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寒区隧道洞口防冻装置与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514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17408.9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区隧道洞口防冻装置与施工方法,涉及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与隧道洞口冻害预防相结合,日常运行时仅需太阳能和少量电能,降低冻害清除对人力物力的依赖,并且可以在不影响隧道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开展冻害预防工作,提高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在隧道洞口加热装置安装在隧道衬砌内壁上,可以对已建成隧道进行改造,提高已建成隧道的使用年限,此外,该加热装置便于检修维护。加热装置使用加热介质为易气化材料,在运行时通过材料相变实现更大热量的吸收与释放,提高加热效率,同时加热后的气体减轻了加热系统的重量,避免加热系统长期使用导致的衬砌变形,有利于隧道衬砌的稳定性。

    一种新型非对称变形弱化镁合金板材织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9509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1026144.3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非对称变形弱化镁合金板材织构的方法,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纯镁或镁合金板材进行叠合得到组合板材,然后采用常规对称轧制工艺对所述组合板材进行温轧或冷轧,待轧制结束后将所述组合板材中的每块板材分开,即获得多块非对称变形的纯镁或镁合金板材。本发明利用常规轧制方法实现了镁合金板材的基面织构的弱化,可通过一个轧程同时获得多块织构弱化的板材,板材表面不需进行预处理,易于实现且操作简单,有效缩短了制备过程,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易于推广应用。

    一种新型非对称变形弱化镁合金板材织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9509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26144.3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非对称变形弱化镁合金板材织构的方法,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纯镁或镁合金板材进行叠合得到组合板材,然后采用常规对称轧制工艺对所述组合板材进行温轧或冷轧,待轧制结束后将所述组合板材中的每块板材分开,即获得多块非对称变形的纯镁或镁合金板材。本发明利用常规轧制方法实现了镁合金板材的基面织构的弱化,可通过一个轧程同时获得多块织构弱化的板材,板材表面不需进行预处理,易于实现且操作简单,有效缩短了制备过程,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易于推广应用。

    一种低温大道次压下量轧制无边裂镁合金板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7017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163955.5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大道次压下量轧制无边裂镁合金板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镁合金板材安装在轧机上,轧辊温度为180℃~210℃;步骤2)将安装好的镁合金板材通过在线加热到设定的轧制温度,轧制温度为150℃~170℃;步骤3)当镁合金板材加热至设定的轧制温度后,进行单道次轧制,道次下压量为40%~53%,轧制速度为0.05~0.1 m/s;步骤4)单道次轧制完成后,卸载得到镁合金轧制样品。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大大节约轧制时间,减少能耗,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轧制后得到的板材平直、板形好,同时,轧制工艺简单容易操作,非常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预制叠合式能源地下连续墙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65572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1709977.1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筑与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制叠合式能源地下连续墙,包括:预制结构、现浇混凝土以及用于交换地热能的换热管;预制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墙、布置在预制混凝土墙内的钢筋阵列以及预制钢筋笼,预制混凝土墙内部形成有两端开口的内腔室,内腔室内部用于布设换热管,预制混凝土墙的两端还设置有连接腔室,通过在连接腔室内浇筑现浇混凝土连接相邻预制结构;预制混凝土墙在竖向上设有定位孔。本发明将地热能利用技术与地下连续墙设计相结合,使地下连续墙在支撑上部结构的同时能够完成地热能提取,减少对电能及化石能源的使用,而且与地源热泵相比,大体积的地下连续墙与土体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对地热能的利用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