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3737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31618.1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N3/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擦试验方法。摩擦试验方法包括:测试样品沿竖直方向对摩擦头加载;测试样品与摩擦头沿水平方向相互摩擦;获取悬臂梁的自由端的水平变形。由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位于真空低温腔体外部,从而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工作效果良好,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工作热量不会影响低温试验环境,进而使得摩擦试验设备适用于真空低温环境,避免了在真空低温腔体内部安装电机。通过激光测距装置测量悬臂梁自由端的水平变形,由于激光测距装置位于真空低温腔体的外部,从而可以适用于真空低温腔体内的低温条件下的变形测量,进而避免了在真空低温腔体内安装测量传感器,同时可以保证极高的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9377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094997.0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大温变关节轴承测试平台及关节轴承的观测方法。该低温大温变关节轴承测试平台包括:运动与载荷模拟系统;环境测量与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上位机;以及测量与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转移膜在线观测装置,所述转移膜在线观测装置用于低温、大温变、真空、气氛环境下对所述关节轴承的内圈外表面进行在线观测,并与所述上位机连接,进行观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实现低温、大温变、真空、气氛环境下关节轴承内圈外表面转移膜成分、形态、厚度等的在线观测,避免离线观测造成的样品污染、无法持续观测等问题,为研究特殊工况环境下关节轴承的自润滑机理及失效形式提供手段,提高关节轴承的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33137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75589.8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河北日月善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硫化钼基复合多层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二硫化钼基复合薄膜包含层状三明治结构的二硫化钼以及掺杂元素;所述层状三明治结构的二硫化钼为循环单元,循环单元层叠20-100次;所述掺杂元素选自Ag、Ti、W、Cr、Au和Nb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层状三明治结构的二硫化钼含有钼富集层,所述钼富集层的硫原子与钼原子的摩尔比为(1:2)-(1:10)。所述二硫化钼基复合多层薄膜的制备使用的装置为离子束复合沉积装置,通过离子增强高离化磁控溅射和500-2000V离子源轰击制备具有超滑性质的二硫化钼基复合多层薄膜。能够满足对润滑性有极高需求的材料或零部件的润滑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26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187011.X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纳转移膜超声分离提取装置。微纳转移膜超声分离提取装置包括:转移容器,具有容纳腔,腔底设有通孔;夹紧部,用于夹紧试件且与转移容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夹紧部夹紧试件时试件的摩擦端凸出于夹紧部,以致试件的摩擦端能进入通孔内;固定部,固定部与转移容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固定部设有排液孔,固定部与转移容器用于夹紧微栅支持膜,使得微栅支持膜位于排液孔的入口处和通孔的出口处;以及密封部,用于密封或打开排液孔的出口。上述的微纳转移膜超声分离提取装置能够准确定位转移膜,减小操作难度,便于实现不同实验组的试件的转移膜精确地提取自同一区域。通过对夹紧部进行操作来实现对试件的操作,不易污染转移膜。
-
公开(公告)号:CN11323508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04404.4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23C28/00 , C23C14/06 , C23C14/16 , C23C14/22 , C23C14/35 , C23C16/34 , C23C16/50 , A63C1/00 , A63C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冰刀制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冰刀及其制备方法、冰刀鞋。冰刀包括基体刀片及镀于基体刀片的刀刃两面的涂层,涂层包括位于内部的金属涂层和位于外部的硬质涂层。金属涂层的材质为Ti、V、Cr、Mn、Co、Ni、Cu、Zn、Zr、W、Mo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组成的合金。硬质涂层的硬度为HV1500~HV6000。金属涂层的晶格常数位于刀刃材质的晶格常数与硬质涂层的晶格常数之间。该冰刀由于涂覆了硬质涂层而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减磨效果,且通过引入金属涂层增强了冰刀基体刀片与硬质涂层之间的结合力,从而避免了硬质涂层易脱落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冰刀的制备方法和包括该冰刀的冰刀鞋。
-
公开(公告)号:CN110793773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911095732.2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大温变关节轴承测试平台,包括:运动与载荷模拟系统,所述运动与载荷模拟系统用于低温、大温变、真空、氮气氛中的一种或多种环境下夹持所述关节轴承,并实现所述关节轴承运动加载;环境测量与控制系统,与所述运动与载荷模拟系统配合,用于测量与控制所述关节轴承所处的环境氛围,使得所述关节轴承处于低温、大温变、真空、氮气氛中的一种或多种环境下进行试验与测量;以及测量与数据采集系统,与所述运动与载荷模拟系统及环境测量与控制系统配合,实现关节轴承在特殊工况环境下的摩擦测试。为研究检验关节轴承性能参数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优化适用于特殊工况环境的关节轴承提供手段,保证关节轴承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77352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10138055.1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9K3/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耐磨新型二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可以为涂覆法,包括:将新型二维材料A撒到基底表面,将零维材料B和/或二维材料C撒在所述新型二维材料A表面,向所述新型二维材料A表面与零维材料B和/或二维材料C表面加溶剂,用刮板涂覆直至所述新型二维材料A、零维材料B和/或二维材料C与所述溶剂混合均匀,使所述溶剂挥发,得到负载在所述基底上的所述超耐磨新型二维复合材料。本申请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超耐磨新型二维复合材料能够满足对耐磨性有较高需求的材料或零部件的耐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79377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095732.2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大温变关节轴承测试平台,包括:运动与载荷模拟系统,所述运动与载荷模拟系统用于低温、大温变、真空、气氛环境下夹持所述关节轴承,并实现所述关节轴承运动加载;环境测量与控制系统,与所述运动与载荷模拟系统配合,用于测量与控制所述关节轴承所处的环境氛围,使得所述关节轴承处于低温、大温变、真空、气氛环境下进行试验与测量;以及测量与数据采集系统,与所述运动与载荷模拟系统及环境测量与控制系统配合,实现关节轴承在特殊工况环境下的摩擦测试。为研究检验关节轴承性能参数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优化适用于特殊工况环境的关节轴承提供手段,保证关节轴承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4359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1196646.8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10M125/02 , C10M125/18 , C10M125/22 , C10M125/26 , C10M125/04 , C10M169/04 , C10N50/08 , C10N3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特殊工况下的新型超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包括特殊结构碳薄膜、高温润滑材料以及零维纳米材料,所述高温润滑材料和零维纳米材料位于特殊结构碳薄膜的表面。在真空或惰性环境下的超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了将高温润滑材料与零维纳米材料混合均匀后在溶剂中分散,并将得到的液体滴加在特殊结构碳薄膜的表面,待溶剂挥发完全,即得超滑复合材料。本申请制备的新型超滑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经过惰性环境下的摩擦磨损测试后发现,突破千分位而实现万分位下的超滑,摩擦系数低至0.0004,并能稳定在0.0009,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够满足特殊工况下对润滑性有极高需求的材料或零部件的润滑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442406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910827560.7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10M125/08 , B82Y30/00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元二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多元二维复合材料包括:二维材料、量子点材料和零维材料;所述零维材料的结构为零维纳米颗粒,所述零维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度记为x,x的取值为10nm<x≤55nm。上述多元二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基材放置在容器底部;将二维材料、量子点材料与零维材料分别加入到溶剂中并分散均匀;待二维材料、量子点材料与零维材料全部铺满基材表面后取出基材,静置至溶剂蒸发完全,即得多元二维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多元二维复合材料,克服了传统二维固体润滑剂结构易退化、耐候性差、易磨损的缺陷,实现了多元纳米材料的协同复配,使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润滑性能和极低的磨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