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垂直观测数据的烃类物种排放通量反演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9668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03458.0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垂直观测数据的烃类物种排放通量反演方法及装置,涉及烃类物种排放通量反演领域,根据目标烃类物种浓度垂直观测数据计算目标烃类物种在日间边界层内任意高度的浓度垂直梯度关系,并根据浓度垂直梯度关系确定目标烃类物种在日间边界层内各高度的扩散稀释影响参数的拟合结果和化学消耗影响参数的拟合结果,能够在同时考虑物理扩散和化学消耗影响的基础上,准确计算目标烃类物种的地面排放通量;另外,本发明中,基于目标烃类物种的垂直分布数据计算获取更加真实的日间边界层内OH自由基平均浓度,以及在考虑边界层顶夹卷贡献通量的基础上,更加准确地反演计算研究区域内的目标烃类物种的地面排放通量。

    一种基于数值模拟靶区指向的大气污染源溯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970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402917.4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值模拟靶区指向的大气污染源溯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初始基础数据集并确定待检测区域;通过街区空气质量模型对待检测区域进行空气质量模拟,确定污染靶区;确定无人机的预设飞行路径信息并进行实时流场监测与随机粒子模拟跟踪,构建污染靶区气流轨迹;获取目标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并结合污染靶区气流轨迹对无人机的预设飞行路径信息进行修正处理;根据修正后的无人机预设飞行路径信息确定目标污染物的排放源区的位置,生成大气污染源溯源报告。本发明能够快速追踪并定位到目标污染物的排放源区的精确位置。本发明作为一种基于数值模拟靶区指向的大气污染源溯源方法及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大气污染防治技术领域。

    一种实现臭氧达标的活性VOCs精细化减排方案制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891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61998.6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臭氧达标的活性VOCs精细化减排方案制定方法,步骤如下:S1:基于区域空气质量模式预报城市空气质量;S2:若预报臭氧污染存在超标风险,结合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确定优先管控区域;S3:通过模式敏感性实验模拟计算能使臭氧达标管控区域内所需的VOCs最小减排总量;S4:根据城市VOCs排放清单基础数据,计算管控区域内各行业的臭氧生成潜势(OFP);S5:基于管控区域内各行业OFP和VOCs企业评级,将所需VOCs减排总量按权重分配至各行业内各企业,形成应急减排清单;S6:向城市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可实现臭氧达标的活性VOCs减排方案。本发明能快速有效地提供臭氧污染天的活性VOCs应急减排方案,为城市以臭氧为主导的大气污染问题控制提供科学支撑。

    一种在线测量大气颗粒物对过氧自由基摄取常数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2920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323538.X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测量大气颗粒物对过氧自由基摄取常数的系统,包括:采集模块、处理模块、反应模块和检测模块;采集模块用于对大气环境样本进行采集,大气环境样本包括:第一类样本、第二类样本和第三类样本;第一类样本为环境气相和颗粒物相,第二类样本为环境气相和富集颗粒物相,第三类样本为环境气相;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大气环境样本的类型,分别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样本;反应模块用于产生过氧自由基,并基于处理后样本和过氧自由基,获得反应结果;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反应结果,完成过氧自由基摄取系数的测量。本发明可以在无干扰因素的情况下实现大气颗粒物对过氧自由基摄取常数的连续测量,具有准确性高,检测限低,稳定性好的优点。

    一种温室气体来源分析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869259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161681.X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室气体来源分析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温室气体来源分析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垂直观测数据;所述垂直观测数据包括:大气化学组分观测数据和大气物理参数观测数据;基于所述垂直观测数据,计算得到增量柱浓度数据;所述增量柱浓度数据为相关大气化学组分在大气边界层内的增量柱浓度;基于所述增量柱浓度数据,计算得到温室气体的潜在排放来源与贡献。本发明能够有效消除边界层日变化过程对PMF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而更加准确地分析与量化评估大气中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贡献。

    一种基于CAPS测氮氧化物的分析仪

    公开(公告)号:CN113203697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110526043.3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APS测氮氧化物的分析仪,包括:空气输入端、气溶胶过滤器、NO转化管、第一三通电磁阀、光腔衰减相变NO2监测器、零气发生器、质量流量控制器、臭氧发生器、第二三通电磁阀和气体排放出口;气溶胶过滤器输出端分别与NO转化管输入端、第一通道输入口连接,NO转化管输出端与第二通道输入口连接,第一三通电磁阀的输出端与光腔衰减相变NO2监测器连接;零气发生器、质量流量控制器、臭氧发生器依次连接,臭氧发生器输出端与第二三通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通道出口与气体排放口连接,第二通道出口与NO转化管输入端连接;本发明能精准快速切换NO和NO2检测模式,满足不同种类的测试和研究要求。

    一种VOCs协同来源解析的方法、产品、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11410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30599.6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VOCs协同来源解析的方法、产品、介质及设备,涉及源解析领域,方法包括: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自注意力机制和多层感知机构建单颗粒分类模型,利用本地污染谱库对该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该模型分析待解析单颗粒质谱数据的污染来源,得到各个污染源对颗粒物贡献的时间序列;利用PMF模型获取各个污染源的VOCs因子及其时间序列;将各个污染源对颗粒物贡献的时间序列与各个VOCs因子的时间序列进行相关性计算,得到相关系数;将相关系数高于设定阈值的颗粒物和VOCs因子归属到同一污染源上,实现颗粒物与VOCs来源的协同解析,识别出颗粒物和VOCs共同的污染来源。

    一种在线测量OH总反应活性的反应管及具有其的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90743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1911364637.8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气环境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在线测量OH总反应活性的反应管,包括主反应室、第一进气臂、第二进气臂、出气臂和反射室;所述第一进气臂包括主通道、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均与主通道连通,主通道倾斜设置于主反应室的一端,第二进气臂倾斜设置于主反应室的一端,主通道的轴线与第二进气臂的轴线相交于主反应室中,反射室的顶端与主反应室连通,反射室的底端渐缩至闭合,主通道的轴线依次穿过主反应室和反射室的内腔,出气臂沿水平方向设置在主反应室的另一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此反应管的测量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有效减少大气中NO干扰的反应管,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一种VOCs协同来源解析的方法、产品、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1141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30599.6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VOCs协同来源解析的方法、产品、介质及设备,涉及源解析领域,方法包括: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自注意力机制和多层感知机构建单颗粒分类模型,利用本地污染谱库对该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该模型分析待解析单颗粒质谱数据的污染来源,得到各个污染源对颗粒物贡献的时间序列;利用PMF模型获取各个污染源的VOCs因子及其时间序列;将各个污染源对颗粒物贡献的时间序列与各个VOCs因子的时间序列进行相关性计算,得到相关系数;将相关系数高于设定阈值的颗粒物和VOCs因子归属到同一污染源上,实现颗粒物与VOCs来源的协同解析,识别出颗粒物和VOCs共同的污染来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