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9401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1910207172.9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用采空区阻化剂快速雾化防灭火装置,包括雾化装置和发生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喷头、注氮喷头和阻化剂喷头,雾化装置主要通过雾化喷头喷出雾化的液氮和阻化剂,使二者能够同时、均匀地喷出,对采空区煤体进行防灭火处理。发生装置为普通矿用装置,包括阻化剂发生装置和地面制氮机组,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防灭火装置可实现在采空区突发火灾时快速得到雾化混合后的液氮和阻化剂,对采空区突发的火灾事故进行快速、高效的火灾控制,有效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提高采矿工作效率及矿井效益,可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1905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51929.9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瓦斯抽采管道的瓦斯气体过滤降温净化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依次安装在瓦斯抽采管道上的过滤管道、降温管道和吸附管道,该方法包括步骤:一、瓦斯气体过滤降温器的安装;二、高温瓦斯气体的过滤;三、高温瓦斯气体的降温;四、低温瓦斯气体中水分和杂质的吸附。本发明设计新颖合理,通过设置降尘器减少高温瓦斯气体中的小粒径杂质,通过设置过滤器对高温瓦斯气体中的大粒径杂质进行过滤,通过设置降温器对高温瓦斯气体进行降温,使高温瓦斯气体中的水汽变为液态水,避免高温瓦斯气体中的水汽和高温瓦斯气体加速腐蚀瓦斯抽采管道,经济性好;通过设置吸附器对低温瓦斯气体中的液态水和杂质进行吸附,吸附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650232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010542629.4
申请日:2020-06-15
IPC: G01N23/223 , G01N27/06 , G01N27/00 ,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原状黄土水盐迁移及元素滤失过程监测的淋滤系统,所述原状黄土水盐迁移及元素滤失过程监测的淋滤系统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包括原状土柱淋滤装置和数据实时采集、处理系统;所述原状土柱淋滤装置主要包括供液箱、样品舱室、滤液箱、循环箱等4部分,所述数据实时采集、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水盐传感器探针、离子检测传感器探头、X射线荧光系统、各自适配的传感器、计算机数据处理器。该淋滤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涉及对天然状态下原状黄土的淋滤试验,同时通过巧妙的设计保证淋滤过程中的密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65023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42629.4
申请日:2020-06-15
IPC: G01N23/223 , G01N27/06 , G01N27/00 ,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原状黄土水盐迁移及元素滤失过程监测的淋滤系统,所述原状黄土水盐迁移及元素滤失过程监测的淋滤系统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包括原状土柱淋滤装置和数据实时采集、处理系统;所述原状土柱淋滤装置主要包括供液箱、样品舱室、滤液箱、循环箱等4部分,所述数据实时采集、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水盐传感器探针、离子检测传感器探头、X射线荧光系统、各自适配的传感器、计算机数据处理器。该淋滤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涉及对天然状态下原状黄土的淋滤试验,同时通过巧妙的设计保证淋滤过程中的密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79401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207172.9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用采空区阻化剂快速雾化防灭火装置,包括雾化装置和发生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喷头、注氮喷头和阻化剂喷头,雾化装置主要通过雾化喷头喷出雾化的液氮和阻化剂,使二者能够同时、均匀地喷出,对采空区煤体进行防灭火处理。发生装置为普通矿用装置,包括阻化剂发生装置和地面制氮机组,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防灭火装置可实现在采空区突发火灾时快速得到雾化混合后的液氮和阻化剂,对采空区突发的火灾事故进行快速、高效的火灾控制,有效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提高采矿工作效率及矿井效益,可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95417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51521.0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IPC: G01N1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2 , G01N15/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液态CO2压裂增透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该装置包括液态CO2泵注系统、压裂模拟试块、压裂试件装载体、压裂参数监测系统、压裂数据采集系统和渗透率测试系统;所述液态CO2泵注系统包括杜瓦瓶和液态CO2柱塞泵,所述压裂模拟试块由原煤试块或者相似模拟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压裂试件装载体包括试件装载框、入口法兰连接盘和出口法兰连接盘;所述压裂参数监测系统包括流量计和压力表。本发明可以研究煤体或相似材料的力学参数、注液压力与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的关系,CO2压裂条件下煤体裂隙数量及形态与压裂参数的响应关系,以及不同压裂参数下裂缝扩展引起的透气性的量化表征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3019054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351929.9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瓦斯抽采管道的瓦斯气体过滤降温净化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依次安装在瓦斯抽采管道上的过滤管道、降温管道和吸附管道,该方法包括步骤:一、瓦斯气体过滤降温器的安装;二、高温瓦斯气体的过滤;三、高温瓦斯气体的降温;四、低温瓦斯气体中水分和杂质的吸附。本发明设计新颖合理,通过设置降尘器减少高温瓦斯气体中的小粒径杂质,通过设置过滤器对高温瓦斯气体中的大粒径杂质进行过滤,通过设置降温器对高温瓦斯气体进行降温,使高温瓦斯气体中的水汽变为液态水,避免高温瓦斯气体中的水汽和高温瓦斯气体加速腐蚀瓦斯抽采管道,经济性好;通过设置吸附器对低温瓦斯气体中的液态水和杂质进行吸附,吸附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354179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41789.2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 西安捷锐消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迪泰克森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D2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煤层注液态CO2压裂增透的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减少了压裂增透施工时工作人员在数据采集、监测监控及控制等方面的难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该系统包括压裂增透泵系统、井下远程控制系统、在线监控系统和井下基站;压裂增透泵系统安装于井下施工区域;井下远程控制系统安装在井下配电柜中;在线监控系统包括高清红外摄像仪、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在线监控系统整体实现井下压裂增透过程地面的视频监控及相应参数的采集、存储和参数曲线图像的显示;井下基站包括矿用交换机、警报器、通信信息处理器,实现压裂增透泵系统工作时信号的分析与传输,为井下远程控制及在线监控系统提供信号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205477750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046556.9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屯煤矿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煤工作面隅角气体无线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隅角处的支架和安装在支架顶端的气体传感器模块,以及设置在煤矿井下的气体监测仪;气体监测仪包括防爆外壳和布设在防爆外壳内的电子线路板,以及布设在防爆外壳上的手动复位按键和数码管,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气体监测电路,气体监测电路包括单片机和电池模块,以及与单片机相接的看门狗电路和无线收发模块,单片机的输入端接有A/D转换器,单片机的输出端接有声光报警电路和数码管驱动电路,气体传感器模块包括CH4浓度传感器和CO浓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将无线技术与安全监测相结合,解决了煤矿井下布线复杂的问题,工作可靠性高,监测预警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213775455U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22788254.8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F17/107 , E21F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灾变区域柔性缓冲快速密闭气囊,包括多个单体气囊,相邻两个单体气囊之间通过限位机构进行紧固连接,限位机构均包括两个限位带,限位机构中的两个限位带分别布设在单体气囊的两侧,巷道顶部的单体气囊和巷道底部两侧的单体气囊均通过锚固件与巷道内壁进行紧固连接,单体气囊上设置有充放气口,单体气囊和与其紧挨的单体气囊之间均通过通气阀门连接,巷道底部的一个单体气囊上连接有充气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多个单体气囊连接起来对巷道进行密闭,进而起到隔离灾变区域的目的,能够对爆炸冲击波有一个缓冲作用,减弱冲击波的能量,可靠性高,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救援时间,保障了人员的生命安全。
-
-
-
-
-
-
-
-
-