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22897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053812.8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IPC: F28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Z形槽道的新型FLNG换热器,包括换热筒体,在换热筒体内具有一换热空腔,换热空腔分隔为物料进料腔、置换腔、物料出料腔,在置换腔内安装有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包括一换热芯盒,在换热芯盒内安装有两种槽道组,为液体槽道组与气体槽道组,液体槽道组与气体槽道组间隔分布,气体槽道组中的各个槽道均为Z形槽道,液体槽道组中的各个槽道均为直线型形槽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换热芯体内设置Z形槽道、直线型形槽道两种不同形状的流通槽道,可以有效避免芯体空间的浪费,并保证槽道间可以紧密排列,提高热传递效率,从而将采集到的天然气快速冷却为LNG,实现天然气的快速运输和配给。
-
公开(公告)号:CN11144268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052755.1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IPC: F28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S形和Z形复合槽道的新型FLNG换热器,包括换热筒体,在换热筒体内具有一换热空腔,换热空腔分隔为物料进料腔、置换腔、物料出料腔,在置换腔内安装有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包括一换热芯盒,在换热芯盒内安装有两种槽道组,为水平槽道组与竖直槽道组,水平槽道组与竖直槽道组间隔分布;在两种槽道组中,其中一种槽道组中的各个槽道均为S形槽道,另一种槽道组中的各个槽道均为Z形槽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换热芯体内设置S形槽道、Z形槽道两种不同形状的流通槽道,可以有效避免芯体空间的浪费,并保证槽道间可以紧密排列,提高热传递效率,从而将采集到的天然气快速冷却为LNG,实现天然气的快速运输和配给。
-
公开(公告)号:CN211696019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20104807.0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IPC: F28D2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S形和Z形复合槽道的新型FLNG换热器,包括换热筒体,在换热筒体内具有一换热空腔,换热空腔分隔为物料进料腔、置换腔、物料出料腔,在置换腔内安装有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包括一换热芯盒,在换热芯盒内安装有两种槽道组,为水平槽道组与竖直槽道组,水平槽道组与竖直槽道组间隔分布;在两种槽道组中,其中一种槽道组中的各个槽道均为S形槽道,另一种槽道组中的各个槽道均为Z形槽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换热芯体内设置S形槽道、Z形槽道两种不同形状的流通槽道,可以有效避免芯体空间的浪费,并保证槽道间可以紧密排列,提高热传递效率,从而将采集到的天然气快速冷却为LNG,实现天然气的快速运输和配给。(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696018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20104755.7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IPC: F28D2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Z形槽道的新型FLNG换热器,包括换热筒体,在换热筒体内具有一换热空腔,换热空腔分隔为物料进料腔、置换腔、物料出料腔,在置换腔内安装有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包括一换热芯盒,在换热芯盒内安装有两种槽道组,为液体槽道组与气体槽道组,液体槽道组与气体槽道组间隔分布,气体槽道组中的各个槽道均为Z形槽道,液体槽道组中的各个槽道均为直线型形槽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换热芯体内设置Z形槽道、直线型形槽道两种不同形状的流通槽道,可以有效避免芯体空间的浪费,并保证槽道间可以紧密排列,提高热传递效率,从而将采集到的天然气快速冷却为LNG,实现天然气的快速运输和配给。(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696017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20104750.4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IPC: F28D2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S形槽道的新型FLNG换热器,包括换热筒体,在换热筒体内具有一换热空腔,换热空腔分隔为物料进料腔、置换腔、物料出料腔,在置换腔内安装有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包括一换热芯盒,在换热芯盒内安装有两种槽道组,为液体槽道组与气体槽道组,液体槽道组与气体槽道组间隔分布,气体槽道组中的各个槽道均为S形槽道,液体槽道组中的各个槽道均为直线型形槽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换热芯体内设置S形槽道、直线型形槽道两种不同形状的流通槽道,可以有效避免芯体空间的浪费,并保证槽道间可以紧密排列,提高热传递效率,从而将采集到的天然气快速冷却为LNG,实现天然气的快速运输和配给。(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532080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210967268.7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B63B4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气囊的船用模块化智能防撞装置,船舶舷侧设有若干模块,模块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复合供气组件、复合气囊组件、智能控制组件、机械传动组件;智能控制组件用于预测碰撞物的撞击能量和碰撞角度,并发送充气指令给复合供气组件,将大气囊充至合适气压和将小气囊充至额定气压,并发送调整角度指令给机械传动组件调整小气囊的迎撞角度;通过大气囊配合小气囊充分吸收垂直作用于船体表面的碰撞力,再通过小气囊的特殊角度组合作用转移平行于船体表面的碰撞力;每个模块既可以独立完成对所在区域结构的防护,也可以集群协作,共同完成对大区域船体结构的保护;区别于防护区域固定、防护角度不变、防护能力有限的传统船舶防撞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5905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040688.4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火车轮渡船的新型火车轨道固定装置及方法,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腹板、垫块、夹具,所述腹板用于固定在船舶甲板上,所述垫块放置于腹板上表面,用于敷设火车轨道,所述夹具对称地设置于火车轨道两侧;所述夹具包括上夹具、下夹具和连接上夹具与下夹具的侧壁,所述下夹具安装于腹板上,所述上夹具用于压紧火车轨道上表面。本发明通过夹具对火车轨道进行固定,上夹具压紧火车轨道,下夹具与腹板连接,腹板固定于甲板上,提高了轨道‑甲板连接结构固定强度及稳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8888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1911000145.0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江苏科技大学
IPC: B63B7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载横摇模拟平台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基座、转动平台、绑扎平台、转动杆、液压推杆控制模块、绑扎地令和驱动电机;本发明的试验装置采用底端固定、上端可转动结构形式,一套实验装置就可以模拟多种重载货物在船舶上横摇的运动响应,通用性较强,安装拆卸方便、降低了试验的成本;通过本发明的装置试验可精确地得到重载货物绑扎链的应力应变以及位移情况,对改进船舶上货物绑扎方式、评判货物绑扎稳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1843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40010.5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气囊的船用模块化多级防护装置,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包括供气组件、复合气囊组件和智能控制组件;所述智能控制组件用于监测船舶航行区域内的潜在碰撞物,预测碰撞物的撞击区域和碰撞时刻,并发送充气指令给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为复合气囊组件供气;所述复合气囊组件用来抵抗船体外部碰撞。本发明装置能够及时提供防护并具备多级连续防护能力、可以设置在各个关键结构区域,既能够独立工作,也能够集群组合以共同提供防护和缓冲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28013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261173.8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B63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舰船底部空气泡的水下爆炸气泡主动防护方法,属于舰船毁伤与防护技术领域;所述水下爆炸气泡主动防护方法为沿着舰船底部设置船体喷气装置以产生空气泡,所述空气泡与水下爆炸气泡相互作用,以改变水下爆炸气泡的射流;提出计入倾斜角场景下空气泡附近水下爆炸气泡射流方向的无量纲气泡脉动周期参量,计算船体喷气装置产生空气泡的喷气量,控制水下爆炸气泡射流方向。本发明通过建立气泡射流方向判断参量T′,计入倾斜角影响的空气泡与水下爆炸气泡非线性耦合脉动特性,揭示多种水下爆炸气泡射流方向形成机理;通过调节喷气口的喷气量实现改变水下爆炸气泡射流方向达到舰船底部结构防护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