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7727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318383.6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绍兴大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嵊州市供电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上海华立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格用户短期负荷预测实时处理工具,执行如下步骤:步骤S1:自动识别用户或电站;步骤S2:建立数据仓库;步骤S3:预处理,对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异常的负荷数据包括噪声和缺失值;步骤S4:标准化处理,对原始数据的线性变换,使结果落到[0,1]区间;步骤S5:训练模型和检验误差;步骤S6:在线展示,将数据库的预测数据显示出来。本发明采用大数据ODPS引擎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大规模数据的处理,做到实时处理,实时挖掘,实时分析,实时学习和建模,实时给出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16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62674.4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绍兴大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浙江大学
Inventor: 冯炳 , 吕庆 , 朱玛 , 黄剑 , 谢天祥 , 赏炜 , 王振峰 , 沈鉴 , 章伟德 , 马伟明 , 张淇 , 卢笛 , 吕建军 , 李攀峰 , 周吉安 , 傅恒 , 傅振阳 , 谢婷 , 刘嘉烨 , 张恒钏 , 戴伟炎 , 李付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砝码式混凝土块微桩‑锚杆复合基础及其施工工艺,包括:钢管型支架,两端开口且中空,且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注浆孔;若干预制混凝土块,为两端开口且中空的套筒型,并套设在所述钢管型支架外;锚杆,插入在所述钢管型支架中,且锚杆的上端位于钢管型支架的中空部内,锚杆的下端穿出钢管型支架的底部;注浆体,用于将钢管型支架、若干预制混凝土块、锚杆粘结成一体;优势在于,采用砝码式预制混凝土块,实现全装配式、全机械化及模块化施工,实现山地基面零开挖,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风险、保证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28923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58259.7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绍兴大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杭州恒耀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杭州汉邦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冯炳 , 张云龙 , 张思佳 , 朱玛 , 黄剑 , 丁士君 , 丁民涛 , 谢天祥 , 赏炜 , 王振峰 , 沈鉴 , 章伟德 , 吕建军 , 李攀峰 , 周吉安 , 戴伟炎 , 傅恒 , 傅振扬 , 谢婷 , 胡冬冬 , 郑心源 , 刘嘉烨 , 张恒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线双无人机不间断作业重载运输系统,包括地面工作站和无人机,所述地面工作站包括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地面线缆收放箱,所述无人机包括牵引无人机和重载无人机,牵引无人机上设有空中线缆收放箱;所述通信模块实现与无人机的通信;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电源至地面线缆收放箱,地面线缆收放箱通过线缆给牵引无人机和空中线缆收放箱供电,空中线缆收放箱通过线缆给重载无人机供电;所述重载无人机用于运载物料;优势在于,通过双系统无人机协同作业,一台重载无人机运输物料,另一台拽引无人机牵引电源线并与重载无人机同步升降,可安全跨越各种障碍物,解决山区等复杂地形环境施工时,重物料运输困难的问题,实现无人机“不间断”悬留作业,实现物料“点对点”不间断运输,降低人力运输的成本和运输风险,提高施工机械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7953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034583.9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绍兴大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杭州阳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变电站选址定容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负荷分布、线路路径、地理环境参数信息;步骤2,根据收集的参数建立三维电力信息模型和变电站模型,从建模方法、光照模型以及实时渲染三方面对变电站选址、路径以及接入方案进行仿真;步骤3,对仿真后的结果进行预演,根据预演结果,提供若干种备选方案;步骤4,进行馈线校验,根据各馈线的实际转供比例,确保电网的供电安全性与供电可靠性;步骤5,根据电网的供电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从若干种备选方案中选择一种最优方案,最优方案即为基于对目标遗传算法的变电站选址定容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96631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49853.9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绍兴大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自动化系统三维设计系统及方法,涉及智能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领域,通过智能变电站IEC61850建模、电网信息建模GIM、三维沉浸式设计、自动出图和自动生成清册等相结合的技术,主要针对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并建设一套三维设计系统,采用新的用户界面、视觉呈现,通过利用图形图像方面的技术与方法,提高设计效率,提高设计自动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31108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080509.7
申请日:2020-02-05
Applicant: 绍兴大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南京博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F16/2457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电设计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软件平台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包括获取用户配电需求数据,用户配电需求数据包括:多种目标配电元数据;根据用户配电需求数据,在预设模型库中,匹配各目标配电元数据对应的模型元素;根据各目标配电元数据对应的模型元素,生成配电设计模型。实现了无需通过图纸的方式展示方案,而是通过获取用户配电需求数据,在预设模型库中,匹配各目标配电元数据对应的模型元素,灵活且实时生成配电设计模型并展示给用户,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方案的设计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85862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25963.X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绍兴大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Inventor: 冯炳 , 朱玛 , 孙志浩 , 黄剑 , 吕庆 , 谢天祥 , 章伟德 , 赏炜 , 沈鉴 , 吕建军 , 李攀峰 , 周吉安 , 傅恒 , 章鑫 , 戴伟炎 , 傅振扬 , 谢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可见度和高强度透明黏土及其制备方法,预估透明黏土浆液体积后计算所需孔隙液体的各成分体积,配制孔隙液体后抽真空、加入气相二氧化硅后抽真空、分级加载进行固结排水、逐级卸载,得到高可见度和高强度透明黏土。本发明配制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实现;制成的透明黏土透明效果好,可见度可达10cm以上,可以满足扩大模型试验箱的需求,有效减小模型的边界效应;通过控制固结排水压力,使得透明黏土样的不排水抗剪强度最大可达到50kPa,可模拟实际工程中的大部分黏性土;可用于各类黏性土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可以通过理论公式计算配置透明土的与竖向应力有关的压缩模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70245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17942.3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绍兴大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最优排布算法,获取建筑物屋面数据并绘制屋顶形状;判断出屋顶最左、最右、最上、最下四个点,绘制出屋面最外点的矩形闭包,从而可以得出最大矩形区域;计算光伏阵列倾角、光伏阵列间距、女儿墙及障碍物产生的最大阴影区域;以最大矩形区域的左下角为原点,按x轴正方向每隔光伏组件宽度的十分之一往后推十次,计算出所能排下的最多光伏板数;按y轴正方向推光伏组件长度的十分之一往后推十次,计算出所能排下的最多光伏组件数;屋顶区域外、屋顶边界处、阴影内的光伏组件删掉,得到最优光伏阵列;优势在于,能够通过计算机代码简单实现,自动生成年发电量最大的光伏阵列最优排布方案,提高了排布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8186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11760.5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绍兴大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三维动态构建系统及方法,能够模拟光伏组件的三维结构和特性,让用户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时交互和构建,以便更好地理解光伏组件的设计、优化和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191418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43603.3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绍兴大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大数据的低压台区线损优化方法,包括收集电力大数据信息,进行主网配网的无功优化与电压优化,进行无功优化算法架构建设,与无功优化模型建立分层分区的电网负荷优化,分析最优网损优化方法,优化颗粒度达到无功补偿的分组。本发明通过计算分析暴露出电路线损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为线损分析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