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14294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80006208.9
申请日:2011-04-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Inventor: 佐佐木丈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3 , H01M2/206 , H01M6/10 , H01M10/0431 , H01M10/0587 , H01M2006/106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有效地进行电解液向发电元件内浸透或充电时产生的发电元件内的气体的排出,可得到稳定的输出的电池。其具备对将层叠的正极用及带状负极卷绕成扁平状的发电元件和正极用及负极外部端子构造体进行连接的第一集电部件及第二集电部件,第一集电部件与位于发电元件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的一对正极层叠部的两方或一对正极层叠部的一方的一部分或者一对正极层叠部的一方的整体连接,第二集电部件与位于发电元件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的沿长轴方向延伸的一对负极层叠部的两方或一对负极层叠部的一方的一部分或者一对负极层叠部的一方的整体连接,第一集电部件和正极层叠部的连接位置及第二集电部件和负极层叠部的连接位置被设定成:以通过发电元件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且与第一假想面正交的第二假想面为基准呈非对称。
-
公开(公告)号:CN101355181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130198.X
申请日:2004-06-2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金由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2/021 , H01M2/0217 , H01M2/027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2/0426 , H01M2/08 , H01M2/26 , H01M2/32 , H01M2/34 , H01M10/0587 , H01M2006/106
Abstract: 一种袋状锂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包括正电极板、负电极板,以及设置在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之间的隔板;与正电极板电连接的正电极接头;与负电极板电连接的负电极接头;具有容纳电池单元的空间和围绕该空间的密封边缘的壳体;以及向正电极接头和壳体施加正电极电压的正电极电压施加单元。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包含有金属薄膜的中间层,以及分别覆盖在中间层的相对表面上的内、外层,并且所述正电极电压施加单位包括导电销,以将壳体和正电极接头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713418A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200510077703.5
申请日:2005-06-2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吕光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04 , H01M2/0426 , H01M2/26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661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2006/106
Abstract: 一种具有减少的卷绕厚度的电极组件和使用该电极组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活性物质被涂覆在负极集电体中负极导电接片被焊接到其上的第一区域和与该第一区域重叠的邻近区域上。活性物质还被涂覆在正极集电体中正极导电接片被焊接到其上的第一区域和与该第一区域重叠的邻近区域上。与导电接片对应的电极组件的部件没有从该电极组件突出,从而使得该电极组件容易地插入到罐或袋中。
-
公开(公告)号:CN1675783A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03818906.2
申请日:2003-07-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6 , H01M4/131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10/0587 , H01M2006/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具备正极和负极间夹入隔层并卷绕成扁平状的电极群、与上述正极通电连接并从上述电极群的旋涡面突出的正极接头、与上述负极通电连接并从上述旋涡面突出的负极接头和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电池的上述非水电解质中含有环内至少具有一个双键的磺内酯化合物,上述正极接头和上述负极接头间的最短距离在6mm~18mm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461503A
公开(公告)日:2003-12-10
申请号:CN01813825.X
申请日:2001-08-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13 , H01M2/0222 , H01M2/0285 , H01M2/0287 , H01M2/0408 , H01M4/043 , H01M4/64 , H01M4/661 , H01M10/0431 , H01M10/045 , H01M10/05 , H01M10/052 , H01M2006/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币型电池,力图提高放电容量同时设置防止锂金属析出的结构。使正极板(7)的叠层面与负极板(8)的叠层面隔着隔膜(9)叠层,用连接片将正极板(7)及负极板(8)弯曲、卷绕成扁平形状、形成极板组(1),再将它装入用封口外壳(5)将帽壳(4)的开口部分封口的电池外壳内。所述正极板(7)卷绕时位于中心的连接片的与负极板(8)的端部相对的表面设置绝缘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243605A
公开(公告)日:2000-02-02
申请号:CN98801723.7
申请日:1998-11-06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439 , H01M2/0217 , H01M2/0426 , H01M10/0525 , H01M2006/106
Abstract: 一个矩形密封电池包括一个容装能量发生装置的外壳和一个封闭此外壳开口的盖体,外壳开口端与盖体焊接在一起。外壳本体的厚度小于外壳开口端的厚度,因此,盖体的外缘上附有一圈凸缘。当外壳开口端与盖体严密对接时,外壳开口端与盖体上由阶梯部而形成的突出部的外圈表面相接触,外壳开口端紧紧抵住盖体凸缘并在这里将二者焊接固定。盖体与外壳开口端的焊接可从侧面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1355181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130198.X
申请日:2004-06-2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金由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2/021 , H01M2/0217 , H01M2/027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2/0426 , H01M2/08 , H01M2/26 , H01M2/32 , H01M2/34 , H01M10/0587 , H01M2006/106
Abstract: 一种袋状锂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包括正电极板、负电极板,以及设置在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之间的隔板;与正电极板电连接的正电极接头;与负电极板电连接的负电极接头;具有容纳电池单元的空间和围绕该空间的密封边缘的壳体;以及向正电极接头和壳体施加正电极电压的正电极电压施加单元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包含有金属薄膜的中间层,以及分别覆盖在中间层的相对表面上的内、外层,并且所述正电极电压施加单位包括导电销,以将壳体和正电极接头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345323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130199.4
申请日:2004-06-2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金由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2/021 , H01M2/0217 , H01M2/027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2/0426 , H01M2/08 , H01M2/26 , H01M2/32 , H01M2/34 , H01M10/0587 , H01M2006/106
Abstract: 一种袋状锂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包括正电极板、负电极板,以及设置在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之间的隔板;与正电极板电连接的正电极接头;与负电极板电连接的负电极接头;具有容纳电池单元的空间和围绕该空间的密封边缘的壳体;以及向正电极接头和壳体施加正电极电压的正电极电压施加单元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包含有金属薄膜的中间层,以及分别覆盖在中间层的相对表面上的内、外层,并且所述正电极电压施加单位通过将正电极接头的露出部分折叠以使折叠部分电连接到中间层的外部露出边缘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316651C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03800338.4
申请日:2003-02-18
Applicant: 索尼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2/0212 , H01M2/027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2/06 , H01M4/133 , H01M4/364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6/106 , H01M2300/0085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平均粒径不同的球状碳质材料的混合物作为负极的负极混合剂成中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径大的球状碳质材料降低与非水电解液的反应来抑制电池容量的降低,并在负极混合剂层中形成适当大小的间隙保持非水电解液,且粒径小的球状碳质材料以留出可适当地保持非水电解液的空间的方式有效地填充到负极混合剂层中的间隙中,使负极混合剂层的体积密度增大,从而增加电池容量,所以能够不使电池特性恶化地提高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258236C
公开(公告)日:2006-05-31
申请号:CN01136784.9
申请日:2001-10-25
Applicant: 松本功
Inventor: 松本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2/0202 , H01M2/022 , H01M2/266 , H01M2/30 , H01M6/10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10/286 , H01M10/30 , H01M10/345 , H01M2004/021 , H01M2006/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用涡卷状电极组及电池,把按一定重量选择的、由若干片薄型正极板构成的正极和/或由若干片负极板构成的负极,夹着隔离片卷成涡卷状,制成电极组。把该电极组插入电池壳内,注入电解液后,用盖封口,制成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