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18129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080007897.0
申请日:2010-11-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4 , H01M2/04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2J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2200/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该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发电单元,其包括正极、负极、介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膜和非水电解质;壳体,其收纳着发电单元,且具有开口;以及封口板,对壳体的开口进行封口。封口板具有正极或负极的外部端子、以及与正极或负极电连接的内部端子。内部端子与外部端子电连接,而且它们之间的电阻为0.1~2mΩ。实行将充电电流分别设定为恒定而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的2个以上的恒电流充电步骤,直至充电电压达到充电终止电压Ecsf。2个以上的恒电流充电步骤包括:以1~5C的电流Ic(1)对二次电池进行恒电流充电,直至充电电压达到目标电压Ecs(1);如果充电电压达到目标电压Ecs(1),则以电流Ic(k)对二次电池进行恒电流充电,直至达到比目标电压Ecs(1)更大的目标电压Ecs(k),其中Ic(k)<Ic(1)。
-
公开(公告)号:CN103098292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80044135.2
申请日:2011-09-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2/1673 , H01M2/18 , H01M4/667 , H01M4/70 , H01M10/04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将长条的第1电极(5)、长条的第2电极(6)、和介于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之间的长条的隔膜(7)卷绕成螺旋状的电极组,以及非水电解质;所述第1电极包括片材状的第1集电体(5a)、和所述第1集电体表面的第1活性物质层(5b);所述第2电极包括片材状的第2集电体(6a)、和所述第2集电体表面的第2活性物质层(6b);所述第1电极的卷绕终端部经由所述隔膜与配置于更靠外周侧的所述第2电极相对置。所述二次电池具有在高温环境下反复进行快速的充放电的情况下,在与所述第1电极的卷绕终端部相对置的所述第2电极的对置部位(B)发生断裂等问题。本发明在上述的二次电池中,通过用补足所述第2电极的厚度的补强部(24)来对与所述第1电极的卷绕终端部相对置的所述第2电极的对置部位(B)进行补强等,可谋求上述问题的解決。
-
公开(公告)号:CN101809805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980100561.6
申请日:2009-03-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525 , H01M10/44 , H02J7/0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该锂离子二次电池将含有镍和钴、且具有层状的晶体结构的含锂复合氧化物用作正极活性物质。该充电方法包括:第1步骤,以0.5~0.7It的第1电流进行充电,直至充电电压达到3.8~4.0V的第1上限电压;第2步骤,在所述第1步骤后,以比第1电流小的第2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直至达到比第1上限电压高的第2上限电压;以及第3步骤,在所述第2步骤后,以第2上限电压对电池进行充电。由此,可以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其能够同时实现充电时间的缩短和充放电循环寿命特性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801507A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610004816.7
申请日:2006-01-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2/145 , H01M2/18 , H01M4/04 , H01M10/0431 , H01M10/0587 , H01M10/4235 , H01M2004/027 , Y10T29/49115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具有将正极和负极卷绕而成的电极组,正极包含正极集电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包含负极集电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在正、负极的卷绕开始侧及卷绕结束侧的至少一侧的端部上分别设有没有担载正、负极活性物质的正、负极集电体的露出部,在负极上形成有包含填料和胶粘剂的耐热层,在负极的卷绕开始侧以及卷绕结束侧的至少一侧的端部与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相对置,正极在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具有贴在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端部相对置的部分上的绝缘带。这样,通过在负极上设有耐热层,在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在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端部相对置的部分贴上绝缘带,可高效率地提供高安全性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728439A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200510097882.9
申请日:2005-09-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它具有带状的正极、带状的负极和隔膜,具有将通过隔膜分隔的正极和负极卷绕而成的电极组与收容电极组的有底罐,其中正极具有正极集电体和附载在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合剂层,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和附载在负极集电体上的负极合剂层,在正极合剂层和负极合剂层的至少一方与隔膜之间,部分地配置着多孔质耐热层。由于这样配置了多孔质耐热层,所以可以提供一种高性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它可以防止电池特性的降低,同时还能有效地防止因过热而产生的内部短路。
