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9502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010118.8
申请日:2023-08-11
申请人: 江苏蓝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恶劣环境多点监测用多样数据监测方法及其监测系统,根据多个监测点所需监测数据,在各监测点布设相应的多样在线监测设备;再在各监测点设置遥测装置,遥测装置通过相应接口连接至所在监测点的多样在线监测设备,通过遥测装置定时采集多个在线监测设备的实时监测数据;遥测装置将采集的监测数据保存于本地存储单元内;根据监测点监测类型,选择遥测装置通讯传输模式;在选定的通讯传输模式下,管理中心通过定时上报或事件触发上报或远程查询的方式从遥测装置获取监测数据;管理中心根据获取监测数据对多各监测点进行在线管理。本发明能够支持多种复杂环境下多监测点多样数据的采集,便于集中监测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067510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910821599.8
申请日:2019-09-02
申请人: 江苏蓝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833 , G06K17/00 , G06Q10/08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WRT‑RST算法的放射源转移状态的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G1)这枚放射源的前状态是源库状态、工作状态、运输状态其中的一种;(G2)这枚放射源手持机的GPS定位出库状态、工作状态、运输状态的电子围栏范围时;(G3)这枚放射源的RFID标签被手持机的RFID接收器锁定;(G4)这枚放射源的监测传感器中速度大于0km/h并且小于3km/h;当满足上述所有条件时,则判定放射源处于转移状态,否则会触发报警。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LWRT‑RGSSLT算法的放射源作业状态的判定方法,能够实时监控放射源是否出现失联事件,实现多级联防最大程度防止失联的放射源被搁置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54489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142519.8
申请日:2022-02-16
申请人: 江苏蓝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N33/18 , G01N33/00 , G01N1/22 , G01N1/14 , G01N1/20 , G01N1/24 , G01N1/26 , H04N23/50 , H04N7/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远程监管方法及其环境监管系统,通过环境监管系统的全面覆盖实现远程监视,集中管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设备的安装现场情况进行考察;然后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硬件安装方案;接着进行设备对接、安装调试;最后由各采样监测点进行指定数据的采样和分析,将数据上传至动态监控仪整理后上传云服务器。本发明根据各排污点现场状况,采取专用的硬件安装方案,以保证采样分析获得的数据具有可靠性,真实性、代表性;通过动态监控仪对智能数采仪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实时上传至动态管控平台,以便监管员查看,实现远程监管;加入门禁系统、各类摄像头的支撑,实现可视化监管。
-
公开(公告)号:CN11492387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87215.2
申请日:2022-05-27
申请人: 江苏蓝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N21/3504 , G06N3/04 , G06N3/0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浓度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光谱分析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待测混合气体对应的原始红外光谱数据,并对原始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基线校正,得到校正红外光谱数据;对校正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得到降维红外光谱数据;将降维红外光谱数据输入至预设深度神经网络中进行浓度检测,得到预设气体在待测混合气体中对应的浓度值;可利用降维后的红外光谱数据及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气体浓度检测,不仅能够提升混合气体浓度检测的准确率,同时也可以降低检测过程所带来的计算量,进而也可提升混合气体浓度检测的效率,能够避免现有方案无法对混合气体进行浓度检测或是混合气体浓度检测效果不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6155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87196.3
申请日:2022-05-27
申请人: 江苏蓝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7 , G06F119/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臭氧浓度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臭氧浓度预测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历史时间段中采集的预设气象物理量,并将预设气象物理量转化为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输入至由LSTM网络和CNN网络构成的预设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信息;利用特征信息对预测时间段内的臭氧浓度进行预测,得到臭氧浓度预测值;可在综合考虑影响臭氧浓度变化各类因素的情况下生成特征向量,并将其输入至由LSTM网络和CNN网络构成的预设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特征提取,其中LSTM网络与CNN网络相结合能够凝聚深层信息的同时缩短了序列长度,进而可在较为轻量化的框架下实现很好的臭氧浓度预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67510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821599.8
申请日:2019-09-02
申请人: 江苏蓝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WRT-RST算法的放射源转移状态的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G1)这枚放射源的前状态是源库状态、工作状态、运输状态其中的一种;(G2)这枚放射源手持机的GPS定位出库状态、工作状态、运输状态的电子围栏范围时;(G3)这枚放射源的RFID标签被手持机的RFID接收器锁定;(G4)这枚放射源的监测传感器中速度大于0km/h并且小于3km/h;当满足上述所有条件时,则判定放射源处于转移状态,否则会触发报警。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LWRT-RGSSLT算法的放射源作业状态的判定方法,能够实时监控放射源是否出现失联事件,实现多级联防最大程度防止失联的放射源被搁置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72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90068.4
申请日:2022-05-27
申请人: 江苏蓝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染物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水质监测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待测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数据,并将所述紫外可见光谱数据转换为光谱向量;将所述光谱向量输入至预设降噪网络模型中进行降噪处理得到降噪光谱向量;将所述光谱向量及所述降噪光谱向量结合得到特征向量,并将所述特征向量输入至预设分类网络模型中进行污染物识别,得到所述待测溶液所包含的超标污染物类别;可采用预设降噪网络模型和预设分类网络模型提升污染物识别的鲁棒性、效率及准确率,降低对水质检测设备的要求,进而可低成本且高效地进行污染物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483933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339507.4
申请日:2022-04-01
申请人: 江苏蓝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维护方便、密封可靠适用于城市管网监测方法及监测装置,包括浮动式水质监测传感器装置和分流式流量监测传感器装置;该城市管网包括窨井和地下水道,窨井连通地下水道;浮动式水质监测传感器装置设置于窨井内,以对水质进行监测;分流式流量监测传感器装置设置于地下水道内,以对水流量进行监测;浮动式水质监测传感器装置包括导轨和水质监测传感器浮动模块;分流式流量监测传感器装置包括分流管、水流量监测传感器、驱动部件、进水直角弯管、出水直角弯管和旋转接头。本发明主要用于城市管网的窨井水质及地下水道水流量的监测,具有监测精确、设备稳定性好、寿命长的优点,适于规模化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112266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1911381271.5
申请日:2019-12-27
申请人: 江苏蓝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电导率进行工业企业废水水质监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前端取水设备收集预处理废水排口的废水样本;特征因子在线监测仪器和在线电导率仪对收集的水样进行分析;所述在线电导率仪通过电导率对水质情况进行定性分析;后端架设云平台,部署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管理系统,采用GPRS无线进行数据传输,客户端实时监测企业污水排水口水质状况;当监测到污水排放实时数据超标;水质自动采样器采集水样和水质超标留样器进行水样备份,作为监管部门执法依据;同时后端平台软件自动记录、统计超标企业名称和超标数值,并通过短信网关发送短信给环保执法人员接收端。本发明可以在线实时监测多家企业排放的污水的水质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353751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51247.4
申请日:2021-07-27
申请人: 江苏蓝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PM2.5预测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获取污染物数据及环境特征因子;利用预先建立的污染预测模型对污染物数据及环境特征因子进行检测,得到污染预测报告;其中,污染预测模型的训练过程包括:利用样本污染物数据及样本环境特征因子对多个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多个原始预测模型;对多个原始预测模型进行筛选,得到最优预测模型;对最优预测模型进行优化,得到污染预测模型。本申请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和大数据构建污染预测模型,使得污染预测模型能够结合大数据深度挖掘影响污染物浓度的各因子之间内在的数据关系,建立起能够更为准确的反应空气污染物浓度与影响因子之间复杂机制的预测模型,提高了污染预测的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