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6065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56257.5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的立式燃烧器系统及其应用方法,系统包括升降轨道、升降架、燃烧器和升降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的动力装置固定于升降轨道的顶部、升降架连接于其动作执行件的下端,升降架的一侧连接有导向轮装置,燃烧器固定于该侧的对侧,升降动力装置工作带动升降架通导向轮装置沿升降轨道上下滑动,实现燃烧器的上下位置改变。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位置的燃烧器的不同插入深度来满足熔体底部不同高度和不同区域的热量需求,不仅可解决金属相的结死问题,还能消除熔体金属相和渣相之间的隔膜层,使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进入金属相流入熔炼炉的澄清分离区,减少渣带走的金属,提高重金属的回收率,同时对重金属固废进行无害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80011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813411.0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00 , F23D14/00 , F23D14/46 , F23D14/48 , F23D14/78 , F23D2900/21 , F27D99/0033 , F27D2099/0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炼炉用潜流喷射燃烧装置,包括喷嘴头、后座和管接头,喷嘴头和后座前后连接;喷嘴头设有燃料通道和助燃气体通道,还设有水冷埋管,后座设有与喷嘴头燃料通道连通的燃料通道,还设有与助燃气体通道连通的助燃气体分配室,管接头连接于助燃气体分配室的侧壁,通过管接头给助燃气体分配室中输入助燃气体;喷嘴头潜没于熔体中,燃料和助燃气体从喷嘴头同时喷射入熔体内部,剧烈燃烧产生高温并能剧烈搅动熔体,加速化学反应。本装置具有集燃烧供热熔化、熔体搅动和炉内气氛控制于一体的优势,所以能提高熔炼效率。喷嘴头自带水冷埋管,通过水循环对喷嘴头进行冷却,可大大减低喷嘴头的内部温度,从而使喷嘴头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
公开(公告)号:CN103398589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55413.7
申请日:2013-08-15
Applicant: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7D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冶金炉打孔放渣装置,包括预埋有铜管的渣口铜水套和铜水套塞子,铜水套塞子装配于渣口铜水套内,铜水套塞子的轴向中心有通孔。通过在渣口铜水套内增设铜水套塞子,两者之间通过渣口铜水套外端凸台上连接的钢板来固定限位,两者的实体内均预埋铜管。铜水套塞子可方便的从渣口铜水套的安装孔中拆卸更换。需要放渣时,打通铜水套塞子中间通孔内的封泥即可。渣口铜水套和铜水套塞子均为铜冷却件。避免了现有技术渣口钢水套因渣的冲刷严重变形强度减弱而易漏水的缺陷,克服了现有技术更换水套需要停炉的缺陷,从而提高冶金炉的实用安全性能,延长冶金炉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91336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37719.8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2B13/02 , F27D3/18 , G06F30/25 ,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闪速炼铅喷嘴及其进气管直径确定方法,涉及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其包括气体喷管和物料喷管,物料喷管的底部通过法兰连接在反应炉顶部,物料喷管连通至反应炉中;气体喷管同轴套设在物料喷管内,且通过法兰连接;物料喷管上设有进料口,气体喷管上设有螺旋供气组件,螺旋供气组件包括多个进气管,进气管连通气体喷管;多个进气管关于气体喷管呈切向设置,且关于气体喷管呈圆心对称;该方法考虑到切向风速对轴向风速的影响,从而对进气管直径做出一定要求,从而确保旋流稳定;本申请通过气体喷管、物料喷管和进气管的设置,使喷嘴分为内区与外区,并通过进气管在气体喷管内生成旋流,从而提高物料在反应炉中空中的停留时间,使其能得到充分反应,从而提高炼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7665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38331.2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镍精矿综合回收的方法,包括:对铜镍精矿进行熔炼,得到上下分层的熔炼渣与高镍铜锍;将风淬粒化的高镍铜锍进行侧吹吹炼,得到上下分层的高镍吹炼渣与合格粗铜;将液态熔炼渣与高镍吹炼渣混合进行两步还原熔炼,弱还原得到上下分层的铁渣与铜镍合金,强还原得到上下分层的还原渣与铁水。