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泡沫混凝土拼宽路基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895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0531956.4

    申请日:2021-05-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锚杆泡沫混凝土拼宽路基的施工方法,先施作n型基础,再分层安装L型挡板和插板形成面板,并分层进行泡沫混凝土回填浇筑,然后施作路面防排水体系,最后浇筑找平层,施作新路面层,完成锚杆泡沫混凝土拼宽路基的施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置的n型基础不但大大减小地基开挖量,而且有效提高泡沫混凝土回填区域基底的承载力,利用中空注浆锚杆加强与既有路基的整体性,技术效益优势明显;本发明中设置的插板和L型挡板,结构合理,制作安装简便,有效提高面板施工效率,减少工期;本发明中设置的支座和支撑杆,不但提高了面板的整体性和刚度,而且加强了新老路基的衔接,缩小沉降差。

    特大型独立式地下车库改造为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39267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40501.4

    申请日:2022-0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大型独立式地下车库改造为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新建城市快速路通过大型地下空间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一种特大型独立式地下车库改造为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车库分段;S200、施工前准备,将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运入场地,清理施工现场;S300、前段改造;S400、中段改造;S500、后段改造。本发明的创新在于采取分段施工,前段全部废弃,中间设置过渡段,后段采取双层道路设计,充分利用原地下车库结构;选用泡沫混凝土材料填充,不仅减轻荷重,减小沉降量,还填充得十分密实,能够充分地承载上部道路结构;改造设计的新型沉降缝,有效解决沉降不均匀问题;后段采取双层改造,实现车辆分流,缓解道路拥堵状况。

    复杂地质钻孔灌注桩泥浆循环系统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6275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474863.8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杂地质钻孔灌注桩泥浆循环系统的施工方法,钻管采用双层钢管,风管内置于钻管双层壁之间,一次清孔后不需拆除,可直接用于二次清孔,解决了传统技术清孔时需要拔出钻管安装风管等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施工效率大大提高;钻头设置喇叭形排浆孔,钻管出口设置牛角形弯管接头,流道呈流线型,且出口小,进口大,可以使流速提高,负压增大,同时在弯管接头出口处设置斜向的进气口并连接压气泵,通过压气提高排浆流速,可以在弯管接头内形成较高的负压,显著提高清孔质量和效率;本发明利用水上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平台的大直径钢管桩制作泥浆储存容器,解决了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泥浆无处存放的问题。

    陡峭山地轻质路堤结构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8177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87136.4

    申请日:2021-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陡峭山地轻质路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在陡峭山地施工区确定抗滑桩和基础桩的位置;2)在冠梁顶部搭接绑扎侧板配筋,然后进行现浇侧板抱箍柱拉结支模体系施工;3)分层浇筑现浇侧板混凝土;4)施工内侧横向钢梁和外侧横向钢梁;5)在冠梁内侧面先铺设加筋网;6)将提前制作好的预制减载板分块吊起安装在钢梁上;7)在下部隔水层上方浇筑上部泡沫混凝土层至设计高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采用在横向钢梁上设置预制减载板对泡沫混凝土回填区进行分层减载回填,保证回填质量,且减载板提前预制,吊装方便,大大提高施工速度,技术效益优势明显。

    泡沫混凝土避险车道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8177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52836.7

    申请日:2021-0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泡沫混凝土避险车道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在避险车道施工区平整场地;2)端桩、端立柱和钢筋混凝土防撞墙一体化施工;3)将预制H型桩柱进行吊装和打设施工;4)将预制钢混面板进行吊装施工;5)在两侧的条形基础之间进行内部的夯实素土层施工;6)泡沫混凝土浇筑;7)进行引路段、前部缓冲减速段以及顶部防撞段的面层浇筑施工;8)在预制H型桩柱顶部栓接护栏基座;9)服务车道施工;10)中部砂层减速段施工;11)强力反弹橡胶网减速系统施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设置前部缓冲减速段、中部砂层减速段和强力反弹橡胶网,起到多重减速制动效果,实现失控车辆的缓冲减速制动,有利于减轻避险后车辆的受损程度。

    钻孔灌注桩成桩体系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907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31955.X

