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3422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56800.4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气环境监测科学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可控的低压气态成分标定系统,包括:压力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压力数据,获取压力数据序列和压力窗口序列;噪声波动性评价模块,根据压力窗口序列获取压力窗口序列的窗内压力混淆系数;噪声影响评价模块,获取均值偏移系数和前向引导系数,进而获取前向引导混乱熵;低压气态成分标定实现模块,根据压力窗口序列内包含的压力数据和压力窗口序列的前向引导混乱熵获取压力数据的第一平滑系数,根据第一平滑系数对压力数据序列去噪,获取去噪后的压力数据序列,根据去噪后的压力数据序列实现可控的低压气态成分标定。本发明解决压力传感器获取的压力伪数据影响大气立体观测结果的准确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3422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656800.4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气环境监测科学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可控的低压气态成分标定系统,包括:压力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压力数据,获取压力数据序列和压力窗口序列;噪声波动性评价模块,根据压力窗口序列获取压力窗口序列的窗内压力混淆系数;噪声影响评价模块,获取均值偏移系数和前向引导系数,进而获取前向引导混乱熵;低压气态成分标定实现模块,根据压力窗口序列内包含的压力数据和压力窗口序列的前向引导混乱熵获取压力数据的第一平滑系数,根据第一平滑系数对压力数据序列去噪,获取去噪后的压力数据序列,根据去噪后的压力数据序列实现可控的低压气态成分标定。本发明解决压力传感器获取的压力伪数据影响大气立体观测结果的准确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0295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80096093.3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催化转化的气体浓度量化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载体气体源(1),质量流量控制器(2),目标气体生成源(3),三通阀(4),催化加热箱(5),以及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6);载体气体源(1)的输出端与质量流量控制器(2)的输入端连接,质量流量控制器(2)的输出端与目标气体生成源(3)的输入端连接,目标气体生成源(3)的输出端与三通阀(4)的入口(41)连接,三通阀(4)的第一出口(42)与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6)连接,三通阀的第二出口(43)与催化加热箱(5)的输入端连接,催化加热箱(5)的输出端与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6)连接。装置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可靠,该系统中催化剂催化效率可达99%以上;可以准确定量大部分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满足大气化学、大气污染等领域对于不同挥发性有机物的标定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56230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506783.6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2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塔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垂直观测系统,包括标气校准模块、塔体分层采样模块、地面不间断采样模块、VOCs地面监测模块和地面控制基站,各模块之间有机协作:以VOCs地面监测模块为核心,标气校准模块提供校准标气,塔体分层采样模块提供垂直梯度采样平台,地面不间断采样模块提供采样动力,地面控制基站实现对系统的控制与操作,将VOCs地面监测模块的运行信息进行收集与存储,并提供可视化显示。本发明能够获取大气边界层内各类VOCs组分浓度的高时间分辨率垂直梯度观测数据,为研究区域大气二次污染的形成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39798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72996.4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标准气体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异氰酸标准气体的发生装置及量化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载气源,其用于提供运载异氰酸的载气;异氰酸源,其用于提供异氰酸;异氰酸标气出口,其用于输出浓度稳定的异氰酸标准气体;异氰酸溶解装置,其用于溶解来自所述异氰酸源的异氰酸;所述第一载气源、异氰酸源、异氰酸溶解装置和异氰酸标气出口相互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异氰酸源包括三聚氰酸和用于加热三聚氰酸的加热装置。本发明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的优势。该装置产生的异氰酸标准气体纯净度高,稳定性好。异氰酸浓度的定量方法准确可靠。可以满足仪器标定,大气环境监测,以及异氰酸的物理化学特性等不同领域的研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658304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841612.6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催化转化的气体浓度量化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载体气体源1,质量流量控制器2,目标气体生成源3,三通阀4,催化加热箱5,以及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6;载体气体源1的输出端与质量流量控制器2的输入端连接,质量流量控制器2的输出端与目标气体生成源3的输入端连接,目标气体生成源3的输出端与三通阀4的入口41连接,三通阀4的第一出口42与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6连接,三通阀的第二出口43与催化加热箱5的输入端连接,催化加热箱5的输出端与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6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2300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62164.1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通量数据的VOCs来源解析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VOCs来源解析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质谱峰数据获取待测气体中的VOCs物种数据;根据风速数据、VOCs物种名称数据及对应的物种浓度数据计算物种的VOCs通量数据;根据VOCs通量数据计算VOCs通量误差矩阵;将VOCs通量矩阵、VOCs通量误差矩阵、VOCs物种名称数据、质荷比数据和时间轴数据输入PMF模型中进行来源解析。通量测量的化学信息受光化学反应影响极小,可直接识别VOCs的一次来源,因而本申请能够直接表征VOCs排放的来源特征,从而有效提高VOCs来源解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7615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110671996.9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测量臭氧生成速率和臭氧生成敏感性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空气输入端经颗粒物过滤器分别与反应腔、参考腔连接,反应腔经第一三通电磁阀分别与NO反应管、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连接,参考腔经第二三通电磁阀分别与NO反应管、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连接,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与排放口连接,NO反应管与CAPS NO2检测器连接,第一NO标气输入端经FeSO4还原管、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输入NO反应管,第二NO标气输入端和VOCs输入端分别与第三和第四质量流量控制器连接,第三和第四质量流量控制器分别与反应腔、参考腔连接,本发明交替测量有无光化学反应生成的臭氧,具有准确性高、检测限低、稳定性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39798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010372996.4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标准气体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异氰酸标准气体的发生装置及量化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载气源,其用于提供运载异氰酸的载气;异氰酸源,其用于提供异氰酸;异氰酸标气出口,其用于输出浓度稳定的异氰酸标准气体;异氰酸溶解装置,其用于溶解来自所述异氰酸源的异氰酸;所述第一载气源、异氰酸源、异氰酸溶解装置和异氰酸标气出口相互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异氰酸源包括三聚氰酸和用于加热三聚氰酸的加热装置。本发明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的优势。该装置产生的异氰酸标准气体纯净度高,稳定性好。异氰酸浓度的定量方法准确可靠。可以满足仪器标定,大气环境监测,以及异氰酸的物理化学特性等不同领域的研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331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718124.7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5B19/042 , G01N1/22 , G01N1/24 ,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气态痕量组分采样的多通路切换控制系统,涉及环境大气监测领域,系统中多通路电磁阀组模块用于通过多通道电磁阀组提供多个采样口和出口;采样口通过采样管路与环境大气连接,进行采样;出口与测量仪器连接,进行采样分析;机体控制面板模块用于实时展示多通道电磁阀组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将输入指令传递至控制软件模块,控制软件模块根据输入指令对多通道电磁阀组进行控制;控制软件模块用于对多通路电磁阀组模块和机体控制面板模块进行控制与实时监测,将多通道电磁阀组的工作状态信息进行处理。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指定位置的自由切换测量,且自动化程度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