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5623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655391.3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输电线路现场人工雷击实验中减小注入电流波形波头时间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冲击电流器、被测杆塔、电压测量探头、示波器;述冲击电流发生器设置有接地端、回流极、输出端;所述接地端通过所述回流极与大地相连;所述系统还包括扁铜线;所述冲击电流发生器输出端通过扁铜线与被测杆塔顶部相连。与使用沉重的扩径导线相比,本发明使用扁铜线的弧垂更小,和被测杆塔之间的耦合小,测量结果更为准确;更容易满足对地安全距离要求,防止出现对地放电等危险情况;且取材简单,成本低廉,只需普通的扁铜线即可满足试验条件。本发明可以实现在人工雷击试验现场减小注入电流波形的波头时间,更准确的体现输电线路的冲击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5209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1023818.6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01R2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接地装置冲击接地阻抗测试方法,包括:1)、使用环绕在接地装置周围等间距布置的接地极作为回流极,保证了接地装置向四周散流的均匀分布,本发明由于无需将回流极布置得很远,因此测试方便,同时冲击电流发生器也更容易产生大电流。2)、将电位参考点选择在回流电极上,最大限度的减小了测试产生的直接误差;3)、通过修正系数的方式获得冲击接地阻抗,修正系数基于实测土壤模型来求出,在保证了接地装置向四周散流的均匀分布的同时,实现了冲击接地阻抗的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058081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811345557.3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压和电流引线电磁耦合的消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测量不同相同极间距下,不同频率点的电压数据及电流数据;S2:根据影响因素耦合分析所述电压数据及所述电流数据;S3:获得实际需要的电压测量数据及电流测量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优点:1.利用垂直布线和增大引线距离的方式,不仅可以削弱大部分的耦合分量,实验进行采用此方式也易于进行。2.采用消耦计算的方式,考虑的因素较为全面,可以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消耦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934282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44709.5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2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断开第一基杆塔的第一接地引下线与第一基杆塔的连接处;在第一接地引下线与第一基杆塔的连接处串联接入冲击电流发生器;通过冲击电流发生器输出脉冲电流,以经过第一基杆塔流入第二基杆塔;采集第二基杆塔的第二接地引下线处的地电位升和第二接地引下线流过的电流总和,以根据地电位升和电流总和的比值得到第二基杆塔的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电阻。该方法可以实现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阻抗测量,并采用现有的杆塔接地装置作为回流极,且回流极距离被测接地装置较远,对电流分布的影响很小,电流引线与电压引线间距离较远且在空间呈垂直关系,相互耦合很小,测量结果更准。
-
公开(公告)号:CN102424576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255637.1
申请日:2011-08-31
IPC: C04B35/453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适应均匀电场作用的非线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工材料技术领域。以氧化锌、氧化铋、氧化锰、氧化钴、氧化铬、氧化锑和氧化铝为原料,按比例称量后混合,将酒精加入到混合原料中,用纯氧化硅制成的研磨球进行研磨,将球磨后的浆料干燥,粉碎;在甲基乙烯基硅胶中加入硫化剂,用四氢呋喃溶解,得到混合溶液,使混合溶液与氧化锌压敏粉体混合,将混合物放入热压成型,得到具有自适应均匀电场作用的非线性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非线性复合材料,应用到存在强不均匀电场的高压输变电系统绝缘部件中,有效降低电场强度的作用;在低电场强度区域,能够保持良好的绝缘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298996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254787.0
