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混凝土单轴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1132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496822.2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混凝土单轴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基于单轴应力‑应变曲线试验数据构建纤维混凝土试验数据库;采用加卸载系数对预设普通混凝土模型进行改进得到改进后模型,基于多目标协同进化算法确定物理参数数据集;对物理参数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物理模型参数预测模型;基于待预测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物理模型参数预测模型和改进后模型,得到纤维混凝土单轴本构模型。本发明通过采用物理模型和数据驱动构建纤维混凝土单轴本构模型,引入了可动态调整的试验数据库,并对普通混凝土模型进行适应性改进,并由神经网络对模型参数进行学习,使得模型具有较强的数据可扩展性和更新能力。

    建立多轴约束下UHPC修正连续损伤塑性本构模型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6198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09200.1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多轴约束下UHPC修正连续损伤塑性本构模型的方法及系统,能够全面地描述UHPC在被动约束作用下的行为,对复杂FRP‑UHPC复合材料结构进行有效模拟。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屈服准则;考虑钢纤维和粗骨料的引入以及约束的影响,提出修正CDP模型的屈服函数;步骤2,确定硬化与软化准则;考虑UHPC约束效应、骨料含量、纤维含量以及残余应力,提出UHPC修正CDP的应力‑应变模型,并得到硬化/软化函数;步骤3,确定塑性流动准则;考虑塑性流动受到约束、塑性历史和比例参数的影响,采用改进的膨胀角参数修正CDP模型;步骤4,确定损伤演化规律;修正CDP模型中的损伤演化过程。

    一种混合连接的抗震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904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04530.X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连接的抗震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左右相邻的两个剪力墙之间的竖缝连接是由顶部暗梁的局部现浇湿连接和中部两道由竖缝连接件连接的抗剪键干连接共同实现。竖缝连接件包括两个预埋钢板和双U形钢板,双U形钢板相接的一侧开有相互连通的螺栓孔,预埋钢板一侧连接两个铆钉,另一侧连接两个螺栓,螺栓分别插入双U形钢板的螺栓孔内。本发明利用后浇暗梁结合凹槽内预埋双U形钢板的混合连接,大幅度减少现场湿作业,突破边缘构件现浇的做法,侧面无需外伸钢筋,暗梁以及双U形钢板作为抗震第一道防线,发挥双U形钢板自身塑性变形耗能的优点,剪力墙底部塑性铰区为第二道防线,具有多道抗震设防机制,抗震性能优异。

    一种考虑施工过程影响的钢管混凝土抗震性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98429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0550686.4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施工过程影响的钢管混凝土抗震性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反力架、滑动支座、千斤顶、伺服作动器、底部钢支座和钢拉杆等。所述反力架横梁上吊装滑动支座、千斤顶和球铰支座,所述反力架立柱上固定伺服作动器,设计了一个两层的底部钢支座,所述钢管可以通过下端板螺栓连接在钢支座上层的螺栓孔中,钢支座上层的U型孔还可以便于钢拉杆的装拆,通过与钢拉杆、压力传感器和振弦式应变计的组合以施加初应力;钢支座下层可用通过螺栓孔与地锚螺栓连接。该装置可以考虑施工过程引起的初应力以及快速施加初应力,本发明钢支座具有加载精准快速、吊装便捷、成本低及环保等特点。

    一种压力试验机用保持圆管曲率的自紧式圆管环向拉伸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8762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28713.5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试验机用保持圆管曲率的自紧式圆管环向拉伸试验装置,包括水平加载平台和周向均匀分布在加载平台上的的若干分离盘和位于中部的锥型加载头,所述分离盘外壁为圆弧形,分离盘内壁上段设置有与锥型加载头的锥形外周面相适应的内切曲斜面,分离盘内壁下端与曲斜面衔接段为竖向圆弧切面,若干分离盘相互独立,拼接后的分离盘组成一个圆柱状整体,设置于圆管内,锥型加载头向下运动时侧面与分离盘内表面的曲斜面相互接触贴合并相对运动,推动分离盘远离圆管中心径向向外运动。本发明拓宽了管材环向拉伸试验的测试范围;能够在圆管环向拉伸过程中极大保持圆管自身曲率,确保圆管不受弯曲应力的影响,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

