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8814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420646.4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构件结构性隐裂纹的探测方法及装置,属于土木工程和混凝土建筑技术领域。一种混凝土构件结构性隐裂纹的探测方法及装置,可对工程中裂纹发育状况较复杂的构件进行:覆盖范围较广地探明隐裂纹,较精确地解译隐裂纹形态,较长探测时间跨度地追踪隐裂纹生长过程以及较早地准确判定结构性隐裂纹;此外,不仅可以借助热像仪快速方便地辨识宽度0.1mm以下的裂纹,还可以根据它们走向发现和探明宽度0.1-0.2mm的裂纹;本发明装置可在工程现场灵活布设,拆装容易,对部分不利天气环境,如小风、低温、潮湿等具有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46376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188740.5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典型音频的混凝土脱空检查方法与装置,采用音频录制装置记录回弹仪撞击杆脱钩实施撞击不同混凝土结构的表面时的音频,获取典型音频文件,检查待测混凝土的结构、表面干湿状态后,选取典型音频文件中结构、干湿状态接近的混凝土结构的典型音频文件进行现场播放,重新录制现场播放的典型音频文件后,采用回弹仪撞击杆脱钩实施撞击待测混凝土表面,基于人耳或音频处理软件进行比对,确定混凝土的脱空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978174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89253.0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遥控检查混凝土微裂缝的方法与装置,在无人机的搭载平台上安装红外热像仪、测距装置、喷水装置和控制装置,喷水装置包括储水装置、动力装置和喷嘴;储水装置中存储的水和气温存在温差;控制无人机沿检查路线飞行,向混凝土表面喷水;之后控制无人机沿喷水路线飞行并采用红外热像仪拍摄混凝土表面的热像图,基于热像图进行微裂缝判断。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无人机可以携带检查设备飞到人员难以到达的位置,通过喷水的温差激励可使得微裂缝的热像宽度比其真实宽度大5倍以上,使其在热像图上清晰可见,从而易于被发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67060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0678318.9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M3/00 , G06V20/17 , G06V20/10 , G06V10/143 , G06T5/50 , G06T7/11 , G06T7/136 , G01M3/04 , G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堤坝渗漏过程土颗粒起动流失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首先采集堤坝下游坝面的温度数据、可见光图像及热红外图像,并将可见光图像和热红外图像进行校准融合,获得双光融合图像;然后根据双光融合图像及温度数据判定堤坝渗漏区域;最后在双光融合图像中提取等温圈,根据等温圈的阈值和水平半轴长度,以及温度数据建立温度梯度检测模型,根据温度梯度检测模型判断堤坝渗漏区域是否发生土颗粒起动流失。本发明能够高效感知堤坝渗漏过程中土颗粒临界起动,实现堤坝渗漏病灶演变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00757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253164.9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土质堤坝透水区域防渗性能增强设备与方法,涉及堤坝加固技术领域。本发明与之前的防渗性能提升方法相比,改进了当前防渗性能加固方法均存在耗费较大、施工时间较长且不易预测、成本高、针对性差的问题,利用相变材料熔凝特性和主动加压注浆方式,实现利用相变材料胶结软弱夹层区域土颗粒、增强堤坝局部防渗能力的目的。该方法工期短,且耗费较少,对于周边土体的扰动较小,通过表面改性剂等制备复合相变材料提高浆液的流变性能,极大的提高了注浆效率,进一步缩短工期,同时通过神经网络对工期进行预测,以提供数据支撑;且本发明同样适用于正在发生渗漏或已经渗漏的部位,应用范围较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9284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4867.3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B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裂缝深度雷达示踪检测的指示剂与使用方法,该指示剂的介电常数为300~1000,包括:纳米级示踪源和介电激发基载溶液,且纳米级示踪源的质量占指示剂的2.5~10wt%,所述介电激发基载溶液为无机水性纳米渗透结晶型材料溶液,所述纳米级示踪源为纳米级四氧化三铁粉或者铁粉。