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817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427037.1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2J3/28 , H02J3/32 , H02J3/46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据模型驱动的风光储系统容量规划方法,包括:步骤S1:观察光伏和风电的历史数据分析系统的运行特征,提取机组关键性能参数;步骤S2:根据历史关键性能参数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预测规划年份机组的性能参数;步骤S3:通过运行特性建立出力比模型,利用发电出力比得到规划年份风光大致出力曲线,并预测机组性能参数对出力曲线进行修正得到优化风光出力曲线;步骤S4:首先,建立考虑经济及可靠性的规划模型;其次,向模型输入相关基础数据,包括系统目标水平年的负荷及机组逐小时特性等;最后,通过cplex求解得到最优的风光储容量规划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5656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22597.0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现货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核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认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主体类型,分别按合同核算方式及合同执行偏差核算方式计算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2)获取电网企业全额保障性收购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分配值、绿证认证电量及购买其他市场主体的超额消纳量;(3)根据步骤(1)、(2)获取的消纳量,核算不同的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本发明的一种基于非现货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核算方法,能准确有效核算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35879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22521.8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市场主体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目标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市场主体的不同划分市场主体类型:第一类市场主体为售电企业,第二类市场主体为电力用户;(2)根据划分的市场主体类型,获取不同市场主体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消纳量目标;(3)根据步骤(2)获取的不同市场主体的消纳量目标,计算不同市场主体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目标值。通过本发明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目标确定方法,能准确有效确认不同市场主体的消纳责任权重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327086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398027.0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的极限容量计算方法,属于新能源并网技术领域,首先构建包含支路电流变量的等效电流源π型等值电路,其次推导阻抗支路方程和对地支路方程,然后构建电力网络混合方程组,构建系统达到稳定临界情况下的可再生能源接入最大容量的数学模型,最后构建模型求解方法。本发明方法构建的电力网络方程,可监测物理量增多,使得对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测性大幅改善;推导出的极限容量边界圆方程组即数学模型,在保证系统稳定的情况下,计算接入极限容量变得简单具体;本发明方法更加简单易行,能够为电力部门安排可再生能源的运行方式提供辅助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33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1423915.X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终端,实时检测并网点电压,对光储并网发电系统状态进行判别;由判断结果,根据系统所处状态将控制策略分为两个区间;由判断系统正常运行时,进行第一区间控制;由判断系统发生电压跌落故障后,分别进行光伏换流器和混合储能系统的第二区间控制。本发明在传统单储能系统辅助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通过在光伏发电系统直流侧并联超导磁储能系统SMES和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实现低电压穿越;通过分区控制策略可实现正常运行时平抑光伏发电功率波动,最大限度地向电网提供无功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47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70896.6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敏 , 张雨津 , 范雪峰 , 李万伟 , 尹立夫 , 张中丹 , 余志刚 , 李丁 , 陆军 , 吕金历 , 冯智慧 , 田云飞 , 张军 , 杨昌海 , 白望望 , 孙沛 , 傅旭 , 王昭 , 李富春 , 许美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系统新能源电站配套储能合理规模测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对目标电力系统进行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的小时级生产模拟,测算目标电力系统总新能源年发电量和储能损耗电量;对包含增量新能源电站的目标电力系统进行生产模拟,测算目标电力系统总新能源年发电量和储能损耗电量,计算得到增量新能源电站的真实度电成本;给定单位储能规模,计算总投资及运行维护费折算的年费用,由小至大排序得到不同储能规模序列;对储能规模序列包含的不同储能规模下的电力系统进行生产模拟,逐个计算增量新能源电站包含储能的度电成本,比较得到最优配套储能规模。本发明可帮助增量新能源电站测算配套储能的合理规模,实现电站收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57016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1026169.0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武威供电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用户需求响应潜力预测方法和存储介质,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获取工业用户的历史负荷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S2,对工业用户的响应行为进行建模,基于预处理后的历史负荷数据求解得到需求响应负荷曲线;步骤S3,利用基线负荷曲线和需求响应负荷曲线量化工业用户的需求响应潜力;步骤S4,提取影响工业用户需求响应潜力的特征;步骤S5,建立以特征为输入的双输出神经网络概率预测模型,对工业用户的需求响应潜力进行预测。本发明可模拟工业用户的响应行为,扩充历史需求响应潜力数据,从而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同时本发明提出了工业用户的实时需求响应潜力日前概率预测模型,为工业用户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提供参考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264887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70359.4
申请日:2020-12-26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阶梯式相变管束的储热与释热装置,其包括保温筒体,保温筒体内自上而下设有多层导流板,保温筒体的下端设置有进液口,上端设置有出液口;相变管束,包括多个内置有相变材料的相变管,多个相变管设置在导流板上;释热通道,包括设置在保温筒体上端的冷液补液口、由保温筒体内导流板分隔形成的释热内腔和位于保温筒体下端的释热口;导流板与保温筒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导流间隙,不同层导流板上的导流间隙的位置交替分布;本申请具有结合高效储热与释热于一体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376536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65132.1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白银供电公司
Inventor: 薛国斌 , 张成杨 , 胡安龙 , 杨德州 , 郭江 , 魏勇 , 冯杨州 , 李惠庸 , 李敏 , 梁魁 , 平常 , 万小花 , 李玉科 , 李麟鹤 , 张中丹 , 宋汶秦 , 杨昌海 , 白望望 , 丁艳 , 王小文 , 郭嘉成 , 郭杰 , 牛海涛
IPC: E02D3/0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联合板索锚索回填土夯实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联合板索基础孔体回填土夯实装置及方法,所述联合板索基础孔体回填土夯实方法包括:联合板索基础桩坑回填土,采用分层铺筑;根据孔体回填土夯击后的压实度变化规律,控制每层铺筑厚度、每层的夯击次数和夯锤每次落距的高度;落锤应保持平稳,且夯位准确。本发明可实现孔体内回填的夯击密实,能够克服现有平底夯锤下落易倾斜夯偏夯实质量不易保证的缺点,提高了夯实效率。此外中间设置贯通孔不仅可以保证联合板索主锚顺利穿过,更有利于通过气孔将气浪排空,减少夯锤下落过程中产生的气浪。分层夯击,能够保证每层夯土达到设计的密实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16018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49816.5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椭圆弯管蓄冷相变材料装置,涉及蓄冷空调技术领域,包括壳体、两个端盖、偶数个分隔板和多个椭圆管,各分隔板的第一侧边固定于壳体的内侧壁上,相邻的两个分隔板的第二侧边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分隔板之间形成一个扇形区,各扇形区内设置有一个椭圆管,各椭圆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肋片,椭圆管的两端穿过端盖与外界连通,相邻的两个椭圆管由同一端盖伸出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通,椭圆管和连接管用于承载载冷流体,壳体与椭圆管之间用于填充相变蓄冷介质。本发明提供的椭圆弯管蓄冷相变材料装置能够提高制冷系统的换热效率,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以达到小容量高效率的目标,极大的提高了蓄冷效果,提高蓄冷装置的有效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