基于自编码器和最优运输的煤巷支护参数预测模型,通过训练集对煤巷支护参数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好的煤巷支护参数预测模型输出巷道支护参数,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煤巷支护参数预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948186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27197.9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巷道围岩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治理巷道底臌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巷道底臌区域和开挖深度H;开挖出深度为H的下挖区域;在所述下挖区域内铺设一层填充物并整平;在整平后的所述填充物上放置钢结构支撑体,钢结构支撑体包括上、下两层钢筋经纬网、钢带和锚杆托盘,以及连接上、下两层的多个锚杆,多个锚杆有间排距;铺设中间一层填充物;对所述锚杆施加预应力;铺设最后一层填充物并整平。本发明的治理巷道底臌的施工方法,施工简单,所需施工材料可回收再利用,且施工填充物取材方便、成本低,同时,基于该施工方法的修复支撑体强度高,且可通过调节锚杆的预应力来影响承载力和变形量,进而能够增大巷道底板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48936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21121.6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 贵州大学
IPC: E21D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力压裂造缝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硐室坚硬地层后退分段式水力压裂造缝方法及装置,施工步骤包括:S1、封堵压裂孔的预定致裂区域两侧;S2、向预定致裂区域供给第一液体造缝形成裂缝,替换第一液体为第二液体,第二液体用于暂堵裂缝;S3、改变第一液体排出方向,重复步骤S2至造缝结束;S4、后退移动至下一预定致裂区域,重复步骤S1‑S3。本发明能够实现分段式水力压裂造缝,且造缝效果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