    申请日:2021-05-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钻孔灌注桩成桩体系的施工方法,先进行勘察测量,再进行麻袋‑钢板桩围堰结构的施工,然后进行吊装钻孔平台的施工,最后进行导向搁置架的制作安装,完成钻孔灌注桩成桩体系的施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的麻袋‑钢板桩围堰结构,底部设置搅拌桩群有效承担上部荷载,粘土麻袋、砂土麻袋材料低廉,围堰成型速度快且不易污染周边环境,技术效益优势明显;本发明中设置的吊装钻孔平台,结构合理,安装快捷,分区合理,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本发明中的导向搁置架将护筒导向架、钢筋笼搁置架、导管(用于混凝土浇筑)搁置架合三为一,结构合理,利用率高,降低施工成本和工期。

    挡墙轻质土拼宽路堤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895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32048.7

    申请日:2021-05-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挡墙轻质土拼宽路堤的施工方法,先进行预制挡板的制作,再进行桩基支挡结构的施工,然后进行预制挡板吊装施工以及轻质土回填施工,最后进行新找平层和新路面结构层的施工,完成挡墙轻质土拼宽路堤的施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现浇的桩基支挡结构,结构合理,施工便捷且整体承载力好,减小沉降;同时采用预制挡板安装,提高施工效率,减小工期,技术和经济效益优势明显;本发明中采用预制挡板、斜向T型柱和扶壁使拼宽路堤呈倒梯形结构,与传统的正梯形路堤相比,无须放坡填筑,大大降低了占地面积,且填筑工程量小。

    复杂湍急水域钢围堰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1622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35495.0

    申请日:2021-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杂湍急水域钢围堰的施工方法,先进行菱形固定桩群施工和两个边角固定钢管桩施工,然后在迎湍流面吊放水下围堰支撑,施作双层钢围堰,再进行两侧边导向桩、导向梁、单层钢围堰的同步施工和内侧导向桩、导向梁、单层钢围堰的施工,接着在钢围堰内打设钢护筒,在靠近钢围堰的钢护筒进行水上支撑架的施工,用于后期抽水抵抗外侧水压力,接着进行外侧导向桩、导向梁、单层钢围堰的施工,最后钢围堰内清淤,浇筑水下混凝土封底,抽调钢围堰内的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在周边钢护筒和导向梁之间设置带有滑轨系统的支撑架,不但可以利用钢护筒对钢围堰起到支撑的作用,还能不受到钢护筒继续打设的影响。

    岩溶地区人工挖孔桩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9630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644757.6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溶地区人工挖孔桩,包括:搭接式现浇混凝土护壁支模体系、无填充物溶洞可拆式内撑模板空腔浇灌填洞结构、封盖、填塞水袋小直径微差爆破技术组装整体式装药结构及其防护体系、以及新型防晃动提渣筒。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针对无填充溶洞工况,通过设置内外块相连的支撑木板支撑填塞溶洞,保证临时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同时减少了溶洞浇灌混凝土的浪费,提高了施工效率;针对流质泥浆填充溶洞工况,通过设置顶部封闭结构,降低了灌浆不充分的现象,同时提高了灌浆施工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于提渣桶上部的自锁桶梁以及自锁卡扣,提高了提渣桶在提渣上升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防止桶中的渣土掉落,保证了孔底施工人员的安全性。

    一种用于量测围海造陆地基沉降的地震波装置及量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3028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69671.5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量测围海造陆地基沉降的地震波装置及其测量方法,该地震波装置包括测试通用系统、原位测试系统、地震源系统、检波器系统、GPS操作系统、机器语言系统及大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利用原位测试系统得到土体变形模量及承载力,利用GPS系统对围海造陆地区进行平面布置测点,地震源系统发射人工地震波,检波器系统接收地震波,通过机器语言系统读取其他系统数据并计算波速且对土层进行分类,最后绘制地下分界情况图并传输相应数据,利用大数据处理系统处理所得所有数据进行归档并计算得出沉降值。本发明提供的地震波装置及测量方法针对围海造陆地基沉降变化测量时间短、测量成本低、测量安全性高、测点布置方便,装置简单易携带进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