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容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011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957231.0

    申请日:2023-08-01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pod容量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云计算平台技术领域,其中pod容量控制方法包括:监测用于调用预设的AI模型集中至少一个AI模型的至少一个预测服务请求,以确定相应的服务请求队列集;针对各个AI模型,确定AI模型的实时TPS、预设的单副本TPS、预设的TPS标准值和相应服务请求队列的阻塞队列指标;根据实时TPS、TPS标准值和阻塞队列指标,控制扩大或缩减针对AI模型所对应的pod副本数量。由此,保障不同AI模型的容器资源能够被合理调控,满足并行运行的多个AI模型的实时数据处理的性能需求,同时保障各个AI预测服务能够实现较高的服务响应效率。

    一种检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224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21060.8

    申请日:2021-05-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检漏装置包括:上压部分,其被配置为在待检漏设备的上预留孔处密封压紧所述上预留孔,所述上压部分包括气体通道,该气体通道连通所述上预留孔;下压部分,其被配置为在待检漏设备的下预留孔处密封压紧所述下预留孔。本发明采用轴向压紧密封的方式连接以进行检漏,对孔径的偏差要求低,在压紧轴向的尺寸可调范围大,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使用时操作方便,消除了二次焊接产生的不良影响,能在轴向实现较大压紧力,密封能达到较高的等级。

    一种圆盘式气液两相流体均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89584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528766.2

    申请日:2020-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盘式气液两相流体均布装置,包括一竖直设置的外壳筒体,在外壳筒体的内部设有一中心筒体,中心筒体的上端由一挡板密封,中心筒体的下部外壁上设置有一与外壳筒体的内壁紧固连接的环板,环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均流孔;在外壳筒体与中心筒体之间均匀设置若干挡块,挡块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形成气相通道,若干挡块的底端均与环板固定连接,外侧壁均与外壳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内侧壁均与中心筒体的外壁之间设有缝隙。本发明,外界气液相流体进入外壳筒体后,气相流体流入到气相通道中向下扩散流动,液相流体自由下落流入到环板上通过均流孔流出,使流体气液相均布通道相对独立,对含气率小的流体具有较好均布效果。

    一种高压天然气液化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5930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0563333.3

    申请日:2018-0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天然气液化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冷箱、制冷压缩机、BOG压缩机、高压气体膨胀机、低压气体膨胀机、LNG液力透平、LNG闪蒸罐以及原料气进口管路;冷箱包括冷箱高温段和冷箱低温段,制冷压缩机包括制冷压缩机一段和制冷压缩机二段;低压气体膨胀机连接制冷压缩机一段,高压气体膨胀机连接制冷压缩机一段和制冷压缩机二段;LNG液力透平连接BOG压缩机。本发明天然气液化系统采用低压气体膨胀机和高压气体膨胀机与制冷压缩机连接,以及LNG液力透平与BOG压缩机连接,因此通过低压气体膨胀机和高压气体膨胀机共同驱动制冷压缩机,以及通过LNG液力透平驱动BOG压缩机,使得整个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不需要外界能源的消耗。

    一种伴生天然气处理平台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598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96035.3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伴生天然气处理平台。该伴生天然气处理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外输张力监控组件和定位张力自主调节组件,外输张力监控组件包括外输控制缆和张力监测器件,外输控制缆用于将外输船连接于平台本体,张力监测器件用于监测外输控制缆的张力;定位张力自主调节组件包括定位部件和张力调节部件,定位部件用于固定平台本体,张力调节部件与外输控制缆信号连接,用于调节定位部件的张力。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伴生气运输船在停泊的过程中,运输船的波动会对天然气处理平台的稳定造成一定威胁的缺陷,实现一种能够平衡伴生天然气处理平台因运输船的波动所带来的晃动,使得平台的总体受力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

    一种传输管
    17.
    发明公开
    一种传输管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391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49623.0

    申请日:2024-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传输管。传输管包括防腐层、保温层和包覆层。其中,防腐层包括第一高分子材料层,所述第一高分子材料层的内侧设有第一钢丝层,外侧设有第二钢丝层,所述第一钢丝层和所述第二钢丝层外部均包覆有第二高分子材料层;保温层设于所述第二钢丝层背离所述第一高分子材料层的一侧;包覆层设于所述保温层背离所述第二钢丝层一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传输管在长距离输送液态二氧化碳时易于被腐蚀,从而不能保障传输管的正常使用的缺陷,实现一种耐腐蚀的传输管,进而保障了液态二氧化碳的长距离输送。

    一种LNG液化过程智能监测与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674114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210286888.4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液化过程智能监测与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其包括:与LNG工厂DCS控制系统建立网络通信,收集数据并对LNG系统运行状态和各关键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机器学习预测方法对压缩机、换热器、节流阀、分离器建立物理过程预测模型;基于物理过程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利用收集的LNG系统运行数据,建立基于系统能耗、压缩机频率、冷剂节流阀开度、冷剂流量、天然气进出口参数、冷剂组分配比的运行优化模型,并进行能耗最优化求解;将求解得到的整体能耗最优对应的数据与优化操作建议接近的历史相似工况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输出操作参数至DCS控制系统,最后传递给液化系统设备PLC控制器,使LNG系统达到能耗最优运行状态。

    一种LNG接收站氮气循环管道预冷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2858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90027.1

    申请日:2023-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接收站氮气循环管道预冷系统和方法。本发明系统包括液氮槽车、入口冷却罐、氮气鼓风机、气液混合器、待预冷的LNG管道和LNG储罐,液氮槽车与入口冷却罐的液氮入口连接,入口冷却罐的氮气入口与LNG储罐的氮气出口连接,入口冷却罐的氮气出口与氮气鼓风机的入口连接,氮气鼓风机的第一出口与气液混合器的氮气入口连接,入口冷却罐的液氮出口与气液混合器的液氮入口连接,气液混合器的氮气出口与待预冷的LNG管道的氮气入口连接,待预冷的LNG管道的氮气出口与LNG储罐的氮气入口连接。本发明采用氮气循环和液氮喷射混合的方式进行管道预冷,有效的利用管道预冷后的氮气,充分利用液氮的气化潜热,大大减少液氮的物资消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