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96311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111564462.2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煤矿微震信号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振动传感器监测煤矿井下采动影响区域进行监测,确定监测到的实时振动信号所对应的振动波形信号,以及确定出实时振动波形信号的背景噪声特征信息,并基于背景噪声特征信息对实时振动波形信号进行处理,以得到实时振动波形信号的有效微震波形信号,再获取与有效微震波形信号对应的时钟信号,并将有效微震波形信号和时钟信号进行压缩,以存储在内存卡,并上传至上位机,由此,在处理煤矿微震信号的过程中,基于振动波形信号的背景噪声特征信息,准确确定出有效微震波形信号,从而提高了有效微震波形信号识别的准确度,实现了对煤矿微震的高精度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92765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40400.2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锚杆支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巷道支护用高速锚杆钻机运行稳定性集成系统,该运行稳定性集成系统包括气动马达、水冷单元、调节支撑单元、护杆单元和顶杆回钩件,气动马达适于为锚杆钻机主体提供动力,水冷单元包括静置模块,静置模块适于对气动马达进行降温并与气动马达间接接触,护杆单元用于钻杆锚护过程中的全流程自动化护杆。本发明通过引入冷水至静置模块中,静置模块与气动马达间接接触进行热量交换,通过在锚杆钻机主体的背部设置护杆单元,防止锚杆跳杆甩杆,解决锚杆钻机高速运行状态下锚杆甩杆以及气动马达发热严重的问题,优化了锚杆钻机作业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9173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49911.1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冲击地压预警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煤矿预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矿区对应的训练数据集及验证数据集,多次从每个参数类型对应的各指标中,随机选取至少一个指标作为目标指标;基于每次选取的目标指标及训练数据集,构建每次选取的目标指标对应的决策树;基于验证数据集,验证每个决策树对应的预警准确度;若最大的预警准确度小于阈值,对最大的预警准确度对应的第一决策树进行剪枝,以使剪枝后的决策树的预警准确度大于阈值;确定剪枝后的决策树为目标矿区对应的冲击地压预警模型。由此,可以准确地确定对目标矿区影响较大的指标,从而可以提高生成的冲击地压预警模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6421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83438.7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井下地质灾害预警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结构、防滑壳、锁紧组件和传感模块,其中,固定结构的顶部与防滑壳的底部连接;防护壳的顶部的边缘设置有锁紧组件;防滑壳内部安装有传感模块。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确保井下地质灾害预警装置稳定安装于预设位置,并能对预警装置中的传感模块进行有效保护,且拆卸较为简单,便于后续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439649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555299.3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石家庄墨隆煤矿设备有限公司
IPC: F16K11/085 , F16K31/04 , E21B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可控的电控比例阀组,包括:阀芯,阀芯具有封堵进气口的第一端和使气体通过的第二端;与阀芯配合的阀块;与阀芯连接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带动阀芯旋转;控制器。本发明通过控制阀芯的位置实现工作气路的换向,同时具有调节气体流量大小的功能,进一步实现了回转器的正转、反转,钻机的推进、起拔功能及推进速度快慢的调节功能,为实现钻机远程操作打下基础,进一步为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打下坚实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91321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65047.2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受重复采动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力构协同监测方法,涉及煤矿安全技术领域。该受重复采动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力构协同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围岩结构损伤和应力分布的“点”源信息;步骤二、获取围岩应力分布的“区”源信息;步骤三、二次采动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综合监测。本发明针对巷道围岩先后经历两次采掘扰动影响,围绕巷道围岩周边的应力分布和结构损伤两个方面实现“力构协同”监测,开展“点-区”相结合的监测方案,系统、准确地监测受重复采动影响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对受重复采动影响巷道围的变形控制方案制定,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208010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108749.3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模拟顶板岩层回转破断试验方法,涉及采矿模拟技术领域。本模拟顶板岩层回转破断试验方法,应用模拟顶板岩层回转破断加载装置,底座上设置支撑架,支撑架的上端设置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铰接回转板的一侧;底座上设置加载油缸,加载油缸位于回转板的下方,加载油缸伸缩端上设置有压头,压头接触回转板的下表面;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现场采样及试样加工制备;步骤二、加载位置放置;步骤三、预加静载;步骤四、回转破断加载;步骤五、结果分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对采空区上方顶板岩层回转变形和破断失稳情况进行模拟分析,能够准确推断采空区上方顶板岩层的运动特征,掌握顶板岩层回转变形和破断失稳的结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0761841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27646.8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震监测的矿井群工作面开采互扰范围计算方法,涉及矿井监测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步骤一.布置矿井群两个工作面之间的微震监测;步骤二.在顶板和底板施工钻孔,在各个岩层施工爆破,测定各岩层震动波传播的波速;步骤三.在两个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监测得到微震事件的坐标和时间,两个工作面监测同一震源产生的微震事件时,计算求解同一震源发震时间间隔最大值;步骤四.依次统计各时间段范围内微震事件占比,计算确定时间段组内两个微震事件的空间距离,最大值为工作面开采互扰范围。利用该方法能够快速、合理的确定矿井群两工作面开采互扰范围,为矿区待采区域两工作面的合理优化布置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61114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22280.7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7/00 , E21F17/18 , E21F17/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顶板水压致裂多参量综合监测系统及致裂效果判别方法,涉及采矿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观测顶板水压致裂效果并确定压裂范围的技术问题,监测设备包括钻孔应力计、锚杆锚索测力计、钻孔窥视仪、顶板监测仪、支架阻力测站、微震测站和围岩变形测站,钻孔应力计设置在回采巷道内,锚杆锚索测力计设置在水压致裂位置周围10m的范围内,钻孔窥视仪包括窥视探头、数据采集仪、位移感应器、盘线圈和延长杆,监测水压致裂范围内的水压致裂前后钻孔裂隙发育状态、巷道变形位移量、微震事件、支架阻力和巷道围岩应力变化判断水压致裂效果和致裂范围,多参量综合监测的可靠性高,水压致裂效果判断准确,还能避免顶板动力灾害保证开采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81895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39520.7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倾倒缠绕装置,涉及缠绕打包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防倾倒缠绕装置包括底座、滑杆、支撑环、托架、驱动环、缠绕组件和平整组件,所述滑杆在所述底座上限制出容置空间,支撑环沿上下方向相对所述滑杆可移动,两个相邻的所述滑杆之间形成通道,所述托架可经由所述通道进入所述容置空间并用于码垛物品,所述驱动环转动设于所述支撑环上,所述缠绕组件设于所述驱动件并用于对托架上码垛的物品进行缠绕膜的周向螺旋缠绕,所述平整组件设于所述驱动环上并用于止抵码垛的物品以对所述物品和/或缠绕在所述物品上的缠绕膜进行平整作业。本发明的防倾倒缠绕装置能够实现对码垛物品周侧的缠绕作业,保证缠绕膜的缠绕质量和缠绕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