本发明制得的指示剂具有粘度低、流动性强、渗透性高、在电磁雷达场中示踪性能优异等特点。当将该指示剂沿裂缝侧壁流到裂缝尖端时,裂缝侧壁残留的介电激发基载溶液将渗透至裂缝侧壁后的混凝土中,使得侧壁表面仅存附有少量纳米级示踪源,故在使用过程中主动排除了裂缝侧壁残存指示剂时,对裂缝深部尖端积聚的指示剂示踪效果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7031551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001948.4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防汛防旱抢险中心
IPC: G01V3/02 , B60L53/30 , B60S5/00 , B62D55/065 , G01V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堤坝工程智能无人车遍历车站巡测方法与系统,属于智能巡检技术领域。包括:S1、对待巡测堤坝划分站点,对站点装配车站,基于车站确定始发车站和终点站,将无人车驶入始发车站;S2、向始发车站发出巡检指令,无人车收到巡检指令后开始巡测;S3、控制无人车当前车站与下一车站的激发模块对待巡测堤坝发射脉冲电流,无人车接收堤坝电磁场信号,并基于车站将电磁场信号传输至控制端进行分析;S4、检测是否有新的巡检指令,有新的巡检指令时按照新的巡检指令进行巡检;没有新的巡检指令时按照当前巡检指令继续进行巡检,重复S3‑
-
公开(公告)号:CN11719166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19152.6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石堤坝渗漏程度快速定量方法。利用无人机搭载红外热像仪连续探测土石堤坝背水坡,获取热像图;将热像图中温度场存在局部异常的区域作为渗漏异常区,获取渗漏异常区内温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基于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渗漏异常温度区间;将渗漏异常温度区间划分为若干个子区间,提取各子区间的边界值作为等温线温度值,在渗漏异常温度内绘制若干等温线;统计渗漏异常温度区间内像素总数以及最内圈等温线内的像素总数,基于最内圈等温线内的像素总数与渗漏异常温度区间内像素总数的比值判定渗漏的严重程度。本发明不但能以远距离、非接触、实时快速获取堤坝渗漏缺陷的运行状态信息,还能定量化诊断土石堤坝的渗漏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0775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89048.1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M3/16 , G06F30/20 , G01V3/12 , G01N27/04 , G01R33/02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石坝心墙渗漏通道探测的快速定位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不同类型心墙土石坝坝型结构特征,设置对应的物探测线布设方案;建立不同类型含预设渗漏通道的心墙土石坝的仿真模型,经数值模拟获取模型渗漏浸润区域的分布形态及特征;对待定位土石坝心墙测定坝料物性参数,通过坝料物性参数实测结果反演识别渗漏浸润区域的分布形态及特征;将实测分布形态及特征与对应坝型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吻合度比对,比对一致的样本数据所对应的预设渗漏通道位置即为实际工程渗漏点。本发明可实现土石坝心墙渗漏通道的快速定位,所搭建数据库也可为已录入工程后续运行过程出现的同类工程问题提供快速比对分析技术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67541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39896.4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心墙堆石坝坝体渗漏病灶演变监测预警系统与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在坝体中心横断面顶部位置沿垂向布设信号发射缆线,坝体左右坝肩内部垂向布设信号接收缆线;对采集的信号进行信号反演,获取监测断面的电性参数可视化图谱;基于电性参数可视化图谱定性识别监测断面渗漏浸润区域,并获取监测断面渗漏浸润区域形态特征点坐标,计算监测断面渗漏浸润区域面积和监测断面渗漏预警指数,结合电性参数可视化图谱定性识别结果对坝体渗漏风险进行分级预警。本发明实现了薄心墙堆石坝坝体渗漏病灶演变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可有效避免由于薄心墙堆石坝渗漏检测不及时而导致的大坝安全事故问题,以此为薄心墙堆石坝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