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9082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77185.5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2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煤矿灾害的风险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区域的初始生产数据和初始静态数据,处理所述初始生产数据和所述初始静态数据,得到所述待检测区域中多个灾害种类对应的灾害致灾前兆信息,根据所述待检测区域的矿井条件信息,确定煤矿灾害预警处理模型,以及根据所述煤矿灾害预警处理模型对多个所述灾害致灾前兆信息进行联合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检测区域的综合灾害风险信息。通过本公开,能够联合分析待检测区域的多种灾害的预测数据,在成灾之前根据获得的灾害隐患和前兆信息,评估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实现煤矿灾害的实时的准确的预警,有效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9634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077978.9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客观动态权重的冲击地压预警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冲击地压的实时指标数据;根据实时指标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冲击地压预警模型获取冲击地压的危险性等级数据,其中,预先设置的冲击地压预警模型是基于主客观动态权重设置的;根据冲击地压的危险性等级数据,生成预警结果。本申请能够实现冲击地压预警模型权重的动态调整,进而提高冲击地压预警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62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84562.4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协调开采参数的获取方法,所述协调开采参数的获取方法包括获取协调开采区域内地质或开采因素的分析数值;针对所述地质或开采因素构建地质模型,所述地质模型包括先采工作面和后采工作面;对地质模型进行模拟开采并获取先采工作面的垂直应力的变化;根据所述先采工作面的垂直应力的变化获取所述地质或开采因素在开采时的开采临界值。本发明实施例的协调开采参数的获取方法具有能够获取地质或开采因素在开采时的开采临界值,从而避免相邻工作面在开采时产生冲击地压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720139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564681.X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受重复采动影响巷道冲击地压力构协同防控方法,涉及煤矿安全技术领域。该受重复采动影响巷道冲击地压力构协同防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应力防控:步骤11、原岩应力防控;步骤12、采动应力防控;步骤13、支护应力防控;步骤14、断底爆破防控;步骤二、结构优化:步骤21、低位厚硬岩层层位和高位厚硬岩层层位划分;步骤22、高低位厚硬岩层干预;步骤23、区段煤柱优化。本发明从“应力防控”和“结构优化”两方面入手协同作用,结合围岩结构优化和应力控制措施的适用条件,以动态调整巷道防冲措施的时空组合方式,进而实现对受重复采动影响巷道的冲击地压防控,为受重复采动影响巷道冲击地压防控的施工提供科学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2647873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30142.0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渣装置及钻机。所述排渣装置包括导流件、第一管和第二管,导流件具有止抵部、导流腔以及与导流腔连通的排渣口、清污口、第一口和第二口,导流件的材质为透明材质,导流件具有在其延伸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止抵部设在导流件的第一端上,第一口与第二口在导流件的延伸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口设在导流件的第一端上,第二口设在导流件的第二端上,第一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管的第一端与排渣口相连,第二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管的第一端与清污口相连。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排渣装置具有打孔作业时井下工况环境好、安全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784136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577804.3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的冲击危险性动态预警方法,该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预警对象和预警对象适用的冲击危险性影响因子,即预警指标;步骤二、确定各预警指标的冲击危险性分级,组成冲击危险性预警指标体系;步骤三、基于APH(层次分析)理论,确定各预警指标的权重,组成模糊权重向量A;步骤四、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各指标的单因素模糊预警集,组成因素预警模糊矩阵R;步骤五、计算预警对象的模糊综合评判向量B=A×R;步骤六、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预警对象的冲击危险等级。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多种冲击地压预警指标,采用预警模型对预警对象进行冲击危险性预警,预警更加科学,预警效率更高,结果更加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172013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64681.X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受重复采动影响巷道冲击地压力构协同防控方法,涉及煤矿安全技术领域。该受重复采动影响巷道冲击地压力构协同防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应力防控:步骤11、原岩应力防控;步骤12、采动应力防控;步骤13、支护应力防控;步骤14、断底爆破防控;步骤二、结构优化:步骤21、低位厚硬岩层层位和高位厚硬岩层层位划分;步骤22、高低位厚硬岩层干预;步骤23、区段煤柱优化。本发明从“应力防控”和“结构优化”两方面入手协同作用,结合围岩结构优化和应力控制措施的适用条件,以动态调整巷道防冲措施的时空组合方式,进而实现对受重复采动影响巷道的冲击地压防控,为受重复采动影响巷道冲击地压防控的施工提供科学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0595657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96887.X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孔径16分量锥形应变计,应变计包括应变头、活塞杆和储液腔体,活塞杆上端设置有安装定位销钉,应变头包括铝质帽、出胶孔、应变片、粘贴槽、粘接剂挡圈、引线孔和临时固定孔,粘贴槽设置在应变头外壁,应变片安装于粘贴槽中,引线孔设置在应变头周侧与粘贴槽连通,应变片的数据线从引线孔伸出,储液腔体内注满环氧树脂混合胶液后,将铝线穿过临时固定孔,使活塞杆与前端应变头连接,活塞杆向储液腔体方向运动,混合胶液从出胶孔溢出与孔底粘接。本发明能够采集16个不同方向的岩石应变数据,地应力测量结果更精确;所需钻孔孔径为60mm,单点安装周期由过去的6h缩短至2h,测试效率高;能够测量三维地应力,测试结果更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6677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84834.3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微震P波初至时间拾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矿山微震信号的多个初始波形,得到矿山微震信号的多个有效波形;步骤2:标记处理得到各个有效波形中各P波的初始初至时间;步骤3:筛选出一组预设个数的P波的第一初至时间;步骤4:确定多个微震传感器的标波相差时间;步骤5:将预设个数的P波的第一初至时间和修正后的各P波的初始初至时间作为各个有效波形中各P波的初始初至时间,返回步骤3,直至两次筛选出的第一初至时间相同,进入步骤6;步骤6:确定各P波的初至时间对应的初至时间数据组,并所述数据组作为各个有效波形的初至时间拾取值。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可对矿区内微震事件快速精准的做出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606741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0152743.X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井下地质灾害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防尘盖、监测结构、固定盘和固定结构,其中,所述防尘盖与所述监测结构的顶部连接;所述监测结构的外壁与所述固定盘连接;所述固定盘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通过本申请的装置,可以较好的保护井下地质灾害监测装置中用于监测的监测结构,且拆卸和安装较为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