申请日:2011-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场分布均匀的特高压合成绝缘子,属于电工材料技术领域。本特高压合成绝缘子中,硅橡胶绝缘子和非线性特性绝缘子相互连接,所述的接地电极端和均压环置于硅橡胶绝缘子的端部。固定导线的高压电极端和均压环置于非线性特性绝缘子的端部;所述的硅橡胶绝缘子占特高压合成绝缘子总长度的4/5。非线性特性绝缘子占特高压合成绝缘子总长度的1/5。本发明提出的特高压合成绝缘子,采用非线性复合材料制备绝缘子单体,与传统硅橡胶绝缘子单体混合组装而成,能够显著改善特高压绝缘子整体电场分布的不均匀性,提高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减小均压环尺寸甚至取消,极大地减小特高压绝缘子设计生产安装的难度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09373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21133.X
申请日:2016-07-30
IPC: G01R31/12 , G01R19/1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 , G01R19/165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晕电流的定位方法和装置,属于电力系统运行监测及量测技术领域。利用隧穿磁阻磁场传感器具有的高灵敏度、宽频带、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及对磁场方向的敏感性,制作了双轴磁场传感测量装置,采用传感器阵列的形式实现了对恶劣电磁环境中电晕电流周围磁场的测量,并通过测量磁场值提出了对电晕放电点的定位方法,最后得到电晕放电点的近似区域及近似放电点。本发明方法及装置基于隧穿磁阻磁场传感器的测量优势,针对高频电晕放电电流产生的磁场信号进行测量,兼顾电晕电流特点,实现了电晕放电点的准确定位。本发明解决了无法对设备绝缘缺陷产生的电晕电流进行精确定位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极端电磁环境下磁场及电流测量的稳定性及精度,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运行及绝缘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2000541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1527033.7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阶段可逆热致变色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聚二炔纳米管指示剂和硅橡胶绝缘材料基体;所述硅橡胶绝缘材料基体的制备原料包括含有线型聚二甲基硅氧烷前体的基础剂、交联剂和催化剂。本发明提供的材料利用聚二炔纳米材料的温度敏感性,实现硅橡胶绝缘材料的可逆热致变色。实验结果表明:材料在不影响基体本身机械、绝缘性能的前提下,既能够实现从室温至120℃的多阶段(蓝‑紫‑红‑橙)可逆颜色变化,实现较宽温度范围的设备温度监控,也能实现异常温升的在线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98050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26751.6
申请日:2025-01-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波导光栅结构的电场传感器件,涉及电场传感技术领域,该电场传感器件包括衬底,以及设置于衬底上的第一波导光栅结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偶极子天线和第二偶极子天线,第一波导光栅结构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置于第一波导光栅结构的相对两侧。第一偶极子天线与第一电极电连接,第二偶极子天线与第二电极电连接。利用偶极子天线接收外部电场,并传递到第一波导光栅结构两侧的电极上,放大施加在第一波导光栅结构上的电场,从而增加电场传感器件的测量量程。并且,电场传感器件具有宽频带测量、非接触式测量、体积小、灵敏度高、温、湿度稳定性高、绝缘成本低、安装便捷等特点,适合在电力网络中大规模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1951374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75850.4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Inventor: 高吉普 , 胡军 , 张缘圆 , 吴世林 , 辛明勇 , 潘石 , 徐长宝 , 马浩宇 , 毕然 , 张汇泉 , 刘新霆 , 张波 , 何金良 , 高源 , 张宣 , 邱可玥 , 钟润峰 , 张钥朗
IPC: G06F18/2431 , H02J3/00 , H02J3/38 , G01R31/00 , G01R31/08 , G06F18/2411 , G06F18/2413 , G06F18/2415 , G06F18/2131 , G06F18/214 , G06N20/20 , G06N20/1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故障分类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目标配电网故障模型;获取目标配电网模型仿真结果中第一时域信号数据;根据第一时域信号数据构建第一故障数据集;使用第一故障数据集训练第一电网故障分类模型,根据训练完成后的第一电网故障分类模型进行配电网故障分类。通过模拟真实配电网的复杂工况,本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应用中的各种情况。此外,采用的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和集成学习算法相结合,不仅能够准确地识别出各种故障类型,而且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也显示出较高的计算效率。因此,本申请的配电网故障分类方法及系统在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并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