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方形电池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86192C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510008162.0

    申请日:2001-10-04

    Abstract: 本发明将形成平面形状为四边形的半壳体的电池外壳(2)与封口外壳(3)隔着垫片(4)使各自的开口部相对配置组合形成内部空间,在该内部空间内放置产生电能的要件,利用敛缝加工进行封口,将垫片(4)在电池外壳(2)的开口端一侧与封口外壳(3)的肩部(35)之间压缩。还在封口外壳(3)的底面(31)的各周边上形成凹部(36),增强封口外壳(3)的封口外壳周边侧面(32)的直线部分对敛缝封口压力的强度,能够防止因封口时所述直线部向外膨胀而使封口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

    锂离子二次电池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31643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780000728.2

    申请日:2007-0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H01M2/166 Y02T10/7011

    Abstract: 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正极、负极、多孔质耐热层和非水电解质。正极、负极分别可逆地嵌入·脱嵌锂离子。多孔质耐热层设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含有作为填料的金属氧化物。非水电解质浸渍在多孔质耐热层中,介于正极和负极之间。多孔质耐热层的填料的粒径分布在0.1μm以上、5.0μm以下,粒度分布测定中的D10为0.2μm以上、0.6μm以下,且模径为0.80μm以上、1.25μm以下。

    锂离子二次电池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28439A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200510097882.9

    申请日:2005-09-02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它具有带状的正极、带状的负极和隔膜,具有将通过隔膜分隔的正极和负极卷绕而成的电极组与收容电极组的有底罐,其中正极具有正极集电体和附载在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合剂层,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和附载在负极集电体上的负极合剂层,在正极合剂层和负极合剂层的至少一方与隔膜之间,部分地配置着多孔质耐热层。由于这样配置了多孔质耐热层,所以可以提供一种高性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它可以防止电池特性的降低,同时还能有效地防止因过热而产生的内部短路。

    锂离子二次电池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31643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780000728.2

    申请日:2007-0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H01M2/166 Y02T10/7011

    Abstract: 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正极、负极、多孔质耐热层和非水电解质。正极、负极分别可逆地嵌入·脱嵌锂离子。多孔质耐热层设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含有作为填料的金属氧化物。非水电解质浸渍在多孔质耐热层中,介于正极和负极之间。多孔质耐热层的填料的粒径分布在0.1μm以上、5.0μm以下,粒度分布测定中的D10为0.2μm以上、0.6μm以下,且模径为0.80μm以上、1.25μm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