本发明的方法通过粒化铜锍侧吹强化搅拌实现了Ni元素的一步脱除,使高镍铜精矿应用于大型化连续铜冶炼成为可能。同时通过将熔炼渣与吹炼渣协同处理,实现了Cu、Ni、Fe元素的短流程综合回收。深度贫化后的尾渣经水淬后形成钙硅系玻璃体,对重金属离子有固化效果,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原料,实现了对矿产资源的高值化、全质化利用,是铜冶炼厂拓宽原料适用范围、降本增效的全新技术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196425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63504.1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炼镍的方法及装备,该装备包括熔炼炉、电炉和吹炼炉,所述熔炼炉设有加料口、还原剂及硫化剂加入口,所述电炉的一侧与所述熔炼炉的一侧的底部直接联通,所述吹炼炉的一侧与所述熔炼炉的另一侧的底部直接联通,所述电炉、所述熔炼炉和所述吹炼炉的炉底高度依次降低,所述熔炼炉下部设有带有铜水套冷却的熔池反应区,所述熔池反应区设有一组一次风口,所述熔炼炉的上部设有一组二次风口,所述吹炼炉安装有喷枪。本发明实现一座炉子分区同时实现了红土镍矿熔炼、沉降分离和吹炼功能,不必单独配置吹炼炉和沉降电炉,实现熔渣显热的最大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75805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00132.9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连续石墨化的装置及工艺;涉及碳素材料连续石墨化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原料预热系统、热旋风分离器和流态化炉,三者两两连通;所述原料预热系统包括主体和多个锥体,所述主体上开设有入料口和排气口;多个所述锥体阵列设置且与所述主体连通,所述锥体倒放设置,所述锥体的顶端与所述主体连通,所述锥体的底端与所述流态化炉连通;该工艺使用了上述装置,使物料在该装置中自由循环逐级加热,且对各个区域的温度进行了划分,减少了设备维护的时间,同时对热量进行了充分的回收利用,有利于石墨负极材料的连续石墨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81792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1116502.7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浮渣熔炼生产粗铜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熔炼强度高,能够高效处理铜浮渣并一步产出粗铅、粗铜产品,降低后续工艺处理难度。本发明的方法铜铅在不同区域分别熔炼,第一可以分隔熔炼区和吹炼区上部烟气,方便两个空间分别控制气体分压,实现不同阶段的功能;第二可以防止熔炼渣和铜吹炼渣混溶,实现含铜废渣的高效循环利用;第三可以实现冰铜向吹炼区的流动;因而通过分区熔炼的方法,各组分分离效果更好,金属回收率高。本发明的方法中,熔炼后,铅液层温度为700~800℃,可降低粗铅中含铜量,也可增加铜的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3332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547594.3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铜基固废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铜基固废、煤与熔剂均匀混合配料后进行还原熔炼,产出粗铜、还原渣、烟尘1;产出的粗铜进行阳极精炼,燃料率为5‑15%,造渣率为3‑30%,得到铜阳极板、精炼渣、烟尘2;产出的精炼渣采用酸浸,得到电铜、浸出渣1。本发明既能使铜基固废中的铜高效分离,又能处理废杂铜、次氧化锌烟尘、锡渣等重金属固废,实现全流程铜锌铅锡的梯级综合高效回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9802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285760.1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型锌精矿流态化焙烧炉及其参数确定方法,其炉体底部连接有布风板,布风板下方连接的送风系统包括风箱、鼓风机及两者之间的连接风管路。所述鼓风机包括多台并联的罗茨风机,所述连接风管路包括混气罐和环形风管,各罗茨风机的排风管连接至混气罐,混气罐连接一根鼓风主管,鼓风主管连接至环形风管,环形风管与所述风箱之间设置多根连接风管。本发明对焙烧炉的送风系统进行创新改进,通过精确计算确定风箱与环形风管之间的连接风管采用差异性管径,使环形风管内的风流具有均匀性;对布风板上不同区域的风帽采用差异化设置,使送入的气流向四周扩散,保证气流的均匀性,避免炉内出现气流不足及过量的区域;将抛料口采用多点环状布置,同时通过精确计算确定抛料速度,使炉料落点在炉体中心附近,从而使炉内形成较好的流态化条件,使风箱送入的超大风量产生的动压缓释成静压自下而上弥散进入流态化床层的布风板,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