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5470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563410.6
申请日:2016-07-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式互感器校验仪的相位误差检测系统及其方法,涉及智能电网领域中的计量检测技术。本系统是:模拟信号源、数据报文输出电路和同步时钟输出电路分别与电子式互感器校验仪的模拟信号端子、数据报文端口和同步信号端口连接;模拟信号源、数据报文输出电路和同步时钟输出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本方法是:①检测系统连接与初始化:②根据设定的相位值,计算时间相应的时间偏移量:③根据时间偏移量,设置时钟同步信号的输出偏移:④比较实测相位误差与标准相位误差,得到相位误差性能。本发明可以直观地得到设定的相位差;使其相位误差性能可溯源到时间标准量值,实现相位的量值可溯源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26553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166668.3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郑州三晖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助式单相电能表误差校准装置及其方法,涉及单相电能表误差校准技术。本装置的结构是:PC机和信号源相连;信号源分别连接电压功率放大器和电流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电压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和电流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标准单相电能表和被校单相电能表;标准单相电能表(30)和被校单相电能表分别和误差计算器相连,PC机分别和误差计算器、人机交互触摸屏和数据输出模块相连。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根据个人意愿和需求对电能表的误差进行监督校准,确保了电能计量准确和公平公正,有利于提高电能表计量在全社会的公信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913150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10166559.1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C1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能表电力元器件一致性检测方法,涉及图像识别、光源控制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①建模板;②摄取图像;③电子元器件粗检测;④PCB精确检测;⑤电子元器件图像分类;⑥再次确定;⑦输出结果。本发明通过电子元器件的粗检测、精确检测、分类、再次确定一系列步骤,使电子元器件的一致性检测足够稳定可靠,达到稳定的智能电能表电子元器件一致性检测的目的;本发明适用于各电力公司、电能表生产厂家的电子元器件一致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383445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10296849.3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表寿命和可靠性预测系统及其方法,属于电力工程检测领域。本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采集单元(100)、数据调整单元(200)、模型建立单元(300)、模型调整单元(400)、计算单元(500)和结果输出单元(600);本方法是:第1、建立智能电表寿命和可靠性指标;第2、建立智能电表的数学模型,进行元件失效率的计算,利用失效率结果计算得到预测结果从而完成智能电表的寿命和可靠性分析。本发明可解决现有传统判断方法有效性低、试验时间长、结果一致性差等问题,具有操作方便、误差较小、经济可行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54702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610563410.6
申请日:2016-07-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式互感器校验仪的相位误差检测系统及其方法,涉及智能电网领域中的计量检测技术。本系统是:模拟信号源、数据报文输出电路和同步时钟输出电路分别与电子式互感器校验仪的模拟信号端子、数据报文端口和同步信号端口连接;模拟信号源、数据报文输出电路和同步时钟输出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本方法是:①检测系统连接与初始化:②根据设定的相位值,计算时间相应的时间偏移量:③根据时间偏移量,设置时钟同步信号的输出偏移:④比较实测相位误差与标准相位误差,得到相位误差性能。本发明可以直观地得到设定的相位差;使其相位误差性能可溯源到时间标准量值,实现相位的量值可溯源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16355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10022251.9
申请日:2016-01-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29/08
Abstract: 一种基于喷泉码的智能电能表误差大数据安全存储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智能电能表自助误差校准装置、HDFS客户端、Hadoop大数据存储平台;所述智能电能表自助误差校准装置,用于采集被测智能电能表数据;所述HDFS客户端用于对采集到的智能电能表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后的数据编译码;所述Hadoop大数据存储平台用于对智能电能表误差大数据进行分布式存储,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提升了存储效率;提升了存储空间利用率;解决了传统由于DataNode失效而导致的存储数据丢失问题;确保了用户数据的私密性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3926554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90616.X
申请日:2014-05-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能表外观标识一致性检测装置及其方法,涉及智能电能表外观标识检测技术。本装置是:PC机和控制器通过信号线接口相连接;控制器输出端分别连接X轴伺服、Y轴伺服、Z轴伺服和进给伺服的输入端;相机、点光源、面光源和激光测距模块共同连接在杠杆上,通过X轴伺服、Y轴伺服和Z轴伺服控制杠杆的运动,对准表位;A表座、B表座、C表座、相机和光源共同连接在推进板上;推进板和进给伺服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智能电能表外观标识一致性检测的自动化,提高了检测效率;提高了准确度和可靠性;提高了检测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3735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123970.0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深圳市科陆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IPC: G01R21/1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电能测量准确度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待测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并通过AD转换成数字信号序列,标记数字信号序列为第一信号;基于FIR滤波处理第一信号,标记处理后的第一信号为第二信号;确定第二信号的过零点的序列号,基于序列号计算第一信号的均方根;基于转换系数和均方根获取电压幅值U和电流幅值I,对第一信号进行FFT变换以获取次谐波的模并推导出相应的通道相位θ,基于功率公式P=UI*COSθ获取当前通道的有功功率。系统用于执行对应方法。本发明对数字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获取合适的信号周期,基于信号周期处理原始的数字信号以获取电压、电流幅度,根据功率计算公式处理电压、电流幅度以获取有功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062617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321777.8
申请日:2014-07-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并单元计量特性现场检测系统及其方法,属于智能电网中的计量检测领域。本系统包括被测合并单元(100)、TV二次回路(200)、TA二次回路(300)、同步时钟(400)和光纤数字电能表(500);设置有合并单元现场检测装置(600);被测合并单元(100)、TV二次回路(200)、TA二次回路(300)、同步时钟(400)和光纤数字电能表(500)分别与合并单元现场检测装置(600)连接。本发明可以在间隔不停电动情况下,对合并单元的采样的比差和角差进行检测,从而对合并单元的误差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智能变电站中计量体系的准确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551635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22251.9
申请日:2016-01-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2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7/1097 , H04L1/0056 , H04L67/141 , H04L67/40
Abstract: 一种基于喷泉码的智能电能表误差大数据安全存储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智能电能表自助误差校准装置、HDFS客户端、Hadoop大数据存储平台;所述智能电能表自助误差校准装置,用于采集被测智能电能表数据;所述HDFS客户端用于对采集到的智能电能表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后的数据编译码;所述Hadoop大数据存储平台用于对智能电能表误差大数据进行分布式存储,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提升了存储效率;提升了存储空间利用率;解决了传统由于DataNode失效而导致的存储数据丢失问题;确保了用户数据的私密性保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