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变压器套管密封状况的密封性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98125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457546.X

    申请日:2014-0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变压器套管密封状况的密封性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个模拟变压器套管密封状况的装置;注油并密封;安装SF6气体密度表和硅胶罐;安装SF6气体在线测试传感器;连接真空泵和SF6注气设备,先用真空泵对装置抽真空,再将SF6气体注入装置中,并密封好;利用SF6气体密度表监测SF6气体密度的变化,通过监测SF6气体密度来判断装置的密封情况。本发明通过对注油口处的密封处理和向装置内部滴水来模拟变压器套管密封不良和内部进水状况,且通过外部措施调节装置温度,来模拟变压器套管运行过程中内部油温的变化,获得变压器套管在密封不良时,SF6气体状态量和硅胶的变化,对预防套管故障发生的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种监测变压器套管密封状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15409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56364.0

    申请日:2014-0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变压器套管密封状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套管油枕上的注油口安装带有三通阀的SF6气体密度表;(2)将真空泵与三通阀的一进口连接,把套管中的空气抽出,当套管中的压力接近真空时停止抽真空;(3)将SF6气瓶与三通阀的另一进口连接,往套管中充入SF6气体,当套管中的气体压力达到0.05MPa时停止注气,密封好三通阀的两个进口;(4)通过SF6气体密度表对套管内的SF6气体密度进行实时监测,当套管密封良好时,SF6气体的密度值不会变化;当套管密封不良时,SF6气体的密度值变小。本发明实现对套管密封的实时监控,在套管密封受损初期及时发现问题,有效防止因密封问题而引起的大型电网事故。

    水泥电杆等效风载荷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38143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610134639.8

    申请日:2016-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电杆等效风载荷加载装置及实验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水泥电杆风载荷主要包括水泥杆顶端导线风载荷、水泥杆顶端横担等附件风载荷、水泥杆杆身风载荷,每一部分的风载荷通过考虑迎风面积、风压值、形状系数等因素计算得到,基于加载力对水泥电杆所产生的弯矩与风载荷对水泥电杆所产生的弯矩相等,获取等效加载力幅值;以实际动态风载荷频谱曲线中幅值最大所对应的频点作为等效加载力的频率,从而确定了幅值和频率,就确定了等效加载力的时域变化函数。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产生与某一台风等级等效的动态力加载实验方法,如此既可以实现对水泥电杆抗风能力的检测和评估,也可以进一步凝练和改进基础施工规范。

    一种监测变压器套管密封状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15409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410456364.0

    申请日:2014-0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变压器套管密封状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套管油枕上的注油口安装带有三通阀的SF6气体密度表;(2)将真空泵与三通阀的一进口连接,把套管中的空气抽出,当套管中的压力接近真空时停止抽真空;(3)将SF6气瓶与三通阀的另一进口连接,往套管中充入SF6气体,当套管中的气体压力达到0.05MPa时停止注气,密封好三通阀的两个进口;(4)通过SF6气体密度表对套管内的SF6气体密度进行实时监测,当套管密封良好时,SF6气体的密度值不会变化;当套管密封不良时,SF6气体的密度值变小。本发明对套管密封实时监控,在套管密封受损初期及时发现问题,有效防止因密封问题而引起的大型电网事故。

    阻尼电阻自动切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36004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210238334.3

    申请日:2012-0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传动装置,特别是一种阻尼电阻自动切换装置,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阻尼电阻支路、旁路电极支路、传动齿轮构件以及装置构架;通过机械运动方式实现了阻尼电阻在接入与退出过程中的切换,确保了标准电容接入与退出过程的安全操作。所述阻尼电阻支路只在接入高压导线的暂态过程中发挥作用,而在接入完成后,则自动被旁路,使测量数据不受影响。而在高压电极分开过程中,又自动接入阻尼电阻,再次发挥阻尼电阻的作用。本装置结构简单,无需动力控制,操作安全可靠,能够尽可能减少对标准电容接入与退出过程的干扰和影响,确保了在需要的时刻接入阻尼电阻,在不需要时断开阻尼电阻,完全实现了标准电容器的安全接入与退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