    快速生成卵石碎石夹杂的混凝土三维随机骨料模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7459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86212.X

    申请日:2017-02-1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生成卵石碎石夹杂的混凝土三维随机骨料模型的方法,其中只有卵石或只有碎石的混凝土三维随机骨料模型是该卵石和碎石夹杂的混凝土三维随机骨料模型的特殊情况;该方法将圆球随机骨料模型和带边界的三维冯洛诺伊图相结合,以圆球骨料的球心为控制点生成近似满足骨料级配的三维冯洛诺伊图;本发明以三维冯洛诺伊图中的每个多面体的顶点为控制点,采用细分网格的方法生成的封闭曲面来表征卵石骨料的形状,在该封闭曲面上随机均匀取点,从而生成凸多面体来表征碎石骨料的形状。本发明采用并行的方式,同时对三维冯洛诺伊图中每个多面体骨料进行体积缩放,快速生成满足给定级配的卵石和碎石任意夹杂的混凝土三维随机骨料模型。

    一种多功能便装式的粘结锚固性能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37471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115359.3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便装式的粘结锚固性能检测装置,包括组装转盘、夹片式组装锚具、位移传感器、框架组件和四根通长钢制螺纹杆。钢制螺纹杆上端与组装转盘相连,下端与框架组件相连;夹片式组装锚具设置在组装转盘和待测试件之间,其下端与待测试件的端部紧密连接,上端与组装转盘紧密连接;位移传感器一端固定于待测试件的筋材上,另一端穿过框架组件与待测试件接触。本发明结构简单,易装便携,可用于检测钢筋(或复合纤维筋)在单调荷载、重复荷载、特别是低周反复荷载下与混凝土基体间的粘结锚固性能,检测方式可为中心拉压、偏心拉压、两端相对拉压等,能满足科学研究或现场检测的需求。

    一种多功能便装式的粘结锚固性能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37471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115359.3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便装式的粘结锚固性能检测装置,包括组装转盘、夹片式组装锚具、位移传感器、框架组件和四根通长钢制螺纹杆。钢制螺纹杆上端与组装转盘相连,下端与框架组件相连;夹片式组装锚具设置在组装转盘和待测试件之间,其下端与待测试件的端部紧密连接,上端与组装转盘紧密连接;位移传感器一端固定于待测试件的筋材上,另一端穿过框架组件与待测试件接触。本发明结构简单,易装便携,可用于检测钢筋(或复合纤维筋)在单调荷载、重复荷载、特别是低周反复荷载下与混凝土基体间的粘结锚固性能,检测方式可为中心拉压、偏心拉压、两端相对拉压等,能满足科学研究或现场检测的需求。

    一种钢筋的自动化喷涂装置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7516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506137.4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的自动化喷涂装置,包括:喷涂机构,喷涂试件转动机构、可调节框架,并集成了涂层厚度实时监测装置和自动校正模块。所述喷涂机构由皮带传送带驱动喷涂装置在连接架之间往复移动,所述喷涂试件转动机构由链式传送带驱动喷涂试样转动,其平动由限位槽约束。所述涂层厚度实时监测装置将涂层厚度实时传输至自动校正模块,进一步控制电机和喷头阀门。本装置能够喷涂不同种类和直径的钢筋,并通过自动化检测装置确保钢筋涂层厚度均匀且可控。该装置的施行有助于生产具有高耐腐蚀性能的钢筋,有望显著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展现了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一种双轴受压加载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4807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05807.0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轴受压加载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龙门架、竖向加载模块、水平加载模块、竖向反力模块、水平反力模块、测试模块、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控制液压模组驱动水平向伺服作动器和竖直向伺服作动器运动,并接收和处理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息。将试件放在反力台座上,一面紧靠水平反力加载头,将竖直加载块放置在试件上表面中间位置。首先控制液压模组对试件进行预加载,预压力可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实时监控,待达到预设值时,停止加载,将伺服作动器示数调零,确保加载头与试件紧密接触。然后按照预先的试验计划进行双轴加载试验,同时使用高速摄影仪对试验全程进行图像采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