-
公开(公告)号:CN102473969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080025120.7
申请日:2010-12-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4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0566 , H01M10/0587 , H02J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2J7/0073 , Y02E60/122
Abstract: 本方法中,将恒电流充电和接着进行的恒电压充电重复n+1次来对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其中,n为1以上的整数。并且,(1)第n次的充电以电流Ic(n)将二次电池充电至电压Ec(n)为止,接着,以电压Ec(n)将二次电池充电至电流从Ic(n)减少到Ic(n+1)为止。(2)第(n+1)次的充电以电流Ic(n+1)将二次电池充电至电压Ec(n+1)为止,接着,以电压Ec(n+1)将二次电池充电至电流从Ic(n+1)减少到Ic(n+2)为止。由此,能抑制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劣化,并能缩短充电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160218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980136693.4
申请日:2009-07-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2/16 , H01M4/0435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661 , H01M10/05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2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有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的正极合剂层的正极、负极、介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多孔质绝缘层以及非水电解液。一般地说,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因压坏而损坏时,电池内部会产生短路,而在短路电流的作用下,电池内的温度急剧上升,从而有可能导致电池的热失控。于是,本发明的申请人对于在因压坏而损坏时、电池内部产生短路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可知,正极、负极和隔膜中,拉伸伸长率最小的正极优先断裂而在电池内部产生短路。本发明通过将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的含有铝的正极集电体的平均结晶粒径设定为1.0μm以上等,则即使有时电池因压坏而损坏,也可防止在电池内部产生短路。
-
公开(公告)号:CN102113166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80129531.8
申请日:2009-11-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22 , H01M2/1094 , H01M2/12 , H01M2/1258 , H01M10/613 , H01M10/623 , H01M10/6554 , H01M10/659 , H01M10/6595 , H01M22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其具备:组电池,由具有封口部的多个电池电连接而成;端子部,与组电池电连接,用于向外部输出电;以及复层结构,被配置在所述组电池周围的至少一部分上,且由热吸收层和热传导层层叠而成。热吸收层的比热为1000J/kg·℃以上。热传导层的热导率为10W/m·K以上。由此,可提供一种即使当电池组内的电池在异常时放出高温的可燃气体,从而电池组内部暴露于高温环境下时,电池组也不会破损、可小型轻量化、且安全性优良的电池组。
-
公开(公告)号:CN101785137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980100233.6
申请日:2009-05-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25 , H01M2/022 , H01M2/26 , H01M4/13 , H01M10/04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2010/4292
Abstract: 本发明的圆筒形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具备电极组、非水电解液、收容电极组和非水电解液并兼作负极端子的有底圆筒状的电池壳、将负极与电池壳电连接的负极引线,其中,电极组是将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有正极合剂层的带状的正极与在负极集电体上形成有负极合剂层的带状的负极在正极与负极之间夹隔着带状的隔膜卷绕而成的大致圆柱状的电极组。负极包含在负极集电体的两面上形成有负极合剂层的两面涂布部、在负极集电体的单面上形成有负极合剂层的单面涂布部、以及负极集电体的两面露出的未涂布部。单面涂布部及未涂布部配置在电极组的最外周部。单面涂布部及未涂布部的负极集电体露出部与电池壳的内表面直接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947287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580012379.7
申请日:2005-04-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1 , H01M2/166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包含具有较高热稳定性的正极,并且即使在钉刺测试中也能够大大减少造成热失控的可能性。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包括:正极,它包含锂复合氧化物;负极,它包含能够电化学吸附并且脱附锂的材料;隔板,它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非水电解液;以及多孔薄膜,它与选自正极表面、负极表面以及隔板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粘合,其中,多孔薄膜包含无机氧化物填料以及薄膜粘合剂,并且锂复合氧化物如通式Lia(Co1-x-yM1xM2y)bO2所示(式中元素M1为镁、锶、钇、锆、钙和钛中的至少一种,元素M2为铝、镓、铟和铊中的至少一种,并且0<a≤1.05、0.005≤x≤0.15、0≤y≤0.05以及0.85≤b≤1.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